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農膜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按照農業部、省、市文件精神要求,加強農膜污染治理,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充分認識農田廢舊地膜污染治理的重大意義
黨的明確提出,要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強調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是一場深刻革命;農業綠色發展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我區大力推廣設施農業、旱作農業及大田高效節水技術,不僅有效抵御了自然災害,明顯提高了土地產出能力和農產品產量,而且對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全區農膜使用量的增大,“白色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廢舊農膜在自然條件下很難降解,殘存期達20年以上,如不及時清理回收,土壤中的殘膜量會逐年積累。農膜碎片進入土壤后,直接破壞土壤原有的結構,降低耕地質量,影響一播全苗,導致農作物減產。而且大量廢舊農膜隨意棄置,直接影響農村環境衛生。因此,加強農田廢舊污染治理工作對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具有重要意義。各鄉鎮、有關部門、單位要充分認識加強農田廢舊地膜污染治理工作對防治農業面源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搞好農村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進農田殘留廢舊農膜治理工作。
二、目標任務
全區共有大棚4860棟,各種棚膜競技種植面積上萬畝。通過加強源頭管控、技術推廣、政策配套等工作,遏制增量、減少存量,全區當季地膜、棚膜回收率達到75%以上,基本實現農田廢舊地膜污染治理全覆益,農田當季地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力爭實現廢棄農膜全面回收利用,農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三、重點任務
(一)加強地膜質量源頭管控。嚴格執行《農業部農田地膜管理文件》,依法規范地膜生產、銷售和使用行為。制定我區地膜生產強制性準入制度,對存續和新擴建地膜生產企業進行規范,防止地膜生產企業盲目建設,治理整頓原料市場,嚴格杜絕使用或添加再生料生產農用地膜。在每年農田地膜生產銷售等關鍵時節,市場監管、農業等部門切實加大農用地膜執法檢查力度。嚴格執行國家農膜生產銷售標準,對生產流通領域地膜產品進行抽樣檢測,堅決杜絕不達標地膜進入農資市場。對地膜使用領域中發現的不達標地膜,要及時移送市場監管部門進行依法查處。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為牽頭單位。
(二)大力推廣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經驗做法。大力推廣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經驗做法。實行農田地膜銷售使用回收責任制,推動建立農田地膜使用者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積極上交、專業化組織和加工企業有償回收及以舊換新等多種方式提高回收利用率。把農田殘留地膜回收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一項重要指標納入鄉鎮工作績效考核范疇,各鄉鎮要實行督導考核、鄉鎮、村級實施上下聯動機制。落實干部包鄉鎮、包村制度,加大督促檢查力度。
推廣使用厚度大于0.01毫米、耐候期大于180天且符合國家其它質量技術標準的農用地膜。引導推廣機械回收和人工回收相結合、秋冬灌前揭膜等廢舊地膜回收方法。區農業綜合執法等部門在農資銷售旺季要加大對劣質地膜和非標準地膜的查處力度,采取“抓源頭清倉庫,到田間了解排查,有案情追根溯源”的措施,嚴查嚴辦。在全區范圍內禁止銷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1毫米、耐候期小于180天的用于農業生產的地膜。
完善地膜殘留量監測網絡,做好定期監測工作。積極培育地膜回收社會化服務組織,扶持一批地膜回收專業合作社,全面提升我區地膜機械化回收能力。區政府將與各鄉鎮簽訂責任書,層層壓實責任,確保取得成效。
(三)加強地膜回收加工能力建設。區發改、農業、財政、環保等部門要加強銜接配合,協助企業做好上級財政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專項資金的項目申報工作,全力爭取項目扶持,用足用好上級的扶持政策。在未建地膜回收加工廠和網點的鄉鎮,要根據實際情況,積極落實建設補助資金,開展與地膜覆蓋面積相匹配的廢舊地膜回收加工企業和標準化回收網點建設。加快建立農田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的激勵保障機制,努力營造公平、合理競爭的市場環境,規范并引導農田廢舊地膜利用行業正規化、有序化、市場化,保障農田廢舊地膜回收利用體系正常運轉
(四)加強地膜使用回收技術推廣。將地膜回收工作作為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堅持機械回收和人工回收相結合,堅持頭水前揭膜、秋收后和春播前收膜相結合,力爭全面回收利用廢舊地膜。建立臺賬制度,構建以“村集體”為主體的地膜回收管理機制,加強分類指導,大力推廣頭水前揭膜技術,切實提升地膜回收利用水平。各鄉鎮要切實開展地膜覆蓋技術適宜性評估,科學推廣地膜減量化技術,合適作物要逐步減少地膜使用量。強化人員培訓和技術指導,提高基層農技人員和廣大農民科學使用、回收地膜的能力和水平。
(五)加強地膜污染治理政策落實。落實好國家已出臺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在技術創新、設施引進及產品銷售方面給予指導。
四、工作措施
(一)落實責任主體。各鄉鎮是推進農田廢舊地膜污染治理工作的責任主體。區、鄉鎮、村三級層層簽訂責任書,壓實工作責任,打通地膜回收“最后環節”。要將地膜回收任務落實到塊,做到村有廢舊地膜回收網點、鄉鎮有廢舊地膜回收站,確保目標任務落實到位。
(二)加強部門協調。各牽頭部門要切實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組織參與部門共同制定具體任務實施方案,抓好工作落實。農業局要加強統一指導、協調和監督。
(三)嚴格考核問責。各鄉鎮要強化責任意識,細化實化重點工作和責任分解,制定本鄉鎮農田廢舊地膜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于3月31日前報農業局備案。
(四)是加大宣傳力度。各鄉鎮要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以及各村部宣傳欄等方式,大力宣傳農膜污染防治工作的意義,推廣普及化害為利、變廢為寶的清潔生產技術和污染防治措施,讓農民群眾理解農膜污染的來源、本質和危害,使廣大群眾理解、支持、參與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并要加大工作力度,強化推進措施,確保各項工作扎實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