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互聯網作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深刻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必須正確認識和利用互聯網、做好角色定位、搭建教育平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關鍵詞:
互聯網;輔導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著重要作用?;ヂ摼W的發展,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機遇和挑戰,高校輔導員要以“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工作方式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和有效性。
一、互聯網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互聯網因其具有信息儲量大、更新速度快、交換成本低、使用者眾多、互動性較強等優勢而倍受大學生青睞,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專業知識學習、搜索學習資料、交流思想、購物等,但也有同學沉溺于網絡,耽誤學習、影響身體和心理等。輔導員必須辯證地看待互聯網,看到其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積極和消極影響?;ヂ摼W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首先,及時獲取信息,互聯網的信息更新速度快、不受地域限制,學生通過網絡及時了解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社會的重大事件和主流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自己的思想品性。其次,促進平等交流?;ヂ摼W的平臺是開放的,一些學生平時可能偏內向,不愿意向老師表露自己的思想,網絡恰好創造了這樣的一個平臺,暢通師生溝通渠道。最后,進行有效互動?;ヂ摼W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灌輸式教育,它可以進行雙向,乃至多向的溝通,方便輔導員了解學生思想狀況以及關注的熱點問題?;ヂ摼W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一方面是由互聯網的開放性與學生思想的不成熟性引起。網絡使學生可以搜索到各種各樣的信息,然而大學生的自律意識和明辨意識較弱,面對大量的未經篩選的信息,他們無法抵制消極思想的干擾,容易造成思想上和行為上的沖突和偏移。另一方面是由互聯網的隱蔽性與外界監督的困難性造成。網絡使每個學生都可以隨心所欲地了解信息,難以受到社會輿論、文化傳統、公序良俗的制約,外界的監督作用較弱,學生容易受到網絡等不良信息的侵蝕,增加了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難度。
二、互聯網背景下開展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必須辯證看到互聯網,既要看到契機,也要看到挑戰。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當好學生思想的引路人。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正確認識網絡,從自身到學生
高校輔導員需要對網絡有正確的認識,一方面要自覺提高自身網絡水平,另一方面要對學生的網絡觀念進行教育。高校輔導員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主動構建網絡框架,以貼近學生的交流工具與學生進行交流,開通微信、微博、論壇等,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關心的熱點問題。利用網絡技術,學習網絡用語,摒棄枯燥的“套話”,主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培養亦師亦友的關系。另一方面,加強學生網絡教育,鼓勵學生正確用網,引導學生積極、理性思考社會問題;倡導學生“文明上網”,不瀏覽、不傳播不良的信息,努力做有道德的網絡參與者;凈化校園網絡環境,做好“防火墻”,過濾不良信息,構建校園網絡凈土。
(二)做好角色定位,從管理到服務
輔導員要對自身進行準確定位,由管理者向服務者轉變,如果僅僅以管理者的身份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不能達到育人目的,與輔導員的主要職責也是相違背的。[1]要尊重學生的思想,明白學校是以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的。因此,在利用網絡媒介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多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學生的需求,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常用微博、微信、QQ、論壇等客戶端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務。
(三)搭建教育平臺,從灌輸到交流
網絡教育平臺與傳統的面對面式的政治思想教育是不同的,傳統的方式下學生很難直面輔導員坦露自己的心聲,不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意義。[2]所以,網絡教育平臺的搭建就顯得非常必要。一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建設。第一,注重網絡信息的更新,很多高校都建有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站,但是更新速度較慢、內容呆板滯后,不具生動性和吸引力,嚴重影響學生瀏覽網頁的積極性。第二,提高網絡資源的生動性,現在的學生更希望通過生動的圖片、視頻等資料來獲取資訊。第三,加強網絡溝通的互動性。通過網絡途徑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積極與學生互動,關注學生留言,注重學生信息的反饋,對于積極健康的思想予以肯定,對于消極負面落后的思想要加以引導。二是做好典型人物和事件的宣傳。利用網絡以選樹典型的方式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社會和學校的“先進個人”、“模范人物”的事跡進行廣泛宣傳,鼓勵學生向優秀人物看齊,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崇高的理想。三是利用輔導員自身的網絡平臺,變“單向灌輸”到“雙向溝通”,變“自下而上”到“平等交流”。通過網絡教育、交流的形式鼓勵學生平等地參與網上討論,打消學生以往的交流顧慮,讓學生真實地表露自己的內心想法,此種對話式教育為師生創造了自由、平等、互動的交流氛圍。[3]當然,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輔導員進行思想時,不應忽略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是注重發揮團隊的力量。輔導員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既需要其他老師的積極配合,也需要學生干部和學生黨員群體的協助。其二是結合傳統教育方式。網絡教育有其自身的優勢,但不能因此忽視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高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要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培養的現實需要,擴寬教育渠道,搭建教育平臺,努力提升自身和學生的網絡水平,做到“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相結合,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波,鄒東平.“厘革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惑”.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5(3):43-46.
[2]楊園園.“淺論網絡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科技視野,2015(1):158.
[3]李忠艷,王月.“淺析‘微時代’高校輔導員對話式思想政治教育”.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4(6):142-143
作者:顏文芳 單位: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