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村莊學前教育的缺陷與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幼兒教師隊伍問題
1、職稱、年齡、學歷等結構不合理
調查后發現,鄂西北農村幼兒園從業的教師超過半數連從業資格都沒有,也基本上無職稱,擁有職稱的教師,也就是初級職稱,擁有中、高級職稱者微乎其微。另外,幼兒教師年齡層次不太合理,有年輕化的趨勢,30歲以下占到66.7%,從學歷上看,盡管學歷水平相比過去有了提高,但高學歷人數很少,只占到9.8%,還有8.2%的人學歷在高中以下。
2、專業教師數量少,教師超負荷工作
從調查結果看,盡管大部分幼兒教師學歷上已經達到要求,但是從所學專業看,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只占37.7%。這表明,鄂西北農村幼兒園專業對口的教師比例低,專業教師數量少。另外,鄂西北農村幼兒園師幼比為20.57:1,教師的工作任務很重。從調查走訪中也發現,尤其是民辦幼兒園,一名教師包干一個班很常見,教師集保教工作于一體,保教任務重,不少教師更感安全責任大,擔心出安全事故,生活在安全壓力和超負荷的工作狀態。
3、待遇不好,流動性大
調查得知,鄂西北農村幼兒教師月工資在1000元以下的占到55.8%,其中有11.5%的幼兒教師工資在501-700元之間,低于湖北省最低工資標準(750元)??梢娪變航處煹纳顮顩r很不樂觀。有23.0%的教師沒有享受過醫療體檢,在職幼兒教師享受的職業提升機會少,培訓級別相對較低,甚至部分教師都沒有勞動合同保障,更談不上享受保險等社會福利。由于工作勞動強度大,待遇不好,倍感來自經濟、職業發展、教育教學能力等多重壓力,鄂西北農村幼兒教師對工作的滿意度低,嚴重影響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導致教師流動大。59.0%的教師表示有機會將會改行或可能改行,近30.0%的教師在2所以上的園所工作。園長告訴我們,教師的流動給他們的管理和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4、專業化水平低
首先,缺乏穩固熱情的專業精神。盡管有55.8%的教師較滿意和非常滿意目前自己的工作,但專業精神并不穩固,若有機會改行,13.1%的教師表示會改行放棄做幼兒教師,說不清楚的占45.9%。其次,專業知識薄弱,專業理念存在偏差。可從調查得知,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師認為幼兒教育的最終目標是滿足家長的需要,由此根據家長的要求選編教育內容,只在很必需時才與家長聯系,把教學或生活活動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活動。再次,專業效能感低,反思研究能力差。調查顯示,有57.4%的教師在工作中不能解決幼兒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或要視情況而定,有42.6%的教師表示有時候能或很困難,不能駕馭課堂。這些數字告訴我們教師的一般教育效能感和個人教學效能感都很低。盡管教師認識到反思很重要,但在現實的工作中,研究的能力卻很差,絕大多數教師幾乎沒有參與過科研。
教育教學小學化嚴重
1、教學組織管理小學化
調查與觀察發現,鄂西北農村幼兒教師采用傳統的課堂講授教幼兒學寫字、算算術等非常普遍。很多幼兒園上課時,還在要求孩子小手背后,眼睛看老師,上課期間不準插話,不準隨便離開。整個教學組織管理形式儼然就是一個小學班級教學管理形式的翻版。
2、教學內容以“讀、寫、算”為主
對幼兒園園長進行的開設課程的訪談結果見表2。幼兒園的課程內容多是一年級的課程,以學拼音、寫字、做數學題為主,美術、音樂這些內容很見到。
導致鄂西北農村學前教育問題的原因
(一)地方相關部門重視不夠,監管、落實不力
1、基層政府對農村學前教育重視不夠
《湖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已明確政府在普及學前教育方面的職責,“地方政府是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主體,要落實規劃、投入、監管等責任”。但筆者在查看襄陽市和十堰市下屬的各縣、區有關政府工作報告中,“社會公共事業”這部分,少有提及學前教育,即使有提及,也是一筆帶過,更多的篇幅留給了義務教育及高考上線率等情況的發展匯報;查看各基層政府的年度教育工作要點或工作計劃時也發現,基本上都提及到了要發展學前教育,但提及農村學前教育的并不多,即使有提及,也就是一句話“普及農村學前一年教育”,至于具體工作措施或工作要點中,并沒有就如何普及農村學前一年教育進行布局和規劃,更沒有對鄉鎮農村學前教育中的相關責任進行規定。
2、監管力量不夠
首先,管理人員不夠。調查發現,市教育局負責分管學前教育的人員往往是兼職的,主要負責基礎教育,同時監管幼兒教育,負責指導幼兒園業務的教研員有的沒有,有的僅1人,而且大多不是學前教育專業出身,下面的區、縣負責監管學前教育的也基本上都是兼職人員,絕大多數也無專業背景,不能很好發揮管理指導職能。在縣(市、區)教育局下派的教育管理機構“教管會”,也沒有專人來負責管理鄉(鎮)幼兒園。其次,監管力度不夠,相關政策法規在農村根本得不到落實。發展農村學前教育上,市級政府負責統籌,各區、縣負責規劃、布局與管理,鄉鎮負責直接發展的責任。目前縣級以上的政府部門對農村幼教極少過問,舉辦農村幼教的責任主要在鄉(鎮)和村級政府。農村稅費改革后,很多鄉(鎮)財政困難,難以履行發展學前教育的職責。鄉(鎮)和村上采取自負盈虧的方式,撒手全權由幼兒教師個人包辦,缺少對教學上的有效監督,也缺少對場地租賃和辦公經費來源的大力資助。農村幼兒園失去了鄉、村的支持,完全靠自收自支,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危機。這樣的層層下放,實際上就等于放棄了管理。
(二)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
從目前襄陽市和十堰市政府的相關政策文件可以看出,對學前教育的經費投入有了增加,開始重視扶持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但鄂西北農村學前教育基本設施設備底子太薄,面對學前教育發展的切實所需,這種增加顯得車水杯薪。訪談得知,地方政府對學前教育的經費伴隨幼兒園教師的編制投放,沿著現行的政府、事業單位,教育部門預算渠道撥款,但這些園的教師所在的機構多是城、鎮公立幼兒園,真正為大多數民眾服務鄉鎮民辦幼兒園不屬于這個體系,也就失去了納入預算的渠道。而農村民辦園辦園所需經費,一部分來自向幼兒收取的學費,另一部分由經營者集資籌集。農村地區長期以來經濟比較落后,地方財政薄弱,家庭經濟承受能力有限,幼兒所交的保教費顯然難以獨立支撐農村的幼教事業。一方面,投入不足導致學前教育機構短缺,大批幼兒被拒之于幼兒園大門之外,導致入園率低。另一方面,沒有了物質作保障,幼兒園辦學條件的改善就顯得困難重重。缺少穩定經濟保證的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三)家長對學前教育的價值認識上存在誤區
課題組成員對家長的訪談后發現,有不少家長認為孩子還小,沒必要學什么,等上了小學,一些知識自然要學,所以不送孩子入園。有的家長認為學前教育就是看孩子的工作,對學前教育的教學工作不夠重視。認為現在讀了大學都找不到好工作,更不用說上不上幼兒園對孩子有什么不利的影響了。而一部分家長又走了另一個極端,他們認為孩子到幼兒園,就得多學些本事,幼兒園應該教孩子學會讀書、寫字、做算術題,而忽視幼兒良好學習與行為習慣的培養。家長這種與幼兒全面發展相違背的觀念,也成為了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阻力。一方面,嚴重影響了農村幼兒教育的辦園方向,影響幼兒園課程的設置,另一方面也影響了幼兒早期情緒、行為和社會性的發展,不利于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
解決鄂西北農村學前教育問題的對策
(一)突出當地教育部門的主管作用,強化指導、監督機制
《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要求“教育部門要完善政策,制定標準,充實管理、教研力量,加強學前教育的監督管理和科學指導”。教育部門是學前教育的主管部門,也是農村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的組織保障,應充分發揮主管主導職能: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承擔學前教育管理職能的機構,要加強鄉鎮幼教管理干部的配備。另一方面具體規范和發揮各級教育部門的職責,強化管理責任,實實在在地把學前教育擺在各級教育部門的議事日程上,把辦好學前教育當作“硬任務”來抓,保證學前教育管理層層落實到位。
(二)加大當地政府對農村學前教育的投入
鄂西北農村地區,對公辦幼兒園,除有編制人員的人頭經費外,基本無專門的財政經費。而對民辦園,只有低收費的普惠性民辦園,國家和省安排有相應的經費支持政策,當地政府并沒有相應的投入,更不用說新增教育經費了。因此,當地各級政府要充分發揮教育主管部門的職責,確保農村學前教育經費的投入逐年增長,在縣、鄉(鎮)財政預算中,要對農村學前教育經費單獨列項,做到??顚S?,任何部門不能截留和挪作他用。
(三)加強農村幼兒教師隊伍的建設
規范農村幼兒園教師的準入資格,靈活農村幼兒教師資格證書形式。政府相關部門要監管幼兒園聘任過程,把教師是否具備資格納入考核內容。由于農村地區幼兒園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可以學習日本實行臨時幼兒教師資格證。要盡快確定并落實農村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把幼兒教師從繁重的保教工作中解放出來。另外,要采取措施切實提高農村幼兒教師待遇,讓幼兒教師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保證農村幼兒園教師尤其是民辦園教師應該享有的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險,為農村幼兒教師評定職稱給予政策上的支持與傾斜,穩定教師隊伍。要改革農村幼兒教師培養模式,加強在職培訓,如借鑒美國的教師培養模式,建立專業發展學校。
(四)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家長認識,推進家園合作
多數農村家長對孩子的發展規律和發展現狀不了解,因此,農村幼兒園應發揮其輻射作用,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導,向家長介紹科學的教育理念、正確的教育方法,轉變家長的教育價值觀,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尋求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社會支持。
作者:徐微周春艷汪家寶單位:湖北文理學院教育學院綿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