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課改下高中物理課堂實施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如何引進新的教學理念,優化課堂教學,是當前諸多教育工作者首要考慮的問題。隨著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傳統高中物理教學的弊端也隨之出現,舊有的形式無法滿足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需求、缺乏足夠的實驗教學練習。因此,筆者將針對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探討相關的實施策略,以期能夠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議[1]。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物理;教學方式;實施策略
1實現高中物理課堂高效教學的必要性
高中物理這門課程對于學生的高考至關重要,但因其知識體系較為復雜,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對以前學過的知識存在一定的重疊性,需要學生穩扎穩打基礎知識,從而逐漸遞增對物理知識的認知,所花費的時間長、精力多、難度高,在傳統教學的方式下,多是采用教師講述、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方式機械,無法熟練掌握物理定義、公式。基礎一般的學生學起來尤為吃力,在沒有很好地轉化為自身理解的知識的情況下,教師講授的知識越多,學生背負的學習壓力就越多,從而產生消極、厭煩的心理,出現偏科的情況。因而,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實現高效的物理教學,有助于讓學生輕松無壓力地聽懂物理知識,并通過有效的課堂練習增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升教學質量都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2高中物理課堂有效開展教學計劃的前提
為了確保高中物理課堂有效實施和優化的策略,校方和教師隊伍在開展教學研討會議時,在教學觀念上都必須達成共識[2]。首先,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上要符合當下的教學理念、遵循教學規律和學生學習規律,把教學工作回歸到教育的本質上來,以“育人”為教學方針,朝著讓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出發;其次,在教學實踐中,要結合新課改的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轉變師生的教學關系,讓教師成為學生的指引者,引導學生改正學習的觀念和方式方法,養成主動學習、探索、創新的好習慣[3];最后,需要保證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都是為了在結合新課改教材的情況下,保證學生掌握相關的物理概念和知識、理解物理的一般規律,在學習中學有所獲,培養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習慣,將課本上學到的抽象知識運用到具體的生活、生產中,讓學習成為一件受益終身的事情。
3高中物理課堂有效實施策略
教學策略的有效實施是保證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關鍵,為確保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筆者認為,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改良策略,從以下幾個方面一一展開有效的教學工作:
3.1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質量
現階段,很多教師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育觀念以及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仍是以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為主導,對于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理解與運用采用硬性的單一方向教授,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境況,一味地依靠教師的講解思路,缺乏自身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再加上題海戰術的轟炸,即使現在的學生普遍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也愿意主動學習,但缺乏好的教學引導方式,也會在長期機械刷題中讓學生感到厭煩,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高中物理學科的教學應該與時俱進、轉變教學觀念,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提升教師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不同的學生有效地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攻克難關,養成自信、樂觀的心態,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樂于主動學習、探索。比如,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練的情況,通過對學生的日常評估,將學習水平接近的學生分別組成學習小組,在課上完成自主探究,比如在學習自由落體運動時,將由教師主導的實驗課交給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來完成,在給學生分發相關的實驗工具前,提出趣味的實驗:(1)課本與一張A4紙同時釋放自由下落;(2)同樣重的磁鐵在銅管和塑料管中自由下落。首先讓學生小組合作,設計出完整的實驗方案,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判斷下落的速度,再使用打點計時器來進行檢測,在實驗的過程中詳實記錄實驗的數據并分析實驗現象,從而得出結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扮演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小組形式的實驗操作,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還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和團隊意識,為高中物理課堂的有效教學打下基礎。
3.2以學生為主體,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想要更好地開展課程的教學,還需要從學生這一角度來入手進行改革。首先要改變的是課堂的教學主體,將學生轉變成課堂的主體,教師所要扮演的更多是知識的傳遞者,成為學生與抽象知識轉化的橋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主動去探索、思考、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其次,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時采用小組協作的方式,把學習能力相近的學生安排在一起,既能保證學生在小組學習時能夠彼此順利溝通、通力協作,又能便于教師針對小組情況進行分層教學法,對于知識講解的難易程度和快慢進度拿捏得當,照顧到同一班級不同學力的學生學習情況,避免學生因知識掌握不牢固,每到考前大量背記公式、定義的情況,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在日常學習中做到靈活掌握并理解相關物理知識;最后,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在日積月累中,逐漸形成關于高中物理的正確認知,養成好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對于學科不產生厭煩心理,而是從學科學習中獲得學識。人生觀、價值觀得到正確培養,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比如說,在學習力學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讓學生了解國內外航天技術及相關前沿科技的發展趨勢,通過觀看我國載人航天火箭的研發、升空的相關視頻等,有效地把書本上的抽象知識具體化,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愛國情懷,以及感受到世界、國家的科研力量帶來的成就與自豪,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習的過程中拓展眼界,為國家培養具有潛力的優秀人才。
3.3精心準備教學方案,構建高效課堂
教學方案是檢驗課堂教學重難點銜接是否合理、保證課堂高效與否的關鍵,教學設計要參考本班學生的實際學力水平和最近表現狀態,好的教學方案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教師審視教學思路是否合理、易于學生理解的關鍵,通過每個環節的設計和問題的設置,將知識結構清晰地梳理出來,可以加深學生對整堂課程脈絡的把握,明確學習的重難點。比如說,筆者在設計選修3-1第三章《磁現象和磁場》的教案時,首先針對教材進行分析,了解到從整體的章節知識框架來看,第一節是講磁現象和磁場,屬于本章的基礎知識預備階段,也是之后學習電磁相關知識的基礎,所以這節課考慮到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于磁鐵、指南針、司南、天體等磁現象有一定基礎的了解,讓學生產生學習磁場的興趣,為今后學習電磁感應等知識打開學習的思路,因而筆者布置小組課前學習任務:總結自己生活中與磁有關的現象。讓學生建立起事物之間存在普遍聯系的認知,為之后學習相關物理知識提前構建好思維的框架。然后,在課堂上借助多媒體的手段,讓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地磁場、太陽的磁場和自然界的一些現象的聯系(如宇宙黑洞、極光等),滿足學生渴望獲取新知識的需求。通過這個教學方案的設計主要做到: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電流磁效應,可通過“磁懸浮”小實驗來輔助學生的認知;在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奧斯特的電流磁效應現象,知道奧斯特的偉大在于揭示了電和磁的關系,打開了科學的一扇新的大門;通過知識的學習、歸納,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學習精神;通過學習中國古代對磁的運用,加深學生對民族的自豪感。從整體上完成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通過觀察、假設、推理、歸納、分析,最終總結并解決問題。
3.4優化課堂教學方式,愉悅課堂氛圍
教師的教學方法是最為直觀的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當學生樂于學習、主動學習時,學習的效果必然是1+1>2的,具體的優化方式可從教學情境、課堂氛圍、多媒體教具來著手:一是設置合理的物理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背景,通過教師準備的與情境有關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自主探究或是小組討論、分析,最終實現對于知識的框架梳理、歸納、理解、運用;二是營造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減輕學習壓力,樂于主動去學習,在接受知識的時候也更為有效率,并且,良好的學習氛圍會帶動集體共同前進,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分享彼此的心得、在協作中通過實踐取得實驗成果,也可以增進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性、自信心,感受到個人的潛力和團隊的力量,實現互學互助、取長補短;三是由于高中物理的教學有一些物理定律、現象很難借助模擬或是實驗的方式直觀呈現給學生,因此,清晰明了的多媒體教具展示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來收集相關的資料,作為給學生設置教學情境的輔助工具。一方面把抽象的知識使用具體的形象展現給學生,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例如在講授關于分子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地發揮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優勢,采用動畫和圖片的形式將模擬的分子運動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幫助學生理解分子力的引力與斥力的關系。
4總結
總的來說,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各方的教育工作者已經認識到了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看到教師也在不斷地改良自身的教學方式,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提升自己的物理素養,為學生的進一步成長優先做出表率。相信在未來的教學中,教師隊伍走在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道路上,將會取得越來越好的成就,進一步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為國家培養一批有潛力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毅飛.新課標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學改革創新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42):56-57.
[2]歐琳.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的有效實施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9(6):147-148.
[3]趙海英.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研究[J].聚焦教育,2016(3):250-253.
作者:羅彥 單位:甘肅省古浪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