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大學人文素質教育范文

大學人文素質教育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大學英語教學與人文素質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本文闡述了英語教學與人文教育的內在聯系,以及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人文素質教育。

關鍵詞:人文素質教育大學英語

1正確把握英語教學與人文素質教育的內在聯系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文化素質教育,重點指人文素質教育,主要是通過對大學生加強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教育,通過對文科學生加強自然科學的教育,以提高全體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由此可見,所謂人文素質教育是指在教育過程中,使學生們得到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學科的若干知識,得到一定的藝術修養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從而成為有良好素質的人。

縱觀前些年的大學英語教學,英語教學的著眼點多放在聽、說、讀、寫等應試能力的訓練上,許多教師僅僅將英語教學看成是語言能力的訓練,將

四、六級通過率作為教學目標,而很少將英語作為一種文化來傳授,忽視了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實際上,英語語言的學習,就是英語文化的學習,也就是人文素質提高的過程。任何一種語言總是和使用這種語言的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社會背景等因素息息相關。加強文化學習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語言意義的理解和得體地使用語言,能夠減少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用語失誤,從而更好地與使用英語的人進行交流,明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英語真正成為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工具。另外,通過客觀全面地分析介紹西方文化,使學生能夠全面地認識世界,思考世界上發生的問題,增強他們的跨文化交流意識,使學生在掌握語言的同時,形成正確的世界觀、道德觀和價值觀,并且能夠全面公正地認識中西文化差異,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全面提升素質。反過來,文化知識的學習,人文素質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質量。

2深入挖掘英語教材中蘊涵的人文素質教育的內涵

大學英語教材作為人文類教材,蘊涵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如(1)摒棄功利價值,追求簡樸自然。如《大學英語》等二冊TheProfessorandtheYo-yo中記敘了愛因斯坦性格的幾個方面,他摒棄社會功利,追求簡樸,謙遜自然,毫無矯飾。若不具備如此良好的人文素質,愛因斯坦也許很難有那么偉大的成就,造福人類。第三冊WhyITeach中,作者以充滿激情的真摯筆調講述了他對學生的熱愛,教書豐富了他的人生,使他和學生共同成長,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作者視富貴如浮云,追求人生真諦的心聲讓人振聾發聵。(2)走出狹隘的自我,提升人生境界。真正意義的人文素質教育應該是走出狹隘的自我天地,樹立起對于他人、社會以及自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博愛的胸懷面對整個世界。GoingHome中文戈的妻子以寬厚的胸懷包容他的錯誤,用愛的黃絲帶溫暖他的心靈,愛的感化使得一顆迷失的心重新踏上光明的人生之路。TheWomanWhowouldNotTell中的貝蔕冒著生命危險救助北方軍官,因為他不是敵人,也是某人的兒子、丈夫和父親,一個受苦受難的人。她們的行為向我們指明了一條博愛的人生之路。(3)藐視困難和失敗,堅忍不拔樂觀向上的精神。AFan’sNotes中莎拉雖然身患腦癱,但她藐視困難的勇氣和陽光樂觀的性格帶給每一個讀者啟示和鼓舞。(4)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培育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培育學生善待自己、他人和自然,使他們能夠與他人、自然和社會和諧相處。IsThereLifeonEarth?等課文都關注這一主題。我們應當充分挖掘和使用好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素材,使學生真正領悟其中的文化內涵,在學習語言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受到人文素質教育。

3教師要善于發揮教學中的人文因素,努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大學英語教師在課程運作中,應研究如何根據篇章內容,靈活安排課堂講授,充分挖掘教材潛力,將所要傳授的知識。尤其是所要培養的態度、情感以及價值觀念等化整為零,潛移默化地融合、滲透于主體課程的介紹與講解之中。不僅如此,還要研究如何加大用英語進行課堂討論的力度,對學生進行熏陶和啟迪。從而既鍛煉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促進其聽、說能力的發展,又有利于改善師生關系,啟發學生心智,提高素養,使學生于不知不覺之中受到教育。

(2)教師應充分發揮情感因素,進行有效良好的課堂互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間互動的內容不僅僅是課本知識,師生間除了語言點操練或鞏固的互動外,完全可以就成長、健康、人與自然、人與人交往等內容進行交流,就某些方面獲得指導或達成共識,師生各自的態度價值觀也因有所分享而相長。互動教學是以發展學生的主體人格為價值取向,著力關注主體的心態開放、個性張揚和創造性的開放。使學生成為具有獨立人格的社會成員。所以在互動過程中不僅有了信息與思想的交流,而且會產生情感與心理反應。既可以傳授知識,又可以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價值觀。有足夠的空間讓師生或生生之間進行有意義的精神互動。教學互動不是文本知識的簡單交接,而是將教材知識、學生已有知識、教師具備的知識三者“投放”到特定課堂情景中,在互動過程中促成知識之間的融合、修正和生成新知,從而實現心靈對話、情感交流。

(3)教師還應建立愉快的課堂氣氛、維持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須以愛施教,以情育人,既嚴格要求,又善于靈活處理和對待。同時,努力創設優良的課堂教學環境和融洽的師生、生生關系,改善課堂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增強其自信心、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主動配合,力爭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中使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優化其態度、情感、價值觀念、信仰等,不斷提升其人文素養。

(4)教師應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給予學生人文關懷。良好的人格素養,在外語教學中無疑會顯現其獨特的魅力。學生往往會因為喜歡某位老師,也會喜歡他的講課。正如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言:“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任何規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師的人格作用。”外語教師高尚的人格特征,對學生具有磁鐵效應:學生會愿意和老師接近,樂意跟老師交流,愉快地向老師學習,可謂是“度德而從之”。德國的迪斯多惠就明確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一旦外語教師以健全的人格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橋梁,學生自然而然地會把他當作最可信賴、最可親近的人,視為自己的良師益友,推心置腹地談思想、談學習、談感受。

4結語

總之,在英語課程教學中做好人文教育,關鍵在于教師。教師以高尚的人文靈魂、深厚的學術功底、靈活多樣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實施教育,課程教育就會含有豐富的人文精神和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李從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9).

[2]范琳.試論人文主義外語教學法[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gay小鲜肉|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毛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劲爆欧美第一页| 跪着侍候娇吟羞辱鞭打|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中文字幕无线码免费人妻| 日韩人妻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步兵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伊人影院综合网|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美女视频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视频| 在线中文字日产幕| а天堂中文最新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女人黄小视频|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亚洲日韩第一页| 波多野结衣和邻居老人公| 免费**毛片在线播放视|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国产v亚洲v欧美v专区|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十八黄网片|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668溜溜吧成人影院|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 国产麻豆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1000部又爽又黄无遮挡的视频| 嫩草成人永久免费观看| 一道本免费视频| 成人三级k8经典网| 中文字幕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