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設健康城市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兩個率先”目標,全面貫徹落實市委九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積極營造健康環境,優化健康服務,構建健康社會,培育健康人群,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生活質量,為迎接年在我市召開WHO健康城市聯盟大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目標任務
圍繞“兩個率先”的目標,根據市健康城市建設指標體系,結合區情、社情、民情制訂《區健康城市先進區建設指標體系》,一季度征求部門和街道修改意見,拿出年本底情況,提交專家指導委員會評審,并正式下發。
各街道、各部門要對照指標體系要求,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進一步研究部署和落實,高標準完成各項任務。
(二)實施健康宣傳工程
1、主要目標:
通過實施健康宣傳工程,讓全區各行各業和廣大市民了解建設健康城市的目的、意義,掌握健康城市的理念、標準,提高參與意識,形成“人人參與建設、人人享有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圍。市民健康城市常識知曉率80%,健康知識知曉率75%,健康行為形成率65%。
2、主要任務:
(1)結合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及城市建設,每2個月安
排一個主題,舉行一次大型系列宣傳活動。
(2)結合各種與建設健康城市有關的宣傳周、日,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3)發放公務員、市民、學生健康城市讀本、宣傳畫、宣傳折頁和VCD片等健康城市系列宣傳品。
(4)配合各新聞媒體宣傳健康城市知識及健康知識,跟蹤報道相關的活動。
(5)開展“相約健康社區行”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專業及社區文藝活動、講師團、市民健康學校、健康咨詢等形式,宣傳健康知識、健康理念等。
(6)利用征文、演講、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開展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活動。
(7)組織參加健康老人、健康媽媽、健康寶寶等健康人系列評選活動。
(8)組織參加“健康人”社會大討論活動。
(9)組建健康城市志愿者隊伍,統一服務標識。
(三)實施健康細胞工程
1、主要目標:
(1)全面推進健康城市建設,重點推進社區、家庭、學校、企業、機關、醫院、市場、園林、賓館、飯店、商場等11類重點項目建設。其他類型的行業參照相近的標準要求開展健康單位的建設。
(2)40%的社區和1萬戶家庭,60%的學校、醫院、機關、園林和20%的市場、賓館、飯店、商場、企業初步達到健康社區、健康家庭、健康學校、健康醫院、健康機關、健康園林、健康市場、健康賓館、健康飯店、健康商場、健康企業標準的基本要求,建成3—5個精品試點單位和社區。
(3)40%的街道建成建設健康城市先進街道。
(4)30%的部門建成建設健康城市先進部門。
2、主要任務:
(1)健全組織網絡,明確工作職責。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均要建立組織網絡,將建設健康社區、健康單位納入工作計劃,有領導分管,有專人負責,有一支工作隊伍,明確責任分工,將工作做實、做細。
(2)狠抓培訓,加強科學指導。要舉辦各種類型、各種形式的培訓和經驗交流活動,培訓到社區、單位,使健康城市的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專業人員業務和科學管理水平,科學指導健康細胞工程的開展。
(3)開展基線調查,制訂工作目標。區、街道指導社區、單位開展基線調查,了解轄區居民、單位職工的健康需求,根據本社區、本單位的特點制訂健康社區、健康單位發展計劃,明確工作目標,每年至少圍繞一個主題,開展兩項行動。
(4)加強宣傳動員,整合社區資源。健康細胞工程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以街道為建設健康城市的重要載體,宣傳、動員社區內的單位積極開展健康單位建設,使社區居民、社區單位積極參與健康社區建設,整合社區資源,實現資源共享。通過社區、單位的宣傳版面、知識講座、文體活動、基線調查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健康城市宣傳活動,提高健康城市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5)營造健康環境,完善基礎設施。為居民、員工、學生、消費者提供安全、衛生、舒適的健康居住環境和工作、學習、消費環境。為居民、員工建立文化、娛樂、健身場所;加強安全管理,防范各類案件和事故的發生;強化環境保潔,蚊蠅孳生地得到有效控制;生活垃圾袋裝化,及時清運;綠化率35%。
(6)開展健康促進,培育健康人群。通過應急救護知識培訓和健康講座、文體活動等多種形式開展健康促進活動,提高居民、員工、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養成文明衛生的良好行為習慣;重點加強學校中、小學生的健康教育,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知識教育和健康城市的宣傳教育,并將有關知識帶回家庭,與家長討論,達到“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的作用;弘揚社會公德,關心老年人健康;為員工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進行體檢。
(四)實施健康服務工程
1、主要目標:
以服務人群需求為導向,優化資源和要素設置,大力構建公共衛生體系,拓展公共衛生、醫療保健和社區衛生服務內涵。
2、主要任務:
(1)建立較為完善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大疫情的報告、預警、處理系統。
(2)實行兒童計劃免疫的全覆蓋。加強SARS、艾滋病、肺結核、肝炎、禽流感等傳染病的防治工作。
(3)區衛生防疫站業務用房納入規劃并實施建設。
(4)深化食品放心工程,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
(5)規范全區住院病人陪護制度;建立臨終關懷系統,加強相關服務。
(6)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推行病房分級建設、分級收費;試行單病種收費,控制基本醫療支出。
(7)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覆蓋率達到100%以上,傳染病防治、兒童計劃免疫、慢病防治、殘疾人康復、健康教育、婦女兒童保健、生殖健康指導等各項公共衛生任務完成率達到95%以上,居民的滿意度達到85%以上。
(8)建立社區健康教育閱覽室和社區慢性病病員俱樂部。
(9)實現社區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化管理,服務合約簽約率20%。
(10)為社區弱勢人群提供關懷服務。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網絡體系
在區建設健康城市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健全建設健康城市的工作網絡,實行“條塊結合,屬地負責”原則,各街道均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強化“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發揮社區基層組織的作用,盡可能地調動和發揮社區的作用,以人為本,從基層做起,以點帶面,逐步發展成片。各職能部門也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明確領導和專人負責這項工作。在建設健康城市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積極參與三個工程的建設,形成合力,全面推進。社團組織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建設健康城市。
(二)完善工作機制
1、目標管理責任制。區建設健康城市領導小組與各街道、各職能部門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各街道與社區,各職能部門與所主管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簽訂年度目標管理責任書。由督察委員會負責進行隨機督察和階段督察,對工作不力的地區和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2、主任單位責任制。各專業委員會實行主任單位責任制,負責定期組織本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活動,根據各專業委員會職責和任務,制訂本專業委員會工作計劃,了解委員會成員單位工作進展情況,督促工作計劃的落實,參加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例會,通報委員會工作情況。
3、評估考核獎勵制度。各級各部門要把建設健康城市作為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年終進行考核評估,區建設健康城市領導小組對先進街道、先進部門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優秀志愿者進行表彰獎勵,各街道、部門落實相應的配套獎勵。
4、建設健康城市領導小組聯席會議制度。每半年召開一次領導小組成員會議,通報健康城市有關情況,交流工作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遇有重大事件可臨時召開緊急會議。
5、健康城市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制度。每月初召開辦公室工作例會,辦公室成員及主任單位參加例會,通報前期各項工作的執行情況,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部署下一步工作。
6、專業委員會工作制度。各專業委員會實行主任單位負責制,成員單位定期參加本專業委員會活動,落實工作任務,開展健康城市建設工作。
7、聯絡員會議制度。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相關部門要確定一名聯絡員,定期和不定期召開聯絡員會議,通報有關情況,交流工作經驗和進展情況。聯絡員負責本系統的信息采集工作,與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各專業委員會保持密切聯系,及時溝通、交流信息,負責向本單位領導傳達信息,督促有關工作的落實。
(三)落實工作經費
今年要全面啟動健康城市的建設工作,開展三個工程建設,各街道各部門要根據工作計劃和開展三個工程建設的需要,做好科學合理的經費預算,落實各項工作經費和獎勵經費。
(四)做好四個結合
一是與建設服務型政府相結合,要體現執政為民,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各種健康問題切實解決好。二是與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的正常工作相結合,加大工作力度,落實各項措施,把建設健康城市與建設“平安”、“生態城市”等其他城市創建活動相互促進,相互交融。三是與宣傳教育相結合,使建設健康城市的理念深入人心。四是與日常衛生工作相結合,作為全區衛生工作的一條主線,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著力提升健康服務能力和水平。
(五)抓好五個環節
要著力抓好優化健康服務、營造健康環境、構建健康社會、培育健康人群和提供健康食品等5個環節,圍繞群眾關心的醫、食、住、行等方面問題,精心部署和組織各項活動,力爭解決好影響群眾生活和健康的突出問題。特別是要高度重視健康食品環節,繼續實施“食品安全365行動”。
(六)鼓勵志愿者行動
廣泛征集社區、青年、小雛鷹志愿者,定期組織志愿者宣傳及社區公益活動,文明辦、團區委、民政局等部門要積極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務儲蓄制度,逐步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提高公眾對公益活動的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