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平臺教學論文:網絡型教學處境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李其芳單位:云南財經大學
在網絡教育教學過程中,將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學生的自主學習將成為學習的主流方向,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創造性。教師的教學重點將發生轉移,把填鴨式輸灌教學變成引導式教學,給予學生相應指導、解答疑問。但是,在教學方法及手段方面,現在大多數學校往往采用最先進的教學設備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教材式“滿堂輸灌”。這樣教學的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能動性,更不利于培養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不到很好地提高,培養創造型人才的目標很難實現。
網絡教學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網絡教育具有依靠辦學網絡而進行教考分離、教學分離、教管準分離的教育特征。我國目前網絡教育的教學評價機制是以傳統教育的評價機制為基礎的,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多數課程仍以試卷作為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判標準,而格式化的試卷是以認知理論為主體的。如果不加以改變,必然會存在評價方式比較單一、僵化的問題。而且,其評價機制必然會與網絡教育教學改革的宗旨、網絡教育的創新與開放理念等諸多方面發生沖突。
網絡教學資源存在的問題。網絡教學的成功與否離不開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搞好網絡資源的建設是一個關鍵步驟。網絡教學資源主要包括電子教材、電子課件(光盤版、網絡版)、教學視頻等可以實現實時交互的教學資源。對網絡教學資源庫里的資源進行相應的分類與匯總,可以對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起到指導、幫助的作用。網絡教學資源庫的數量和質量還需加大、加快建設步伐,這個工作非常重要,如果教學資源庫建設不好,網絡教學應有的優勢和特色就不會凸現出來。另外,教學電子課件的質量也有待改進。由于個體教師教學理念不同,再加上設計制作水平、制作時間的不同,教學電子課件的開發在交互性、適用性、功能性還有待提高。在目前的教學中,課件的制作開發往往閉門造車,各自為政,課件開發質量得不到充分地提高,極大地制約了課件的普及運用。
網絡教育環境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隨著Internet全球網的快速發展,信息時代快速到來,整個教育環境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再僅僅是傳統課堂教學中的簡單“傳道、授業、解惑”者,而是轉變為具有監控職責的引導者。角色的轉變對教師的專業素質、心理素質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若繼續采用傳統模式培養學生,或繼續采用用舊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師無法適應新的網絡教學環境。新思想、新技術在教學中的靈活應用都離不開教師。經久不衰學習氛圍的形成,需要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質教師隊伍,一支富有創新精神的隊伍。教師的信息素質需要提高,繼續教育工作必須做好。為了更快、更好地適應信息社會的要求,必須提高教師隊伍的信息技能、信息意識、信息道德。要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必須主動積極地進行自我繼續教育,學校也應主動為教師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在網絡教學環境中,教師應該至少掌握以下幾方面內容:計算機基礎知識、基本操作;計算機網絡基本操作;多媒體的基礎理論,電子課件的制作。
網絡教育與教育環境的有機結合
1.硬件環境建設。實施網絡教育,在對硬件環境進行投資決策時,應考慮我國地區間經濟發展、文化發展水平差異,決策與當地實際發展情況相結合。由于多媒體教學具有信息量大的特點,且有實時性要求,需要把校園網配置成高速寬帶網絡,并將其連入英特網,形成最優化教學環境。在網絡上開設虛擬課堂虛擬實驗室以及虛擬學校等,讓廣大師生通過校園網的電子備課系統、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以及視頻點播系統等工具進行高質量、高效率的教學、學習。同時,大家可以在網上查閱資料,愉快輕松地進行交互式經驗交流,提高學習興趣,開發學習潛能。
2.軟件環境建設。軟件環境包括多媒體網絡操作系統等基礎軟件、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生成環境、教學資源庫(一般包含電子課件、:電子教案、教學視屏、電子書、教學素材等)等。把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并且在教學合理應用,可以使許多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通俗易懂,而且容易記憶。隨著網絡教學技術的應用,教材形式發生了極大改變,由多媒體構成的動態形式逐步取代了過去的靜態書本形式。
3.利用軟、硬件環境構建網絡教學平臺。我國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主要采取認知型教學和建構型教學相結合,這一策略是根據我國教育環境的現實情況制定的。認知型教學是指教師通過既定的材料來傳授知識,學習者只需接受,不需其他創造性學習。構建型教學是指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是自主的、具有創造性的,教師起到引導者的作用,借助相應課程的網絡資源,積極構建學科知識體系。當前網上教學的主講教師可以由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擔任,這些教師在學科理論知識領域有相應研究。
網絡教育提供了一個開放式教學環境,學生可以進行主動、探索式學習,也能進行綜合能力訓練,極大程度地挖掘了學習潛力,進行創造性學習。網絡型教育環境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其發展不僅需要成熟的理論、技術支撐,而且還需要軟硬件方面的大力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