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教育專業語文智趣活動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市場需求量大,學生畢業后就業較容易,導致學習惰性的產生。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從未來職業需求的角度考慮,比較重視專業技能的學習,卻忽視對文化知識的積累。小學教育專業的語文教材篇目選取也脫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以上種種導致小學教育專業語文教學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地位很尷尬。現在的小學教育專業語文教學現狀令人擔憂。怎樣使語文課堂變得有意趣、有情趣?怎樣使學生愛上語文課,盡情地享受語文之美。怎樣在語文課堂上達到師生盡歡的狀態?作為一線語文教師,筆者在長期的小學教育專業語文教學實踐中,探索開發語文智趣活動,通過在語文課堂上實施趣味化、多樣化的語文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創設自主開放,輕松自然的教學氛圍。
關鍵詞:小學教育專業;語文;智趣活動;策略
1小學教育專業語文教學實踐中開展語文智趣活動的必要性
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市場需求量大,學生畢業后就業較容易導致學習惰性的產生。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從未來職業需求的角度考慮,比較重視專業技能的學習,卻忽視對文化知識的積累。小學教育專業的語文教材篇目選取也脫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以上種種導致小學教育專業語文教學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地位很尷尬。現在的小學教育專業語文教學現狀令人擔憂。怎樣使語文課堂變得有意趣、有情趣?怎樣使學生愛上語文課,盡情地享受語文之美。怎樣在語文課堂上達到師生盡歡的狀態?作為一線語文教師,該在長期的小學教育專業語文教學實踐中,探索開發語文智趣活動,通過在語文課堂上實施趣味化、多樣化的語文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創設自主開放,輕松自然的教學氛圍。
2小學教育專業語文教學實踐中開展語文智趣活動的途徑與策略
2.1立足積累,開發和實施“基礎型”語文智趣活動
俗話說:“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積累對于學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學習語文更要注重日積月累。沒有點點滴滴的積累,學生頭腦空空,語文的學習就成了無本之木。由于語文基礎知識大多較枯燥,在積累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許多困難,而他們又缺乏迎難而上的恒心與毅力。為了鼓勵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就可以在教學設計中,立足積累,開發語文智趣活動,如積累成語,可以設計“看圖猜成語”的智趣活動。先展示根據不同成語的含義而設計的形象各異的簡筆畫,讓學生猜猜圖畫所對應的成語。利用形象的圖畫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他們的興趣。如“俯首稱臣”這個成語,就可畫一個橫放著的“臣”,用這樣簡單的圖畫讓學生猜成語。學生因為慣性思維,很容易把它猜測為“凹凸不平”。當他們換個角度看“臣”字,就會產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恍然大悟。成就感也會隨之大幅度提高。再如“五音不全”這個成語,就可在方框內展示宮、商、角、羽4個漢字。剛接觸的時候,學生會努力地在頭腦中搜索和這4個字有關的成語。再進一步聯想到小學教育專業開設的樂理課,此課程中學生學習并了解到,中國傳統民族音樂使用的就是“宮商角徵羽”五聲音階。于是學生就很容易得出是“五音不全”這個答案。這個題目的設計,既讓學生積累了語文知識,又聯系了他們的專業知識,拓寬了學生的語文視野。使學生覺得意趣盎然。針對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繪畫能力較強,還可鼓勵他們畫成語圖畫,簡介創作意圖,講述成語故事。此外,積累歇后語,可以開展“歇后語對對碰”活動、積累語文常識可開展“知識競賽”、積累詞語可開展“詞語競猜”“漢字聽寫大賽”“改錯別字比賽”,積累詩詞可開展“詩詞大會”“飛花令”等活動。在豐富多彩的語文智趣活動中,學生對字詞的理解更加深刻,眼界更加開闊。為語文知識的積累打下堅實的基礎。語文智趣活動激發了學生的自主積累的興趣,使學生逐步掌握積累的方法,慢慢養成勤于積累的習慣。
2.2立足運用,開發和實施“實踐性”語文智趣活動
語文的實用性很強,是一門與時俱進的課程,它和社會、科技、生活的聯系非常緊密,我們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脫離運用,語文教學就成了一座空中樓閣。大多數語文教師以宣講知識為主,在教學中習慣條分縷析地分析講解,完全忽略了對學生語文運用能力訓練。“一言堂”的教學氣氛沉悶,學生學得無精打采。語文學習應與實際運用融會貫通,緊跟時代步伐,以滿足現實生活對語言的要求,以及學生內在發展的需求。2.2.1對接社會生活,開發商業語文智趣活動通過設計“創意廣告”這一智趣活動。引導學生通過收集生活中的廣告語,感受紛繁的廣告里的趣味語文。采用歸納整理,競猜賞析,設計創作等方式,了解廣告的特點和功能,學習創作設計廣告語。開展“走進食品包裝”活動,收集各種食品包裝或圖片。從包裝的形狀、圖案、色彩、語言、顧客的需求等角度,分析包裝設計的特點,評論包裝設計的優劣。然后自主選定設計食品包裝,進行包裝設計。2.2.2抓住節日契機,開發民俗語文智趣活動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內容,也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抓住節日契機,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因勢利導開發語文智趣活動。如“猜燈謎”。通過猜燈謎比賽。感受古代元宵節的熱鬧喜慶的氛圍,讓學生了解燈謎的由來、特點、制作方法。進而了解古代的民俗文化。結合春節開展“奇妙的對聯”智趣語文活動。布置學生查找各種資料。追溯對聯的起源,了解對聯的特點和種類,掌握對聯的要求和擬寫對聯的方法,同時在活動中設計趣味對聯練習。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對聯知識。2.2.3再現文本故事,開發情境語文智趣活動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故事情節性很強的篇目,如《秦晉殽之戰》《驛站長》《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等。教師講解分析,學生被動接受。會讓故事變得枯燥無趣。但通過編演課本劇來創設情境,組織教學。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趣味盎然。在活動中,從人物臺詞的改編,性格特點的把握,語言風格的選擇,道具服裝的使用,場景燈光的布置等方面啟發學生大膽想象,創造性地再現文本內容。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傳遞的信息,更深刻地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他們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才能得以充分施展。2.2.4利用本地資源,開發鄉土語文智趣活動郴州人杰地靈,旅游資源相當豐富。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蘇仙嶺、東江湖、莽山等鄉土文化資源。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組織學生開展“郴州一日游”智趣語文活動。指點學生收集鄉土資料,充分挖掘旅游景點豐富的文化內涵。如“蘇仙嶺”的導游活動,就可結合“三絕碑”“郴州旅舍”“屈將室”等景點,拓展教學內容,學習郴州的民俗民謠。了解郴州文化名人的生平,思想情感及創作。學習流傳于郴州的有關詩句。郴州人才輩出。名流志士書寫著傳奇的人生。“郴州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不管是歷史上,還是現實中。郴州都涌現了許多杰出的人物。他們在工業、農業、醫學、文學、軍事等領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取材現實可設計“我所熟悉的名人”智趣語文活動。根據地域劃分小組,采用訪談、觀察、采訪等方式,收集家鄉名人的生平資料,主要成就,成功經驗等。從不同的側面全面地了解家鄉的名人。通過對資料的分析、歸類、整理后,向大家介紹家鄉的名人。這一語文智趣活動,立足于郴州本土,既讓學生對郴州的歷史、典故、人物有較深入地了解,又引導學生關注郴州的發展變化。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2.3立足探究,開發和實施“綜合型”語文智趣活動
探究合作學習已成為教學改革的熱點,它側重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對未知領域追根究底的探索意識。提倡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質疑、有效探究。既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也培養了學生利用已知獲取新知的能力。活動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社會調查,利用互聯網,觀看紀錄片等方式探究未知領域。如學習了《翠翠》這段小說節選。就可在解讀原作的基礎上,設計探究活動“神秘湘西”,激發學生好奇心,引導學生探究神秘湘西,探究湘西民風民俗。在活動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掌握的資料,隨機分組合作。從不同的方向出發,殊途同歸,以期在各個領域都有所突破。如從起源傳說,技藝傳承,趕尸假說等方面探究湘西趕尸,從種類之多,危害之大,破解之難等角度探究湘西蠱毒,從流傳于湘西的民歌民諺探究湘西民俗。從作家沈成文,畫家黃永玉,總理熊希齡等名人探究湘西的文化。針對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課間活動較少的現狀,以及將來就業要組織小學生開展有益的課間游戲。可設計開展“民間游戲探究”這一語文活動。讓學生玩出趣味,玩出品位。通過回顧生活中的游戲,如滾鐵環、打地鼠、老鷹抓小雞、彈力球等。搜索文獻記載里的游戲,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游戲道具,制定切實可行的游戲規則,以益智和健體為目的,探索創造新穎有趣的游戲形式。小學教育專業學生以女生居多,她們天美,講究穿著打扮。感覺敏銳,極富創造性。服飾是她們極為關注的領域。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可設計以“中國服飾研究”為主題的語文智趣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欣賞《紅樓夢》中人物服飾圖片,搜索現代社會流行的精美服飾。從花紋、顏色、款式、做工、選材等方面對比中國古代和現代的服飾,研究服飾中蘊含的中華文化。將中國與西方服飾進行對比研究,探究通過服飾展現的中西文化的地域差異。
3結語
在多年的小學教育專業語文教學實踐中,筆者深深地體會到要培養學生對語文的熱愛,要讓他們愿學,樂學,愛學。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就得勇于創新,大膽變革教學教法。該文以小學教育專業為基點,在教學實踐中開發和實施積累類、應用類、探究類語文智趣活動。根據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特點,從提高學生興趣出發,以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維訓練為目的。探索語文教學中的“智”“趣”的有機融合。期待在小學教育專業語文教學中有更驚人的收獲。
參考文獻
[1]閻立欽.時代呼喚創新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倪文錦,歐陽汝穎.語文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蕭楓,姜忠喆主編.游藝項目活動組織策劃[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
[4]楊金玉.活動課程簡論[J].課程.教材·教法·1994(8):1-5.
作者:李仁 單位:湘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