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一點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藥學專業分析化學課程教學由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組成,有助于學生理解分析化學基本理論,使學生在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讓學生在藥學專業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懂得自覺搜查相關文獻,設計實驗,活躍思維,提高實踐能力,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為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藥學人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分析化學實驗;藥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
1引言
分析化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它主要研究物質的化學性質和結構形態等特征,在藥學專業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其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是各個學科如藥物分析學、藥物化學等的必要基礎[1]。分析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分析化學實驗,它在理論性、實踐性、應用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通過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有助于學生掌握分析化學的基本理論,熟練其基本操作步驟,養成嚴謹治學的好習慣,學會洞察、研究問題以及尋找解決方案,從而培養高級創新型專業人才。但過去的分析化學實驗的教學模式存在許多不足,如這種教學方式是將實驗流程寫在黑板上進行講解,然后示范操作過程,致使學生過于強調理論而忽略了實踐等問題;在教學內容中有較多的驗證性實驗,而設計性實驗相對較少,某種意義上阻礙了學生培養創新能力。因此,需要我們積極主動地尋求適合自身特點的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成為創新型藥學人才。
2改編實驗書,滿足學科需要
順應學科發展需求,借鑒經典的國內外藥學專業分析化學實驗課本,根據本校藥學專業分析化學的現狀和實驗室設施概況以及學生各方面能力,制定科學合理的實驗方案,構建適宜的實驗數量,編輯具有特色的藥學專業分析實驗教材,在具體實驗教學中不斷完善該課本。實踐證明,該課本具有明顯的重難點和正確詳細的理論基礎,且操作方便,因此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在學生中反響較好,獲得學生的一致好評。
3教學形式多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如今,在實驗教學中,學生一般表現為照搬實驗課本中的實驗流程進行機械操作。經論證,在實驗中需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老師的專業培訓,然后配制若干緩沖溶液、標準溶液等,這樣便于學生深刻體會整個科學實驗步驟[2]。可將多媒體教學、探究式教學和談論式教學等模式用于分析實驗教學中[4-5],這樣的教學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學生認識人生、價值;另一方面掌握學生對這門課的看法,質疑所做的實驗,然后大家一起探討、分析和解決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提高學生在思維和實踐方面的能力,從而自覺主動地學習。
4學生分組實踐操作,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并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在藥學專業分析實驗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將實驗分成幾個小板塊,如天平稱重、移取和定量溶液等基本操作,然后以每個板塊為單位進行不斷地規范操作。下面以光度法測定Fe3+含量為案例,每個小組由3~4名學生組成,每個組員各司其職,然后小組內部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和思考,親自操作完成實驗、分析實驗結果等。此方法強調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集體商量,共謀發展,有利于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為畢業后在集體工作中表現優秀奠定基礎。
5開放實驗室輔助實驗教學
在課后開放實驗室輔助實驗教學,使學生整體把握如何總體設計分析化學實驗。由指導老師給出綜合設計實驗項目,同時提倡學生自己準備實驗課題或直接參與任課老師的科研課題,根據實驗結果,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促使其獨立思考和創新理念。
6老師解答與學生獨立查找并舉,鍛煉學生自主翻閱相關資料能力
在分析實驗課的教學中應秉著“學用結合,以用促學”原則,文獻檢索課是一門專業必修課,與分析化學實驗課相輔相成[6-7]。如對于在實驗教學中遇到的疑惑,暫時歸避,首先讓學生獨立搜尋參考文獻,心里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然后通過老師點撥提醒,進行集體探討、分析存在的問題。這樣的方法的好處在于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7教學效果創新課程教學模式,取締以往的分析
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改變學生被動式學習,從而學會主動學習,如讓學生完成畢業論文或新的課題任務,首要掌握它的過去、現狀、基本原理和方法,再通過查看相關資料了解該課題目前的研究情況,明確該課題的研究意義,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相關實驗,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質,培養上進、具有獨立思考、實踐能力強和高競爭實力的優秀創新學生。
【參考文獻】
[1]李發美.分析化學[M]第五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2.
[3]杜曦,杜軍,周錫蘭.發現教學法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8(4):79-8
[4]許晶,徐寶榮.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0.13(1):33-3
[5]王英華,魏士剛,程新民.分析化學實驗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大學化學.2006.21(4):22-24
[6]余向春.化學文獻及查閱方法[M].第四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7]張翠梅.化學化工文獻與信息檢索[M].第二版,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
作者:閆瑞芳1(通訊作者);苗江歡2 單位:1新鄉醫學院,2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