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網絡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新的機遇
(一)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得到拓展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在校園,板報櫥窗是宣傳教育的主要傳播手段。進入網絡時代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從現實的校園走向虛擬的網絡,超越了空間的限制,高職院校學生可以不在規定的時間和場所接受教育,可以在網上自由地學習,并能從任何一個設備終端隨時獲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得到整合
網絡具有信息量大、傳播快捷、更新及時等特點,在網絡世界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最大限度的得到整合。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數字化,使數量龐大的資源壓縮在極小的媒介里,傳播起來自由便利;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交互化,使思想政治教育超越了時間的限制,受教者可以隨時下載資源學習;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共享化,使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了數量、價值“雙提升”。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豐富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課堂教育為主,形式比較單一,進入網絡時代后,這一局面徹底改變,思想政治教育從平面走向立體,由靜態變為動態,內容更加形象生動,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圖文并茂、聲色俱全、形象直觀的網路教育,使嚴肅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變得生動有趣,吸引力和感染力明顯增強。
二、網絡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一)教師威信下降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知識的化身,在師生關系中擁有絕對權威,在古代有天地君親師的說法,足見教師地位的尊崇,學生普遍對教師心存敬畏。如今,由于虛擬環境下信息總量劇增和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師生關系隨之發生了變化,信息的對稱使得教師擁有的知識量不一定多于學生,教師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解決問題的指導者,往往是傳遞信息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傳授知識。學生的知識信息來源多元化,他們可以通過網絡獲取海量信息,也可以在網上自由地交流思想。因此,在網絡虛擬環境里,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沒有教師和學生之分,所有人都是一個個平等的網絡代碼,學生自然少了對教師的敬畏。
(二)約束機制缺失
網絡是一個虛擬世界,加上網絡實名制沒有完全普及,致使網絡行為主體身份具有不可識別性,大部分網絡行為主體都是匿名上網。網絡行為的匿名性使得網絡成員間既相互熟悉又彼此不相識,道德教育賴以實現的外在約束機制無法發揮作用。同時,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由于網絡成員普遍存在主體身份不明、懲罰對象不清的心態,自然放松了對自身的道德要求,散布一些灰色、黃色、黑色信息,給校園、社會造成消極的負面影響。
(三)育人實效削弱
高職院校擔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的重任,旨在造就一批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網絡信息雖然豐富,但基本上是無法控制和檢查過濾的,極易導致信息的過度泛濫和良莠不齊。高職院校學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在真實和虛假、有益和有害、有價和垃圾等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信息面前,很容易出現選擇性失聰,從而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出現偏差。網絡是一個虛擬世界,其虛擬性使得高職院校學生極易沉迷其中無法自拔,進而影響到現實生活,不利于高職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由于學業、家庭和現實等方面的壓力很大,高職院校學生在現實世界中缺乏壓力緩解渠道,往往在網絡虛擬世界里發泄,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提高思想認識,更新教育理念
一是立足網絡已經滲透到高職院校工作的方方面并對學生思想意識產生重大影響的實際,高職院校教師應主動學習網絡知識和技能,提高運用網絡技術的能力,探索依靠新媒體技術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自覺利用網絡服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針對思想政治教育由以前的單向灌輸轉為現在的雙向互動的實際,高職院校教師要從學生的思想水平、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出發,按照為我所用、為學生所接受的原則,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考慮思想政治教育應采取的方式方法,從充分挖掘網絡資源的角度來考慮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設計,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加充實,方式更加靈活,形式更加多樣,效果更加明顯。
(二)搭建教育平臺,拓寬教育空間
一是加強高職院校校園網建設。高職院校要按照硬件上臺階、軟件有提升的要求,加強校園網基礎設施建設,建立一個面向全體師生員工,管理規范、積極向上、更新及時的校園網,使之成為覆蓋全校、滿足師生需求的網上思想教育新平臺,并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開展打好基礎。二是廣泛運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高職院校教師要把新媒體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互聯網的一些衍生載體,包括論壇、QQ群、博客群、微博群等,加強與高職學生之間的互動,拓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間。
(三)加強思想引導,占領網絡文化陣地
要按照樹立正確導向、傳播先進文化、架設溝通橋梁的要求,全面占領校園網絡文化陣地,使之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樹立正確導向,就是要把網絡建設成為“紅色”信息陣地,成為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科學發展觀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急先鋒,廓清政治方向,澄清錯誤認識,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傳播先進文化,就是要通過網絡傳播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播西方優秀文化成果,使校園網絡成為主流思想碰撞和優秀文化薈萃之地,占領網絡文化陣地,充分激發優秀文化的正能量,消除消極頹廢思想。架設溝通橋梁就是要利用網絡開展形式多樣的網上教育活動,開辟教師與學生之間網路交流新天地,使網絡成為師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紐帶。
(四)規范網絡管理,提高工作能力
一是加強高職學生網絡道德建設。要按照慎獨、慎初、慎言的要求,加強網絡法制宣傳,培養高職學生網絡道德意識,敦促他們遵守網絡道德,維護網絡秩序,提高辨別是非美丑的能力,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襲。二是加強高職學生網民的心理咨詢與輔導。針對高職學生沉迷網絡、無節制上網現象嚴重的實際,制定規范上網相關制度,加大健康上網宣傳力度,引導高職學生克服“網癮”,回歸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軌道。同時,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師要根據網絡時代的新要求,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加強學習,通過培養敏銳的信息意識,掌握豐富的信息知識,努力提高自身信息能力,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取得更好效果。
作者:熊楚舒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工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