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拓展課程中英美文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英美文學課的弊端
(一)缺乏適當的教材
開設選修課就會發現,可供選擇的教材種類繁多,但想要找到一本適合非英語專業學生的教材卻不容易。有的年代太過久遠,對學生來說通篇生詞,語法結構也不同于現代英語,無從下手;有的只有文學史,枯燥乏味;有的只有選讀,缺乏背景。我們需要的理想教材是集文學史、文學常識、社會背景、作家作品介紹、作品概要、作品選讀為一體的教材。但是在學生的詞匯量普遍較小的情況下,這一系列的內容教下來,學生很容易迷失在浩瀚的生詞中,產生厭煩情緒和抵觸心理。
(二)選修課的局限性
學生對選修課的期待是簡單易懂、趣味性強。這就對我們選擇合適的教材、作品產生極高的要求。但是我們又試圖給學生涵蓋盡可能多的內容,最終結果就是,學生最后只有非常模糊的印象,連“知”都未必,更不要提“識”和“欣賞”了。再者選修課課時較少,難以對目標知識進行深入學習。
二、影視欣賞課的弊端
(一)教材重點的偏差
現有影視欣賞教材的重點多放在故事梗概、作品類型、導演及主演的介紹、電影的制作條件和背景以及主流媒體對該作品的評價、市場對作品的反應等方面。對非英語專業學生來說,專業詞匯較多,理解比較困難,對所學知識的應用鞏固機會不多,對語言水平的提高幫助不大。而針對非英語專業學生開設的影視欣賞課程應該明確課程的目的,即拓展輔助大學英語課程。所以教材和作品應以有益于學生的語言提高和文化擴展為目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二)文化背景知識的欠缺
如上文所述,現有影視欣賞教材的重點大多不在文化背景方面,而這正是大部分學生欠缺的并亟待提高的。沒有了文化背景的支撐,對于影視作品的欣賞只能停留在語言、故事情節、人物關系的層面上,難以達到對作品深層次的理解。比如對動作片的欣賞,作為一個不可或缺的影視類型,人們往往因為其華麗的特技、大牌的明星、夸張的動作忽略了其中更深刻的內容,甚至認為動作片大都沒有什么內涵。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影片反映的社會問題、價值觀念、道德意識等方面。比如《圣經》作為西方文化的重要源泉,在大量影視作品中有著或顯性或隱性的存在。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因地制宜利用影片中的相關內容對學生進行講解,為他們欣賞其他影片打下基礎。再如基督教作為對英語國家影響最深遠的宗教,其門派、教義、教規十分龐雜,在影視作品中有著各種各樣的呈現,了解這些背景知識對學生理解影片,理解人物的思想行為大有裨益。
(三)作品選擇的問題
在選擇影視作品的時候,我們傾向于選擇符合下列標準的影片:首先,語言相對清晰規范的作品,盡量能夠重現大學英語教材中的慣用語和習語。其次,應該選擇熱門影片,這樣能夠保證影片及其相關材料的獲得。再次是能夠反映當代社會生活具有看點和幽默效果的影片,學生會對這樣的作品充滿興趣。但是在操作過程中,因為教材和其他條件的限制,作品的選擇往往難以達到上述標準。比如《七宗罪》(Se7en)這部作品,雖然是黑色電影的典型代表,但是語言粗俗下流,內容頗多爭議,就很不適合我們的教學。
三、二者結合的必要性
由上述兩點可以看出,英美文學和影視欣賞兩門課程各有弊端。筆者在大量閱讀分析的基礎上認為二者結合起來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與英語專業學生不同,我們并不要求非英語專業學生細讀原著并具備文學分析和文學評論的能力。通過名著影視欣賞課,我們的目的是能夠培養學生的通識,對文學名著具有“快餐式”的了解是開設這門課程的最低要求?;谏鲜瞿康模耙曌髌返膬瀯菔置黠@。影視作品使原作變得立體,有了具體的聲、像、特效、情境、配樂等,在享受視覺聽覺盛宴的同時能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對原著的情節、人物有較直觀的認識。為了得到同樣的認知,學生在閱讀原著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大部分文學作品還具有較大的語言難度,而影視作品就能規避語言方面的障礙,避免學生因懼怕漫長的閱讀而半途而廢。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影視作品欣賞是不能取代文學作品閱讀的。想要了解作家的寫作特點和寫作風格,對作品形成自己獨特且客觀的觀點繼而對作品有更高層次的認識是不可能通過看電影獲得的。經典的文學作品經過改編成為電影,不可避免的弊端在于,為了迎合市場和大眾的要求,通俗化傾向較明顯。在一百多分鐘的時間跨度內呈現原著幾百頁的內容,影視作品顯得太過倉促,必然會有所側重,有所取舍。我們看到的作品是結合了原作作者、影視作品編劇和導演三方之力的作品,一百個讀者眼中不同的“哈姆雷特”變成了導演編劇眼中特定的“哈姆雷特”。其弊端在于編劇和導演對于原著的理解和側重點的選擇會被強加給觀眾,作品的主題可能被歪曲,既所謂的“文本誤讀”。二者結合,不可或缺的是對于原著的選讀,與影視欣賞不同,閱讀原著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到語言特有的魅力,在閱讀的同時,學生能夠進行獨立的思考,感受到掩卷沉思的快樂,體會到字里行間隱藏的含義,形成對作品獨特的理解,產生與作家跨越時間空間的交流。在影視作品的拋磚引玉下,閱讀作品能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以此為基礎能夠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人文素養。二者結合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很多名著經過多次改編,有不同的版本,我們可以從中知道語言和社會的發展,摒棄已經過時的語言,學習使用現當代的語言。這是學習鞏固語言知識,增強語感,使我們的語言跟得上時展的一種有效的手段。
四、結語
拓展課程的目的就是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于語言的掌握水平,拓寬知識層面,培養人文修養。將拓展課程中兩門比較受歡迎的課程揚長避短,合二為一將能極大地發揮各自的優越性,達到拓展課程的目的。這一新的模式能幫助當代大學生“陶冶情操,開闊視野,認識人生,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文學涉獵廣泛的題材在表達悟識,反思生活方面的價值是任何其他方面的學習難以取代的”。
作者:張靜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