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體育教學中教學方式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因材施教是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其實施既面向全體學生,又考慮到個別差異性。以籃球胸前傳接球教學為例,技術動作較好的同學,可以適當擴大傳接球之間的距離;技術動作相對較差的同學,可以適當縮小傳接球之間的距離,甚至可以做原地徒手練習。同時,在實施因材施教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表揚與鼓勵,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產生成就感,而且更能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師生合作、交流的效率,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更好地完成學校體育教學目標。
在體育教學中要真正落實好因材施教,必須從學校和教師兩個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在體育教學中應用因材施教。
1.從學校角度而言。
(1)落實新課標,合理增加校本課程以適應學生個性發展。新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因此,體育課要全面落實體育新課標的精神與要求這是必然的。要真正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在知識、技能及心理等方面得到充分的發展與提高,就必須依據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等個體發展的需要設置校本課程,這樣也是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因此,學校可以依據現實的體育資源進行校本課程的實施。
(2)學校要充分給予體育教學財力和物力的支持,進而保證體育教學的順利實施。體育資源設施是因材施教能夠在體育教學中得以應用的前提要素之一,這就需要學校在這方面給予財力和物力上的支持以保證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從而真正把因材施教落實到體育教學中。體育器材豐富多彩,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因材施教,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也極大地提高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由此可見,學校必須給予體育教學資源財力和物力的支持來確保因材施教能夠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2.從教師角度而言。
(1)體育教學中實現教法的靈活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教法運用是否妥當、靈活也是體育教學貫徹因材施教能否得以有效實施的一個關鍵因素。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積極實施不同的教法。例如,對于那些簡單的技術動作可以讓中等生或學困生進行展示,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能夠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從而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而相對有技術難度的動作可以讓優等學生充分展現其優秀的運動能力,這樣既能使優等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又能激發中等或學困生的學習欲望。這才能夠使因材施教在體育教學中得以充分體現,既做到面向全體,又做到兼顧個別。
(2)教師根據學生各自運動能力與特征制定多層次化的教學目標。體育教學要真正貫徹因材施教,體育教師必須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現有運動水平做到心中有數,根據學生的差異設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教學任務,在自己原有的技能水平上有所提高。這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體育技能知識的學習。這才能使那些運動技術水平較好的學生,不過分地感到驕傲,讓他們感到學無止境,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長繩教學中,把技術較好的學生分為一組,并對他們要求加快搖繩節奏,增加連續接龍的次數;技術相對薄弱的一組,降低運動要求,要求他們搖繩節奏放慢些,連續接龍的次數不作為要求,使之在每次練習中能完成任務,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
(3)體育教學中實現學生評價的多樣化。人的能力有大小,身體素質又有強弱之分。傳統體育教學目標與評價的確定未必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差異,體育評定模式相對單一,從而導致挫傷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那些運動能力相對較差、身體素質不好的學困生群體。因此,在現代體育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應依據學生的差異做出選擇,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又要顧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能依據學生的運動技術成績和排名評價學生的優劣,而應該評價學生在原有運動技術水平上是否有所進步,進步到什么程度,針對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評價,做到評價的多樣化、合理化,以更好地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促進學生自身良好發展。
基于上述情況,我們在現代體育教學中除了采用傳統的教學評價外,還應增設平時的“積極練習”評定法,即我們平時所言的“態度分”,這樣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不認真練習,就無法獲得最后的優秀等級;自身素質相對差的,通過自身刻苦勤奮的練習,既能學會體育技術技能,增強體質,又能獲得良好的成績。“態度分”實施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位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優秀的學生會精益求精,身體素質相對弱的學生也不會因為先天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差而對體育課程避之不及。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應用因材施教的教法,能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相應的教學,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地解決了“一刀切”的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克服了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興趣的矛盾,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形成成功的激勵機制,確保每個學生都有所進步,有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出更多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本文作者:曹征清、林振華單位:江蘇省昆山市第一中學體育辦公室、江蘇省昆山市振華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