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與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高職醫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深入探究加強高職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從而促進醫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職醫學生;心理衛生;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從目前來看,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大學生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趨勢,特別是高職醫學院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其身心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2]。與其他高校相比,高職醫學院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稍顯薄弱,但高職醫學生有著不同于其他學生群體的心理發展歷程,一旦他們的心理特點和心理衛生出現問題,不僅會影響到身心健康,也難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所以,探析高職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高職醫學校急需解決的問題。
1高職醫學生群體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和緣由
1.1專業學習問題
專業學習上的不適應。原本是四年的理論學習時間,縮短成兩年,醫學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內容更多且繁雜,較短的時間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大部分學生在還沒有完全掌握知識的情況下已經開始考試或實習了,這樣極容易造成學生厭學、疲憊焦慮等問題。同時,現實給予了一些打擊,很多學生報考醫學專業都是因為聽從家人或朋友的意見,自己沒有做過多的了解,導致在學的過程中興趣不強,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也較茫然,由此產生了抵觸和憂慮的情緒。
1.2經濟困難和人際交往障礙
首先經濟上的困擾,高職醫學教育成本不僅包括基本的學費,還有很多其他的培訓費、外出實踐費等,這就為經濟困難的學生增添了更重的思想包袱,他們既要承擔經濟壓力,又要關注繁重的學業,因此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其次高職院校是把來自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學習水平、生活習慣、性格特點和家庭背景的學生匯集在一起,很多學生不擅長待人接物,和其他同學相處起來要更困難。另外,醫學生還屬于成長發育階段,他們的生理、心理、為人處世方面還不夠成熟,使學生的神經一直處于緊繃狀態,個性難以發展,很容易產生焦慮、緊張、擔憂的情緒,導致學習時注意力不能集中,晚上失眠多夢,又無法自我調節,如此循環下去,甚至可能發展為神經癥。
1.3實習、就業問題
高職院校都是三年學制,對高職醫學生來說他們要在兩年之內學完理論知識,大三就要開始進入醫院實習,并爭取到較好的單位工作。與其他本科醫學院的學生相比,高職醫學生學歷偏低,基礎較差,激烈的競爭使高職醫學生產生了危機感,從而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特別是在找工作的過程中自信心不足,惶恐焦慮,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2.1開設心理健康課程
與其他高校學生相比,高職醫學生具備特殊的心理發展歷程,他們的感情更加復雜,所表現出來的消極、負面的情緒更多,所以他們急需得到教師或成人的疏導和開解。首先,學校和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專業特征來開設心理健康課程。例如心理學專業、護理專業。讓學生明確自己以后作為白衣天使的責任和使命,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從而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引導學生多進行理論實踐,提高專業技能水平,為未來的實習、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如果是學習心理學相關專業的學生可以根據所學知識進行自我調節,保持情緒的穩定,為自己的心理健康做出努力[3]。
2.2在專業課程中優化心理素質
社會普遍認為與其他專業相比,醫學教育專業性強、課程多、專業知識繁雜、學制又長,學生的學業壓力更大。因此,任課老師既要傳授專業知識,更要肩負起“育人”的職責,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以此開拓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另外,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方法,通過專業課程學習開發學生的腦力,鼓勵學生動手實驗,提高學生語言上和手指的靈活度,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緩解學生的學業壓力,這樣在學科教育中就能排解他們的負面情緒,讓他們的專業技能和心理素質都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4]。
2.3打造積極向上、溫馨健康的校園環境和校園文化
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也是實現高職醫學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條件。參加多姿多彩的校園活動能夠緩解學生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同時鍛煉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滿足他們特殊的精神需求,使其心理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積極情緒的影響。而醫學院因為專業的特殊性,校園活動較為單一,缺少溫馨活躍的文化氛圍,讓本就存在心理問題的醫學生,勢必受到更多不良情緒的刺激[5]。因此,高職醫校的相關部門應該豐富校園文化,采取多種鼓勵措施引導學生參與校園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從而加強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鍛煉自己,發展自己的個性,最終排解掉不良情緒,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
2.4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根據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心理狀況對學生未來的實習和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要加強對學生的實習培訓和崗前培訓,開設職業規劃的相關講座,樹立學生正確的實習、就業觀。除此之外,學校要加大對學生就業的支持力度,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條件和有效地就業信息。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分析得知高職醫校和教師要重視醫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積極探索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增強高職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從而推動醫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黨婭婭.以生命教育為契機,促進醫學學生心理健康——以醫學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為例[J].學周刊,2018,13(8):10-11.
[2]王燕秋,姚堅,高長青,等.醫學類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對策[J].當代醫學,2009,15(25):163-164+2.
[3]劉凌霜.高職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和策略探微[J].包頭醫學院學報,2006,23(3):314-317.
[4]孫愛華.高職醫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因素與心理健康教育措施[J].衛生職業教育,2003,21(9):15-16.
[5]張寅初.臨床實習壓力對醫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調查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1):16-18.
作者:郭陽陽 張巍 邵洪巖 魏娜 徐艷斐 單位:大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