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校特有的傳統和文化精神是學校魅力所在,校園文化是學校治學特色的集中表現,從長遠來看,校園文化建設的好壞關系到學校發展的未來。近些年,國內外“中醫熱”興盛,培養優秀的中醫藥人才、拓展中醫藥文化的影響更是成為我國中醫藥院校的艱巨任務,校園文化成為中醫院校展示中醫藥文化的一面窗口。對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理論研究比較成熟,研究成果也頗多,而建設具有中醫藥院校特色校園文化方面的文獻研究卻相對比較少,對于怎樣建設具有中醫藥院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學術界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視角:
1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精髓是建立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的核心
廣義的中醫藥文化涵蓋了整個中醫學學科體系、與學科發展和醫療行為密切相關的各種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動、人文精神方面的歷史傳統、精神氛圍、理想追求和人文氣象等,包括哲學文化、歷史文化、學術文化、倫理道德文化、文學藝術等內容。著名老中醫鄧鐵濤曾說:“一個有水平的中醫必須具備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熟諳中醫經典,精通辨證論治。”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歷史文化和中華民族傳統醫藥不斷融合滲透發展形成的,是我國獨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遺產。因此,中醫藥文化的建設是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最核心的內容,它是提升中醫藥院校文化品位的最有效方法,也是傳播中醫理念和中醫思想的最優橋梁。金阿寧與陳川認為傳統中醫藥文化精髓是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靈魂,在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索:在教學改革中彰顯中醫藥文化傳統;辦學思想中彰顯中醫藥文化精神;環境建設中彰顯中醫藥文化氛圍;學科建設中彰顯中醫藥文化傳統;學術活動中彰顯中醫藥文化特色;社會實踐中彰顯中醫藥文化使命。趙力從中醫的東方文化特性出發,認為中醫藥院校要真正建設具有中醫藥特色的校園文化,要著力抓好校園隱性文化建設:首先是通過物質環境烘托良好的校園氛圍,體現中醫藥文化魅力;其次要健全學生的人格培養,通過隱性文化建設灌輸“醫德”教育理念。徐超伍闡述了新形勢下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提出中醫藥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應把握的幾個原則,即導向性、主體性和和諧性原則。王萍則認為在建設具有中醫藥院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方面應該從辦學歷史中汲取綿遠悠長的中醫藥文化營養,在辦學實踐中整合豐富的中醫藥文化資源,于辦學理念上大力推進中醫藥文化創新與交流,才能走出一條高等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路徑。各位學者一致認為傳統中醫藥文化精髓是中醫藥院校的立校之本,是研究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立足點。傳統中醫藥文化元素要貫穿于校園文化建設的始終,它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豐富的智力資源,這是打造具有鮮明中醫藥人文特征校園文化品牌的基石。更為重要的是,當傳統的中醫藥文化滲透到校園文化的各個層面,會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學術氛圍,這有利于培養和強化學生的專業興趣,從而培養中醫藥工作者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而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的最終目標就是創造一種獨一無二的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出真正的中醫藥星火車傳承之人。
2全面建設具有中醫藥特色的校園環境是構造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的基礎
校園環境包括物質環境、文化環境、學術環境、生態環境、精神環境、生活環境等,從中醫藥院校校園環境著手建設校園文化,使校園文化與學校特色相吻合,充分發揮環境對校園文化的影響作用,這是大部分學者對建設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的一致觀點。翁峰以福建中醫藥大學為例,從校園的物質環境、生態環境、學術環境等方面闡述了中醫藥院校校園特色文化的內涵建設,并指出校園文化是實現大學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中醫藥院校就是要把具有中醫藥特色的校園文化融入到高等教育的每一個環節,充分發揮校園環境的育人功能。秦祖杰等學者就廣西中醫藥大學為例,簡要探討了高等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從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物質文化建設、校園生活文化建設和校園制度文化建設等方面闡述了中醫藥高等學校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物質和精神文化方面精華的沉淀。艾衛平[10]等學者以江西中醫學院為例,闡述了江西中醫學院如何在優化校園文化環境、培育校園文化精神、完善校園文化行為等方面突出中醫文化特色,走出一條將中醫藥特色融入校園文化,以校園文化彰顯中醫藥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之路。此部分研究多是在實例中結合具體的中醫藥院校校情,把校園文化的建設放在整體辦學方向和人才培養目標這一大背景下來設計和實施,將校園文化建設融入到學校運行的每一個環節,從多個角度全方位地探討了怎樣來建設富有中醫藥特色的校園文化。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之上,提煉出理論、原則,用于指導實際工作,這對我國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3重視對文化載體的建設和文化資源的挖掘是高等中醫藥院校文化建設的靈魂
圖書館、博物館以及校園植被作為重要的校園物化環境,是校園文化的承載體和有機組成部分,是一所學校展現于外最直觀的東西。特別是對于中醫藥院校來說,這是展現自身特色的最佳途徑。建設具有中醫藥院校特色的校園文化研究,基本是從圖書館、中醫藥博物館以及中藥材植物園等人文景觀等方面展開。郭新農論述了圖書館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從建設突出中醫藥特色的館藏資源與聲像閱覽、設置中醫藥歷史文化展廳、開展中國傳統文化導讀與閱覽服務、建立中醫藥科普教育基地等方面探討了圖書館參與和促進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對策。王一帆和劉海全兩位學者在建設校園人文景觀方面,著力強調中醫藥博物館的發展與高等中醫藥院校校園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之間的關系,指出了中醫藥博物館對于加強校園文化的科研內涵、輻射功能以及愛國主義教育等多方面的意義,并且建議將校園的“藥化”落實,將校園建設成為大藥圃,方便學生的中藥課程學習,也擴大了博物館的內涵和外延。李上、呂培霖則從更加具象化的角度提出了在校園廣泛種植中藥材,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常用藥材有生動形象的認識,成為校園中藥特色文化建設思路的一部分。此部分的研究從特定的角度探討了中醫藥院校怎樣建設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強調對文化載體的建設和文化資源的挖掘,這是建設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的靈魂,可以直接反映一所學校內在的文化素養與氣質。同時,對中醫藥院校的學子們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美育作用:流連于具有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的中醫古籍、金石碑帖、器具實物、字畫手稿間,往返于清香秀麗的中藥材植物園,對牢固其專業思想、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藥文化的興趣、增強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有裨益。
綜上所述,我國中醫藥院校在構建特色校園文化體系方面的理論研究還比較少,在此領域的研究主要是從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精髓、全面建設具有中醫藥特色的校園環境、重視對文化載體的建設和文化資源的挖掘等方面展開。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的構造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的、長期的戰略問題,必須從多個方面著力建設。在大學教育方向發生改變、社會信息化程度加深以及校園文化與外部文化的交融等新時期新階段,中醫藥高校校園文化發展建設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料,在借鑒先進文化中尋求突破,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在新時代下,我國中醫藥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理論研究,需要學術界秉持廣泛吸納世界優秀成果的胸襟,主動思考本土與外來、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文化的交匯點,立足當代我國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的核心,以更加富有創造力的思維、更加寬廣的視野、更加豐富的內涵去創造性地建設富有中醫藥特色的校園文化精神。
作者:楊洋 王翠崗 單位:云南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