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生養成教育培養的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養成教育體現出的是人文關懷理念在高職院校學生教育和學生管理中的應用。過養成教育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在簡述養成教育內涵的基礎上,明確了高職院校養成教育的基本屬性,并重點從教育制度、教育活動、高職院校養成教育氛圍營造、學生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等層面圍繞高職學生養成教育方法和途徑進行系統的闡述。
關鍵詞:
高職院校;學生;養成教育
高職院校通過開展養成教育來培育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同時,養成教育也成為了一種實現學生自身終生教育的有效且重要的手段之一。養成教育通過學生自我教育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之間的有機結合,實現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可以使學生始終保持陽光的心理品質,最終成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高素養人才。本文將圍繞高職學生的養成教育的方法和路徑進行詳細的論述。
1養成教育的內涵
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養成教育是指:“在學校、家庭、學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配合下,根據學生自身的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通過施以各種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使學生形成優良的品德和素養。對高職院校學生而言,養成教育的效果如何將對其未來成人、成才造成直接影響。同時,養成教育也是關系高職院校教育質量能否提升,教育目標能否實現的重要問題。關于高職院校養成教育的屬性,學者陶菊良在《關于高職院校養成教育的科學內涵的研究》中進行了系統的闡述:高職學生養成教育主要具有如下屬性:高職養成教育仍是一種長期、細致的習慣教育;高職養成教育是一種嚴格制度下“亞學成式”的行動教育;高職養成教育是以培養全面、可持續發展的人為目標的素質教育;高職養成教育是一種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生活的生活化教育;高職養成教育是以培養學生良好職業素養為落腳點的職業教育;高職養成教育最終是一種活動中的自我養成教育。因此,高職院校必須承擔起開展養成教育的重任,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和訓練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社會能力和職業能力。
2高職院校學生養成教育的方法和路徑
2.1建立健全養成教育制度和各項規章制度:一是,健全養成教育制度。高職院校應該建立與自身培養目標相應的教育制度。向學生傳播正確的價值理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和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次,高校還應以學校的規章制度為基礎,聯系學生實際,制定相應的實施辦法,組織各級學生會對學生宿舍的衛生情況、上課出勤情況、自習出勤情況等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二是,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定健全完備的規章制度,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是高職院校培養學生行為習慣的重要渠道。宿舍管理制度、學生獎懲制度、綜合能力測評制度等都是高校規章制度的組成部分。這些制度的制定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身心發育特點、思想成熟程度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在制定制度的過程中還應發揚民主,多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以確保制度的可行性。除此之外,還要嚴格執行并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2.2開展多樣化的養成教育活動,拓展養成教育的新渠道:高職院校應該根據現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生活習慣以及所學專業的特色有針對性地開展養成教育活動。活動內容要有具體的要求和側重點,將養成教育滲透到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系統化、制度化的養成教育活動體系。因此,高校可以開展以下形式的養成教育活動:一是,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活動。例,對于大一的學生來說,應該組織他們重點學習《學生日常行為禮儀規范》,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以及文明規范的行為舉止。對于大二的學生來講,則應該更加側重人文素質的培養,幫助學生學習人文知識,培養學生形成誠信敬業精神、責任意識以及守法意識,使其逐漸具備良好的精神品質。而職業精神培養的主要對象則是三年級學生,主要工作就是培養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從就業崗位的具體要求出發,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習慣。但這些目標的實現還需要以一系列的活動為基礎。二是,定期開展講座、演講、社會活動等教育活動。這類教育活動主要包括各類教育講座、行為養成活動班會以及思想道德專題演講活動等等。三是,各大高校應該實施包括文明行為養成、人文素質養成、職業精神養成在內的養成教育內容,通過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有側重的對各個年級進行行為教育。
2.3建立全面的輔導系統,相互協作致力學生養成教育:高職院校應建立全面輔導系統,組織思政部、學生處、就業服務中心等部門相互協作,使之貫穿于高校養成教育的整個過程。全面輔導系統包括:首先,在思想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解決思想認知方面的疑惑和問題。其次,通過開設心理輔導部門、心理輔導課程等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和日常交往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困擾,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再次,在學習方面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最后,在就業方面對學生進行輔導,通過職業生涯規范、職業能力測試和求職訓練等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自我,增加就業率。
2.4注重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導下,自覺地對自己的思想行為進行控制的方法。自我教育在養成教育實踐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應該把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看成一個主動形成的過程。所以,在養成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做好宣傳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舉個例子來說,要想讓學生養成不吸煙不喝酒的好習慣,就應該讓學生了解吸煙喝酒的危害。對于紀律的維持,只有讓學生從心理上認可,才能轉化為自覺行為。自我教育應該做到以下三點:第一,教育者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對于那些行為習慣較好的學生,教師應該及時發現并表揚,以樹立典范。第二,做好宣傳工作,開展“自我教育”經驗交流活動,讓學生互相學習“自我教育”的經驗。第三,為宣傳工作提供空間和場地,如板報、廣播站、主題班會等,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自己認識到某些行為的好與壞。
2.5注重與學生家庭的聯系,合力促進學生養成教育: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曾說過,“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形象,做到“以身作則”。孩子喜歡模仿,而他們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最多,父母對他們的影響也最大,因此,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自己必須先做到。第二,多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慎用責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多鼓勵,多表揚,避免不必要的責罵和懲罰。過于嚴格或過于寬容都不利于孩子的發展,對于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教育者應該更加有耐心,不斷對其進行語言教育。第三,家庭教育要和學校教育的目標保持一致。家長不能過分地偏袒溺愛孩子,愛要保持一定的度,這樣才能達到自我教育的最大效果。
總之,養成教育在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高職院校必須充分發揮養成教育在促進學生自我發展、提高學生素質、構建和諧校園等方面的關鍵作用。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在充分分析當前形勢的基礎上,將一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引入到高職院校學生養成教育之中,并不斷地總結經驗,探索方法,深化養成教育,為社會培育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劍.基于高職學生特點的養成教育實踐與探索[J].遼寧高職學報,2010,04:4-6.
[2]鐘品妍.關于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探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3,12.110-112.
作者:譚祖珠 單位: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