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積極心理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范文

積極心理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積極心理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積極心理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

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積極心理學,可以彌補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缺失、有利于綜合評價學生的優勢與不足、順應時代要求并符合大學生群體特征,具有理論可行性和現實必要性。文章從積極心理學的三個層面出發,分析了積極情緒、積極人格特質和積極組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并從不同層面的理論及模型出發,探究積極心理學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大學生面臨一系列重大生活事件,如專業學習、人際交往、職業規劃等。但由于其身心發展尚未完全成熟,當面對多重生活和學習事件時常常會產生思想、心理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往往需要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大分支,是指借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理念、道德規范,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會要求的思想品性和正確的價值判斷標準,其最終目的是幫助個體實現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劉基,2006)。將積極心理學結合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可以擴充和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也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方法,同時也是符合時代要求、順應大學生群體特點的需要。積極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新興分支,主要關注人的固有的或潛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以幫助個體生活的更幸福和發現并培養具有卓越才能的人作為使命。積極心理學主要聚焦于三個層面:第一,關注主觀層面的積極情感體驗,包括幸福感、滿足感等;第二,關注個體層面的積極人格特質,包括希望、樂觀、正直、堅持、公正、寬容、創造力等;第三,關注群體層面的積極組織系統,主要指“個體-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的教育系統。

一、積極心理學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積極心理學可以彌補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缺失

長期以來,社會和教育者多關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思想功能(梁惠,2012),但實際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的目的是人格教育,也就是促進被教育者人格的充分發展,這恰恰也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被社會和教育者忽視的方面。積極心理學關注人格特質的培養,其相關理論的應用可通過促使個體產生內在成長動力、改變解釋風格、幫助建構支持積極人格形成的心理基礎和支持系統,從而達到人格特質發展的目的(沈之菲,2009)。若將積極心理學運用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便可補充傳統教育中忽視的人格培育,有利于促進學生在政治、思想和人格方面的全面發展。

(二)積極心理學有利于綜合評價學生的優勢與不足

傳統教育主要關注個體缺陷,要求學生針對不足和問題進行改正,且多采用懲罰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學生的缺點,但也忽視了個體的積極方面,無法從優勢與不足兩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不能在改正不足的基礎上完成優勢的培養。積極心理學致力于培養個體的積極人格特質和積極情感體驗。相比于以一種批判、否定的態度來評價學生,將積極心理學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指導教育工作者以一種全面的、欣賞性的態度對待學生的能力、動機和發展潛力,肯定學生的積極品質,幫助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和促使積極人格的形成。同時,學生感受是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的決定性因素,關注學生積極方面有助于使學生產生積極感受,提高教學及學習質量。

(三)積極心理學的應用

順應時代要求并符合大學生群體特征大學階段是個體生理和心理的“二次發育”時期。當代大學生在行為、情感、思維、認知等方面具有鮮明的階段特征,具體表現為自我意識強,情感強烈、穩定性差,心理沖突明顯(張寶君,2010)。積極心理學理念和方法的運用,既克服了傳統的說服教育和灌輸教育的不足,也有利于“以人為本”理念的實施。積極心理學尊重學生個體,為學生創造自我決定的學習環境,關注大學生的積極人格力量、美德等心理品質,通過激發個體的積極力量來消解思想和心理問題,并幫助個體發現自身潛力,使個體獲得正向的成就體驗,這些正是當前大學生強烈的心理需求。積極心理學倡導的理念和方法符合當前大學生的心理需求(沈之菲,2009)。

二、積極心理學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一)積極情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1.積極情緒拓延-建構理論積極情緒拓延-建構理論是指積極情緒可以通過誘導探索性行為創造學習機會和目標完成度,即拓延認知行為能力;幫助構建和增強個人資源,如體力、智力、社會協調性等,提升大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和愉悅感(Fredrickson,1998)。

2.提高積極情緒體驗的主要途徑Bryant等人根據享受過程理論提出了可以增強和調節積極情緒的方法(Bryant,etal,2011)。享受主要參與情緒的自我調節過程,具體來說,通過關注過去、現在或者將來的積極經歷而使個體產生、維持或增強積極情緒。不同的享受過程可以調節不同的積極情緒狀態。例如,通過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反映,個體表達感激的過程可以調節個體的感恩情緒;對外部經驗的吸收中,對事物的好奇過程可以調節個體的敬畏情緒;對自身的認知中產生的陶醉過程可以調節個體內部自豪感;沉浸于自身經驗中,可以使個體身體愉悅。與積極情緒體驗相關的十種享受策略包括:與他人分享、記憶構建、自我激勵、增進感知、比較、專注、行為表達、即刻覺察、盤點幸運、掃興思考。不同的認知評價可以預測不同的享受過程的使用。例如,對正性結局的內部歸因可以預測更高水平的自我激勵;感知結果的罕見程度越高,個體記憶構建越強;感知的事件合意程度越高,個體使用盤點幸運越多。相比于男性,女性面對正性結局的時候會更多使用與他人分享、行為表達和幸運盤點,這些享受過程都與更高的喜悅程度相關。相反的是,男性傾向于使用掃興思考,該過程與更低水平的喜悅程度有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產生享受過程,從而提高積極情緒體驗,增強教學及學習成果。具體方法如下:(1)增強與他人分享過程:教師可以采用全班討論、小組討論、同伴教學、小組設計等方法鼓勵學生將思想政治學習的經驗和收獲與他人分享,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2)增強記憶構建過程:將教學內容新穎化、實用化并進行升華,跳脫出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固有認知,這樣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構建過程會加強,而記憶構建過程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積極情緒。(3)增強自我激勵過程:引導學生將學習的進步和成就等正性結局歸因于自身因素,而將學習失敗歸因于外部因素,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自我激勵程度。自我激勵程度升高,積極情緒體驗也會增強。(4)男女學生的差異性指導:針對女性學生,教師應當肯定并加強她們面對正性結局的享受過程,如與他人分享、行為表達和幸運盤點;對于男性學生,教師應該幫助他們在認識到掃興思考的有用性基礎上促進正性的享受過程的產生。如,教師指導學生堅持書寫與思想政治學習有關的快樂的事情,即促使學生幸運盤點過程的產生和鞏固,從而提高他們的積極情緒。

(二)積極人格特質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1.資源保存理論個人資源是指對個體來說有價值的人格特質(Xan-thopoulou,etal,2007)。個人資源對于目標實現、刺激個人成長和發展具有促進作用。資源保存理論認為,個人資源的長期積累會導致更積極的個體結局,例如學習參與度。舉例來說,自我效能、希望、樂觀等可以預測一段時間后的學習參與度。自我效能是個體能否通過行為努力來達到期望目標的主觀判斷。自我效能高的學生會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完成任務,因為會有更高的任務參與度和專注度。希望是個人有能力達成目標的認知和信念,主要包括目標、路徑思維和動力思維三個組成成分,路徑思維是指目標達成存在有效途徑的認知和信念,動力思維是指目標達成過程中個體可以激發必要動機的認知和信念(Snyder,etal.,1991)。希望可以使個體在專注追求目標時投入精力。樂觀是未來會發生積極事件的信念。具體來說,樂觀是個體面臨挑戰時對成功的期望框架。與自我效能相反,樂觀并不取決于個體能力。因此,樂觀者在考慮到正性結局期望的基礎上而承擔某項任務,并由此會導致更高水平的任務參與度。

2.幸福感動力模型Jayawickreme等人提出的幸福感動力模型認為幸福感的產生包括輸入、過程和結局三個方面(Jayawickreme,etal,2012)。輸入又包括內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包括個體收入、教育水平等,內源性因素包括個體或組織特質、價值觀等。過程包括內部狀態或者內部機制例如情感、情緒和認知評價。這樣的過程會進一步導致個體達到特定的有內在價值的行為結局,例如任務參與、意義活動和積極成就。Weber等人將幸福感動力模型應用到學生學習中,探討積極人格特質作為輸入成分與學校相關情感這一過程成分的關系,以及如何影響正性學校功能和總體學業成就等結局變量(Weber,etal,2016)。積極人格特質作為重要的輸入成分,是滿意、快樂和成功生活等結局的內部決定因素。最常見的積極人格特質有好學、熱情、感激、社交智力、希望、毅力、自我調節能力和愛的能力等。其中好學、熱情、感激與學校滿意度呈正相關,希望,毅力和學業自我效能呈正相關。

3.培養和強化積極人格特質的主要途徑(1)增加積極情緒體驗。根據Fredrickson的積極情緒拓延-建構理論,培養積極人格特質的途徑之一就是增強個體的積極情緒體驗(Fredrickson,1998)。(2)教師反饋與自我對話。研究發現,增加個體對自我人格特質的認識有助于提高學業成就。學生可以通過完成積極心理品質量表(VIAInventoryofStrengths,VIA-IS)(Voerman,etal,2014)來認識自身所擁有的積極心理品質。在此基礎上,通過貫穿教學與學習過程的教師反饋及學生自我對話兩種途徑來鞏固強化學生的人格特質。根據Voerman等人的建議,教師通過強調學生已經擁有的人格力量,即反饋,來使學生建立自尊,從而強化學習,提高學業成就,并且這種益處是長期存在的(Voerman,etal.,2014)。幫助學生對自我人格特質進行的反饋,不能是寬泛的,如“好學生”,而應該是具體的,與學習成果或當下學習任務相關的,目的是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積極的觀點,例如:教師可以說:“在過去的幾周里,我已經看到,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來掌握這個學習主題。這就是為什么你成功了。你是一個真正的能干的人!”自我對話的具體過程為,鼓勵學生思考自己的人格特質來源于什么,例如某位家庭成員、文化、性別、班級等;自己的人格特質在思想政治學習中如何體現,例如哪些特質表現明顯,哪些特質表現不明顯,表現明顯者以什么方式呈現?

(三)積極組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積極組織既是個體產生積極情緒體驗的直接來源,也是形成和鞏固積極人格特質的支持系統(Seligman,etal,2005)。1.積極組織的特征McCabe在分析有關積極組織的研究基礎上,提出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組織應該具有以下特征(Mccabe,2010):(1)學生感覺課程與自己相關;(2)學生感覺他們可以控制學習過程;(3)學生感覺紀律政策是公平、堅固、公開、可持續執行的,并且以技能建立為中心,而不是以懲罰為中心;(4)獎勵系統是合理的;(5)學校管理是強有力和有效的;(6)行政部門表現出強有力的領導力;(7)學生感覺有歸屬感和聯結感。2.構建積極課堂組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應促進積極課堂的形成。可以通過以下途徑:(1)將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實用化、適用化,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2)鼓勵學生參與課程進度、課程內容和課程評價標準的設定及調整;(3)設定公平、公開、合理和可執行的課程評價標準;(4)課堂紀律和政策應以促進學生技能獲得為目的,而不是以懲罰為目的;(5)教師應表現出強有力、有效的課堂領導能力;(6)開展多種多樣的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產生歸屬感和與他人的聯結感。

三、結束語

將積極心理學應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可以在課程內容上加以補充,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也可以通過借鑒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和方法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如何將積極心理學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結合是教育工作者應當考慮的重要課題,未來仍需要就可行的應用途徑深入探討和開展實證研究。

參考文獻:

[1]劉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2]梁惠.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研究[D].廣西大學,2012.

[3]沈之菲.積極心理學指導下的學生工作[J].思想理論教育,2009(20):61-65.

[4]張寶君.90后大學生心理特點解析與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4):111-114.

作者:陳鑫 單位: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日韩aⅴ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午夜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高辣h浪荡小说校花系花2| 国产羞羞视频在线播放| yy6080新视觉午夜伦被窝 |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男人和女人在床做黄的网站 | 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视频| 美女免费视频黄的| 国产乱来乱子视频| 黑人巨茎大战欧美白妇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日韩黄a级成人毛片| 免费一级肉体全黄毛片| 老师吸大胸校花的奶水漫画|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777奇米影视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美女做a免费视频软件| WWW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干妞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猛交xxxx乱大交| 国产一级片免费看| 黑人大长吊大战中国人妻|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91高清免费国产自产| 处女的诱惑在线观看| www.av在线| 日本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va中文字幕|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 亚洲大片免费观看|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肉色无边(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