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體育運動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大學生數量的日趨增多,專業學習的競爭越發激烈,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近年來,社會中經常發生關于大學生的種種事件,引起了廣大人民的關注。體育運動能夠有效釋放壓力,是調節情緒的良好途徑。為此,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切實加強體育運動是當前大學必須完成的任務。本文就針對體育運動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展開相關探討,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體育運動;心理健康教育;關系探討
大學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其心理健康是近年來社會重點關注的對象。然而,隨著專業學習的難度提升,就業、考研等競爭越發激烈,許多大學生的心理越發惡化,嚴重影響了其今后的發展。而體育運動具有教育性、交往性等特點,成為大學生調節心理的良好渠道。因此,大學生需要定期加強體育運動,釋放在學習中的壓力,讓身心得到舒緩,從而促進接下來的學習質量。
1體育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1有利于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
當代大學生承受著來自多方面的壓力,這些負面影響干擾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要想使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得到根本的緩解,體育運動是最佳選擇。眾所周知,適度的體育運動能夠刺激身體,使得大學生的內心情緒得到舒緩,從而使壓力得到有效緩解。但是在體育運動時,需要集中自身的注意力,通過一些緩和的運動項目來平靜心情,然后逐步增大運動量來緩解心理壓力。
1.2有利于調節大學生情緒變化
情緒變化主要是指人們在面對某一事物時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或消極的態度。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情緒變化是時常會發生的。根據相關研究表明,情緒變化對人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影響。長期處于消極情緒狀態下,人就會變為亞健康,甚至危害更大。目前,大學生由于學習中的各種壓力,導致情緒變化過于頻繁,不利于心理健康的發展。因此,大學生要適時的調節情緒變化,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多進行體育運動,使身心長期處于健康的水平[1]。
1.3有利于拓寬大學生的人際交往
從多方面而言,體育活動不僅僅是一種身體素質上面的提高,更是一種人際交往方面的提升。一些體育運動講究合作競爭、互幫互助,例如籃球、羽毛球等等。這類體育活動在開展時講究合作與競爭,雙方會逐步建立信任關系,這也使得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得到明顯進步。另外,通過體育運動過程中不斷的交流,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氣氛,大學生在這種氣氛中更易發揮和拓寬自己人際交往的能力。
2體育運動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完善體育中心的心理咨詢與輔導工作
體育運動是大學生釋放心理壓力的良好方式。因此,為滿足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可在體育訓練中心設立一個心理咨詢與輔導的辦公室,方便學生能夠傾訴心中的煩惱。一般情況下,大學生為發泄心中的壓力而進行體育運動,無非是關于學習過程中的各種不如意、人際交往的問題等等,而心理咨詢與輔導的工作能夠幫助大學生勇于將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讓心理教師大致了解學生出現亞健康的緣由,從而利用一些科學的降壓方式來打開大學生的心扉,幫助他們走出陰影,以樂觀的心態繼續生活[2]。而在體育訓練中心設立咨詢所,除了方便學生及時進行心理治療,更多的是幫助大學生如何正確通過體育運動來保持心理的健康。例如:跑步是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但不能無節制地跑,必須在跑步過程中有規律地呼吸,讓內心逐漸變得空明,這樣的運動才有效果。又如籃球運動,其不僅能夠舒緩壓力,也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交流,從而達到情感的共鳴。因此,設立咨詢與輔導的辦公室,是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
2.2開展多樣化體育鍛煉,緩解大學生心理負擔
在大學的體育課堂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大學生進行日常性鍛煉身體,也要科學地排解心中的負面情緒,這需要根據實際出發,不斷組織多樣化的活動形式來達成該目標。通過豐富的活動開展,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得以保持,教師的教學壓力也能降低,實現雙贏。例如:將體育愛好相近的學生組織起來,并成立一些體育類的俱樂部,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同時,減量滿足大學生運動的要求,為他們創造良好的運動環境。待訓練一段時間,各個團隊可進行運動競賽,一來是檢驗大學生近幾天的訓練情況,二來是增進大學生之間的情誼,使得他們之間能夠搭起信任的橋梁。另外,教師也需要時刻關注每位大學生的情緒變化,倘若某些學生出現情緒激動或者沮喪的心理,要及時進行心理的教育,實現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融合。
2.3提倡小組運動的形式,促進人際間的交流
體育運動除了個體運動的項目外,也有許多團隊形式的運動,這就需要學生之間進行配合與幫助,才能實現團隊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學生間可以相互接觸、交流,以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同時,體育運動自身可以創造愉悅的氣氛,大學生之間更容易打破專業不同、學習狀況等隔閡,促進交流的融洽。例如:在體育課堂中,學生都來自各個不同的專業,人與人之間難免存在陌生感。教師可先安排學生進行適度的運動量,營造出愉悅的課堂氛圍。接著,將所有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各小組間進行項目的比賽。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比賽開始前要強調互相幫助、合理配合,使得整個小組的默契度達到最高。通過該方法,不僅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人際交流,培養良好的品質,更實現了心理健康教育與體育運動的緊密結合,提高了大學生的合作積極性。由此可知,大學生的情緒波動雖然會影響其學習的進步,但體育運動則是解決該問題的良好途徑,能夠切實改善學生的亞健康心理,從而逐步恢復到正常的心理狀態。綜上所述,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時當前各所大學重點關注的問題。體育運動能夠幫助學生釋放情緒,以積極的心態展開合作,促進人際間的交流、溝通。因此,教師需要將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實現當代大學生時刻保持正常的心理進行專業學習。
參考文獻
[1]陳玉佳.探究中學生體育運動參與和心理健康的關系[J].湖北體育科技,2019,38(1):53-56.
[2]董潔.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體質關系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231-232.
作者:宋湘勤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