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醫學研究生教育中科研能力培養范文

醫學研究生教育中科研能力培養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研究生教育中科研能力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醫學研究生教育中科研能力培養

醫學是人類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社會實踐的總稱。精準醫學是指整合了組學技術、二代測序、生物信息學、精準藥物研發及毒性測試等,旨在提高患者特異性、差異化診斷、決策的精準化的醫學模式,是根據個體基因特征、環境以及生活習慣進行疾病干預和治療的最佳方法。回顧人類醫學的發展史,其經歷了神靈主義的醫學模式、自然哲學的醫學模式和生物醫學模式等幾個發展階段后,逐漸形成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相統一的現代醫學模式;而20世紀50年代以來,醫學各學科相互交叉滲透,腫瘤醫學等跨學科的研究領域應運而生;后基因組時代生物信息學的興起,又誕生了系統生物醫學;當下,精準醫學的迅速崛起也對醫學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F代醫學發展日新月異,一個現代化醫院不僅要收治患者、防治突發疫情,還需要培養臨床醫生、醫學生和承擔科研任務,由此必然成為集治療、預防、科研和教學四項任務于一體的綜合性醫務單位。醫學研究生教育作為立足于大眾教育基礎上的精英教育,要求針對被教育者的特點和社會的需求進行因材施教,進行個體化教育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其潛能,在教育培養過程中激發其臨床及科研興趣,并引導其將來的職業定位。而在掌握臨床應用技能的基礎上,培養具有科研思路和實驗技術,具有潛力和創新意識的醫學研究生,是學科發展的迫切需求,也是醫學科學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

1轉化醫學的興起要求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交互統一

現代醫學發展出現了二律背反的態勢:一方面,醫學科學與技術發展迅猛,醫學研究已經不滿足于普通病理生理學的研究,而是繼續探索分子病理機制,力求從基因水平對疾病進行診斷治療;另一方面,隨著人類壽命的延續,健康成為人們當下的第一醫學需求,而老齡化社會中人類健康狀況持續惡化,現代醫學“診斷明確、治療單一”的發展水平遠遠不能滿足人類維系健康的需要。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傳統教學中醫學基礎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之間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轉化醫學是在當前醫學教育體系“偏理論輕實踐”的情形下應運而生的,其概念源自美國Science雜志1992年提出的“BenchtoBedside(B-to-B)”,即是尋求將基礎研究成果盡快應用到臨床實踐的科學,目的就是消除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間的屏障。

作為一名醫生成長的起點,醫學教育應逐漸融入轉化醫學模式,即一方面需要適應醫學發展的狀況,另一方面更要體現醫學發展的要求。而目前我國醫學研究生的教育被嚴格劃分為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在基礎醫學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過程中對專業的具體強化,在理論授課時不重視與臨床知識的呼應,容易導致理論知識和臨床應用相互脫節的情況。而在臨床教學過程中,重實用性輕理論的教學模式及對于臨床與理論相結合的必要性的認識不足,常使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獲得的往往是一些粗淺的治療思路,而難以探尋疾病表象下隱藏的分子病理學機制,從臨床工作中尋找突破點來進行未知科學理論的研究探索更無從談起。在醫學研究生的教育中,應重視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相結合,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有機結合,從而構建全新的教學模式,對于提高醫學教學的效率、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在醫學研究生教學工作中培養科研能力的方法

科研思路來自于臨床,科研工作服務于臨床。1810年德國柏林大學建立初始,即提出了著名的“洪堡精神”,即尊重學術自由和教學與科研相結合。這是洪堡的大學理念的核心,也是洪堡精神的實質所在。作者認為,在醫學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也應充分貫徹該精神,達到科研和教學、實踐的有機統一。作者結合多年的研究生培養經歷與思考,提出了以下幾個教學思路:(1)師生互動,開放式教學。在臨床實踐中,力求在以往教師授課、學生記錄學習的教學模式基礎上,逐漸重視和應用啟發式教學法,對于疑難病例,與學生積極討論其可能的發病機制,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聯系基礎醫學理論,調動學生科研思路和深入挖掘的積極性。同時結合已有的實驗基礎,師生共同探討,深入分析,結合理論知識引導學生解決臨床問題。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啟發式提問、開放式討論、頭腦風暴、角色模擬,同時利用多媒體、國外教學視頻等,提高學生在科研方面的興趣和思考能力,為進一步發掘有價值的科研問題從而深入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2)組織文獻學習及討論,激勵學生的科研興趣。在臨床實踐過程中,不斷接觸新興發展的科研技術和學科的新動向,對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組織文獻學習可以盡可能增加學生互相接觸的機會,并促使學生能主動追尋學科動向,樹立適合自己的目標。應努力做到每位學生均能獨立進行數次不同類型的完整的文獻匯報,同時培養研究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文獻閱讀是促使科研思路提高的重要方法,主要閱讀本專業國際上有影響的期刊文獻,注意精讀和泛讀相結合,對于需要精讀的文獻應定期在學科或小組內交流,重點匯報作者為什么做這個工作,提出了什么問題或假說,為了驗證這個假說是如何設計的,最終的結論是什么,從所讀文獻中自己得到了什么啟發或體會等。一次完整的匯報過程可以使學生對科研思路有更直觀的感受,并逐步形成科研慣性和自我促進的意識。(3)重視研究生團隊的培養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生團隊的培養過程中,團隊成員各司其職而又互補滲透顯得尤為重要。每個研究生有其獨特的見解和興趣點,團隊中各成員的互補能更好地引導和開發其科研潛能,并增強其責任心,達到“1+1>2”的作用。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設立科研小組,由一名成員擔任小組長,帶領組員進行一項完整的科研設計,從查閱文獻、綜述到設計實驗方案,從實驗技術的學習到實驗結果記錄和數據統計,貫徹完整科研流程和思路,并培養其獨立撰寫開題、中期和結題匯報的能力;積極召開組會或匯報會,每人定期匯報自己的課題進展情況并提出目前的困難及阻礙,團隊成員互相探討解決,以求培養團隊互助合作的關系,達到提高團隊科研能力、增強其感情和凝聚力的目的。(4)提供實驗室,增加實驗動物學、細胞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在臨床科研設計中的比重。醫學科研問題的解決方案是立足于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組織學、病理學、細胞學和分子生物學復雜的驗證過程,而在實驗室的投入往往反映了一個學科研究深入的程度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水平。實驗環境的提供、實驗動物的購買、實驗耗材的消耗、實驗儀器的購買維護等均需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但其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是不可替代的。

目前臨床科室對實驗室普遍存在投資不足的問題,而較多尋求不占用基礎資源,進行臨床大樣本分析的模式,直接導致了提出問題后難以解決問題,不利于學科的持續發展。學科自身應將資金傾斜到實驗課的投入;另外,可以采取申請投資、合作的方式,為醫學科研人才的培養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綜上所述,現代醫學的發展不僅明確了當前醫學研究生培養的定位,即在注重臨床基本能力的訓練之上,充分挖掘研究生的科研潛能,培養具有科研思路和實驗技術,具有潛力和創新意識的醫學研究生;而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交互統一、將科研思路融會于臨床教學之中,也順應了醫學發展變革的要求。作為醫學教育工作者,選擇優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醫學研究生,不僅能滿足臨床的基本需要,也能推動學科的深入、持續發展,提升我國的醫學科研水平,是未來醫學研究生個體化教育的發展方向。

作者:王憲波 馮穎 楊志云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中西醫結合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视频网站| 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k8|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男女男精品网站| 国产一区美女视频| 国产高清精品入口91| 国产精品莉莉欧美自在线线| www.seyu.av| 成年性午夜免费视频网站不卡| 九九热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免费一级黄色录像影片| 美女把腿扒开让男人桶爽了|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欧美疯狂ⅹbbbb另类| 国产精品福利电影|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好吊妞这里有精品| 中国黄色一级片| 日本不卡一二三|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色欲| 欧美人七十二式性视频教程一|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综合网激情五月| 国产色在线播放|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 好吊日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成人看免费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网资源站永久资源|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精品免费专区| 末成年女a∨片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欧美性色19p| 亚洲欧美专区精品久久| 波多野结衣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