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建構初探范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建構初探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建構初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建構初探

[摘 要]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從大學生的心理發展與實際需求出發,教學內容能直接進入學生內心世界,滿足其心理發展需要,促進學生深入審視自我、認識自我、接納自我,為更好地發展自我和健全人格奠定基礎。增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效性的關鍵在于課程內容設置上。針對目前課程內容結構存在的問題,結合大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建構:人生與未來、愛情、自我意識、休閑娛樂、情緒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只有滿足大學生心理需求,才能引起他們的共鳴,教育效果才能落到實處。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構;高校教育

目前,全國絕大部分高校都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選修或必修課程,以此作為對大學生實施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盡管社會和教育界普遍意識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實踐中發現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不高,重視程度不夠,嚴重影響該課程的實效性,與課程設置初衷背道而馳,極大地制約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的提升。出現這些情況的因素包括:首先,作為受教育的主體大學生自身缺乏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對心理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甚至認為心理健康課就是一般的公共課,與自身發展關系不大;其次,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不足有關,很多心理健康課任課教師的專業背景支持度不高,造成教學方式死板單一及課堂氣氛沉悶;再次,與課程內容設置有關,如教材內容枯燥,只是單純傳授心理學知識等,無法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沒有一套科學規范和可操作性的評估體系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要改變目前心理健康教學效果欠佳的現狀,可以先從課程內容架構入手。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直以來,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和教材,教學目標與課程內容也是各高校教師自定的。2011 年 5 月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開始明確規定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結構和教學大綱。當前高校都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通識教育的內容之一,試圖對大學生進行全面、完整的教育。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設置上也力求全面,包含心理健康概述、環境適應、學習心理、人際交往、情緒調控、戀愛心理、就業心理、常見心理障礙的識別與預防等。綜觀部分高校使用的教材,發現有以下問題:首先,盡管內容很全面,但都是泛泛而談,而且教材內容大多呈現滯后性,不切合當下大學生的心理實際,難以引起大學生的共鳴;其次,現有教材過于追求專業性與全面性,造成語言風格與描述方式過于刻板,理論色彩濃厚且實用性欠佳;最后,有些教材采用專業學科課程的編排方式,沒有創新性和開放性,造成教學過程操作性與體驗性效果不好。要解決課程內容設置中的問題,必須首先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求進行摸查,有針對性地設置課程內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需符合信息時代下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涵蓋大學生活全過程的課程體系,以學生迫切關注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內容建構上要有的放矢,這樣才能與學生的心理需求相契合。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設置的理論依據

為了探討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和特點,更好地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設置提供理論依據,筆者曾先后對高校課桌文化和網絡論壇進行過心理分析。對課桌文化的心理分析發現大學生主要關注以下問題:對人生意義及未來的思考、對愛情的探索及情感困惑、自我迷茫與情緒困擾、對性的看法、自我宣泄及渴望解放個性。[1]而對網絡論壇分析所反映的大學生的心理主要是對愛情的探討及情感困惑、對大學生活的感想及未來的思考、娛樂消遣及抒發個人情懷、關注性等。[2]課桌文化與網絡論壇分別是不同時代大學生反映思想和欲念的載體,它們所揭示的大學生心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也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狀態。通過對上述結果的比較分析,不難發現兩者之間具有內在一致性。例如,思考人生和未來、愛情的迷思等。不同時代不同載體的一致性反映了大學生心理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規律,它構成了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依據,也提示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必須緊緊圍繞這些規律來展開。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大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提高課程的目的性和實效性,引起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心理發展。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置的建議

(一)人生與未來

大學生在其心理成長中,存在的根本性問題就是人生觀問題。人為什么活著?人生的意義是什么?為什么讀大學?大學畢業后干什么?如何規劃未來?這些都是大學生無法回避的問題,也是必須去思考的問題。心理咨詢實務中不難發現大學生顯性的心理問題下存在著隱性的思想意識問題,這些隱性問題的核心實質是人生觀問題。在心理治療實踐中,維克多•E.弗蘭克爾觀察到心理咨詢師常常從尋找當事人心理病源的角度來解決他們的問題,而治療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其原因可能是咨詢師沒有意識到心理有問題的人經常會陷入人生意義的哲學思考而不能自拔。在弗蘭克爾看來,咨詢效果取決于咨詢師是否將人生信念、意義與價值觀引入到與當事人的心理治療過程中。因此,弗蘭克爾強調,心理咨詢師要實事求是地面對來訪者的人生價值問題,幫助他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3]如此看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首要目標是幫助大學生解決人生觀問題。教學中應從人生哲學與心理學結合的角度去闡釋如何讀大學、讀大學的意義是什么、如何規劃大學與未來及生活的意義是什么等問題。人生終極問題的解決就是從根源上鏟除了困擾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因此,心理健康與否反映的其實就是當事人的生活態度問題。

(二)愛情

愛情是大學生群體非常感興趣和迫切想嘗試的事情。遺憾的是,這件事是基礎教育領域的禁忌話題,社會、學校及父母常常是“談愛色變”,在這樣一種氛圍下談不上對青春期孩子進行正確的愛情教育。即使在高等教育階段,對待大學生戀愛的態度也是不提倡或不支持不反對。2005 年 3 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該規定允許在校大學生結婚。盡管如此,大學生缺乏愛情教育仍然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2011 年 5 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該要求明確提出要對大學生進行兩性心理健康教育,至此,愛情教育總算順理成章登上了大學講臺。愛情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密不可分。毫不例外,兩性問題也是大學生們最為關心和最為困惑的問題,對其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乃至個性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心理咨詢實踐中,戀愛和情感困惑是大學生群體的共性問題之一。大量的事例表明,很多大學生不知道如何談戀愛,不懂得如何處理戀愛中的矛盾與沖突,不愿面對或無法承受情感挫折。表達愛、接受愛與發展愛是一種可遷移技能,大學生除專業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外,也需要培養愛的能力。戀愛心理教育就是要幫助大學生了解戀愛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培養他們尋覓愛、表達愛或拒絕愛、發展愛及承受失去愛的能力,以便他們有能力處理戀愛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擇偶觀,為今后幸福婚姻和家庭生活打下堅實基礎,有利于家庭和諧和社會安定。

(三)自我意識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心理快速發展、自我意識不斷成熟的時期。當前網絡充斥的不良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大學生帶來影響,如果不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大學生很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偏差。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中常常涌現出自我意識的分化帶來各種各樣的沖突和矛盾,這是大學生走向成熟的必然階段。大學生自我意識矛盾沖突的消極方面是讓大學生感到苦悶焦慮,積極方面則是給他們實現“理想我”與“現實我”的統一提供契機,有利于他們化解矛盾。教學中必須加強對大學生自我意識的有效引導,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促進其健康成長。其一,幫助大學生在正確認識和客觀評價自我的基礎上建立自信心。大學生要全面了解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處理好個體與所在群體的關系,找準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處的位置,對自己做出恰如其分、實事求是的評價,學會自信。其二,幫助大學生學會積極悅納不完美的自我,適當展示有缺陷的自我。勇于接納自身的缺點或不足,不逃避不隱藏,愿意以某種程度向大家展現真我和本我,讓別人有機會了解不完美的自己,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其三,幫助大學生客觀塑造自我,積極超越自我。大學階段是學習的黃金期,也是轉折期。大學生要有意識地塑造自我,樹立遠大理想,確立明確學習目標,不斷充實自己,為畢業后進入職業世界打下良好基礎。

(四)休閑娛樂

相對于中學階段來說,大學階段有很多可以自主安排的休閑時間。大學生除吃飯、睡覺和學習等必要活動外,還可以自由選擇符合個人興趣、有益于身心愉悅和自我實現與發展的活動方式與內容。大學生對休閑的理解與休閑技能的差異造成休閑活動選擇的不同。休閑活動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大學生能否養成良好的個性和積極向上的情趣。一般來說,大學生的休閑活動有正性和負性之分。在自由支配的時間里,消極休閑的學生容易迷戀網絡游戲、“煲劇”和睡懶覺等,這些活動很容易造成意志消沉、消極懈怠的心理,極易脫離正常的發展軌道。這可能是休閑教育缺位帶來的不良后果。休閑教育專家曼蒂認為,休閑教育是提升個人生活質量的整體活動,傳授休閑方式和休閑技能,旨在提高個體選擇休閑行為和價值判斷能力的教育。[4]一個人如果沒有能力過好自己的休閑生活,很難想象他能體味到生活的樂趣和生命的意義。大學生休閑活動安排是否合宜是其能力高低的反映,這種能力是可以提升的,可以采用適當的教育方式加以引導。首先,大學生要端正休閑動機,不能僅以消磨時間為目的,而應以提升生活質量為目標。積極休閑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就是打發時間,而是工作和學習壓力下釋放出來的一種相對自由自在的放松狀態。休閑不僅僅是消耗時間,更是對生活意義的追尋。其次,大學生可以培養和發展自己的業余愛好,多方面參與自我娛樂活動不僅可以排解孤獨寂寞、煩悶枯燥的情緒,還能提升個人素養,增加人格魅力。最后,大學生休閑可以減壓增效。大學生刻苦學習后的積極放松和調整讓身心愉悅,也讓后續學習更加高效。每個大學生都應該在大學期間培育和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這不僅可以愉悅身心,還可以使學習事半功倍,提高生活滿意度和主觀幸福感。

(五)情緒管理

在心理咨詢日常接訪中不難發現,情緒困擾是來訪大學生的主要咨詢問題類型之一。從這些當事人身上不難發現,他們受困的原因往往在于對情緒的產生和發展缺乏正確的認識,也不懂得如何合理調節情緒。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認知能力,如果能從認知角度闡釋情緒發生機制及調整方法,那么他們就可以自我管理情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認為,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并不是外界發生的事件本身,而是事件背后不易發覺的對待事件的態度、看法與評價。[5]這些看法往往是自動化的,存在于前意識中。自動化思考可以讓我們快速對外界事件做出反應,適應瞬息多變的環境。可是當外界環境發生改變時,自動化思考就顯得有些刻板教條。因此,要調整消極情緒,著眼點應放在對事件的自動化思考。每個人在長期與世界互動的過程中概括出了具有一定傾向的信念體系,這些信念體系可能存在不合理之處,但當事人很少或從未覺察到。例如,非黑即白,看事情只有一個絕對的結果,不存在其他可能性;大難臨頭,把事情的嚴重程度擴大,推至“災難性”地步等。而合理的信念應該具有合乎現實、彈性、有助于目標的達成及自我接納等特點。教學中可以教授學生找出事件背后隱藏的不合理觀念及取代不合理信念的具體方法,從而保持良好心境。當然,還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其他調節情緒的方法,如疏導宣泄法、自主訓練法等。

作者:韓勱 單位:廣州大學招生就業工作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宅男lu66国产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dorcelclub全集31|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视频观看|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日本一道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深夜的贵妇无删减版在线播放| 午夜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边吃奶边摸下我好爽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性欧美16sex性高清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97| 最新更新国内自拍视频| 亚洲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激情黄+色+成+人| 免费视频专区一国产盗摄| 色www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香蕉视频在线网址|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 juy639黑人教练君岛美绪| 成人午夜看片在线观看| 久久av老司机精品网站导航 | 国产小呦泬泬99精品| 菠萝蜜亏亏带痛声的视频| 国模冰冰双人炮gogo| jizz国产丝袜18老师美女|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观看| 日本成本人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月夜直播在线看片www| 亚洲加勒比在线| 欧美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www.99色| 妺妺窝人体色WWW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高清片|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