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殯葬管理革新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規范土葬,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推行火葬。制止亂埋濫葬和倡導文明喪葬新風。抓好這項工作,對于節約土地資源,保護城市環境,樹立社會新風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均具有重要意義。各級政府要從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出發,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切實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保證我市殯葬管理和殯葬改革工作順利進行。
二、迅速開展對亂埋濫葬墳塋的專項治理工作
目前在市轄區內的鐵路、公路沿線和少數居民生活區附近隨處可見亂埋濫葬墳塋,由于歷史原因。嚴重影響城市形象。為迅速扭轉這一局面,各地要立即組織開展對鐵路、公路(含省道、國道、高速公路)兩側視線內及城市(城鎮)周邊區域和風景名勝區有礙觀瞻墳塋的專項治理活動。成立治理亂埋濫葬墳塋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組織督促轄區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具體實施。要開展調查模底,摸清轄區內需治理的路段、范圍和墳墓數,然后制定具體可操作的工作方案。治理工作中,要注重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動員與墳塋有關人員自覺將骨灰或尸骨遷入公墓,避免引發社會矛盾。對能夠就近遷入公墓的創造條件幫助遷入;對未建公墓的地方,可引導遷入偏僻荒山瘠地,并做到平地深埋,不留墳包,植樹綠化;對難以遷移的墳墓,應要求涉墳有關人員自行平毀墳頭、拆除陵園,然后設立臥碑,以樹代碑。墳塋專項治理工作完成,屆時市政府將組成工作組對完成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專項治理的同時,各地要采取措施,建立長效機制,確保今后在有礙觀瞻的區域內不再出現新的墳塋。
三、規范土葬改革區農村公益性墓地的建設與管理
以村為單位建立公益性墓地,對尚未劃為火葬區的農村區域。用以安放本村已故村民的遺體或骨灰。土葬改革區的農村公益性墓地建設,要本著節約土地、保護生態、美化環境、方便群眾安葬和祭祀的原則,由鄉鎮統一規劃。農村公益性墓地內,不得安放異地亡故人員的遺體或骨灰。同時,大力倡導遺體深埋、不留墳包,墓碑臥放,樹葬等方式,改變"青山白化"現狀,美化生態環境。
四、明確部門職責。狠抓工作落實
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各自的職責,加強殯葬管理和推進殯葬改革涉及到許多部門和社會的方方面面。搞好協調配合,共同抓好工作。民政部門要認真研究制定加強殯葬管理和推進殯葬改革的規劃和措施,加大執法力度,會同有關部門嚴肅查處亂埋濫葬、骨灰裝棺套葬、祖墳重修擴建等違規行為;要積極推進內部改革和管理,嚴格規范殯葬服務機構的經營行為,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滿足群眾治喪需求。林業部門要依法加強林地保護和管理,認真查處毀林造墓等違法行為。國土資源部門要依法加強對各類墓地用地的審批監管,協同殯葬管理部門查處亂埋濫葬和非法買賣墓地、墓穴的行為。衛生部門要加強對市內各醫院太平間的管理,配合殯葬管理部門做好尸體管理和接運,杜絕尸源從太平間留入社會亂埋濫葬;各醫院不得設立遺體告別廳,不得出售殯葬用品及辦理殯葬業務。監察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國家工作人員帶頭遵守殯葬管理的有關制度,對國家工作人員在殯葬活動中的違規違紀問題要嚴肅查處。公安部門對在喪事活動中擾亂社會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阻礙執法人員執行公務的要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民政、工商管理部門要加強對殯葬用品市場的規范和管理,堅決打擊和查處生產、經營帶有封建迷信色彩喪葬用品行為,對喪葬用品嚴格實行持證(照)經營。城管部門要對影響城市環境的喪事活動如亂設靈堂、亂放鞭炮和沿街、沿路拋撒冥紙等不文明行為予以堅決制止。
五、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倡導文明喪葬新風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要廣泛開展殯葬改革宣傳活動,殯葬改革是黨和政府倡導的一項社會改革。把其作為推動殯葬改革的基礎性工作和重要措施,精心組織,認真抓好。要大力倡導先進的殯葬理念,引導全社會樹立新的喪葬觀念;要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深入進行破除迷信、尊老敬老、厚養薄葬的教育,堅決反對喪事奢辦,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要促使廣大干部群眾參與、理解、支持殯葬改革,新聞媒體開辟專題專欄,宣傳政策,報道典型,增強群眾的殯葬治喪法律意識和文明意識;各街道辦事處、鄉鎮和村(居)委會,要充分發揮基層紅白理事會等群眾組織的作用,把殯葬改革的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和社區公約,促使文明喪葬成為人們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