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動導向法在數學教學中的價值體現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德國《框架教學計劃》所決定的一種新型的培訓和教學方法,其中心思想是指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決定行動的目標來引導教學過程,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能力,達到腦、心、手共同參與學習,提高行為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會設置相應的任務(或項目),進而拆成各個情境單元去學習,所以行動導向的核心就是情境導向,這是行動導向學習的典型特征。對于高職數學課程,所謂“行動導向”就是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的過程。首先在學習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將行動導向的部分方法及思想注入到傳統教學方法中,促進知識的吸收;其次在范例教學中,采用案例法引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最后把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應用,可以采用任務項目教學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像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就是這種教學方法的良好體現。
2在高職數學教學中切實融入行動導向理念
2.1對高職數學的分組重構
高職數學教育不同于本科數學教育,在理論上輕證明重應用,所以基于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實際情況,對高職數學進行分組重構(見圖1),將其劃分為2大模塊,每個模塊有各自的不同方向,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數學教育,力求教有所得,學有所得。同時,也豐富了數學的教學模式,不斷地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
2.2以學為本,因學施教,實現傳統與現代的結合
理論知識講解可分成幾大模塊,即新課引入部分,新知講解部分,實例范講部分,自主講練部分,信息反饋部分等。這部分適用于目標單一的知識傳授與技能教法,如4階段、6階段教學法等,把教學過程分為幾個模塊,其實質仍是沿用傳統教學法,只不過對其進行了改良、優化,使之更具程序化、系統化。應用知識方面可以分為通用實例和數學實驗2部分,前者即以實際學習內容為基礎,在教學中自然引出實例,且交叉學科知識不深,易于學生接受,所以可以采用問題引入法或者案例教學法;后者則是行動導向教學法中多種方法的結合體,根據實驗內容的循序漸進及難易程度,可以采用行動導向中綜合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即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這也是高職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對于拓展知識方面,數學建模就是最好的綜合鍛煉手段。所謂數學建模就是面對一個實際問題時,要在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對象信息、作出簡化假設、分析內在規律等工作的基礎上,用數學的符號和語言,把它表述為數學式子,也就是數學模型,然后用通過計算得到的模型結果來解釋實際問題,并接受實際的檢驗。在實際教學中,即要把這個復雜的實際問題看成一個項目,而完成這個項目需要將其分成若干相關情境,通過分層展開學習和研究,最終解決這個實際問題。復習與考核方式的改革也可借用行動導向法。
傳統復習過程一般都是教師總結提煉,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要真正教會學生“學”,就可以使用思維導圖法,用獨特的畫圖方式,將所學主題的相關概念、公式等,置于圓圈或方框中,再與相應類型題連接,表明彼此關系,使所學的知識框架直觀地顯現出來,還可以此為基礎,整理知識卡片或手冊等;數學課程的考核方式一直以來都是沿用著傳統的閉卷考試形式,而國內外早已有“一頁紙”式的考試方法,國外更有學校采用學生自選組題庫等形式,這些都能引導學生由被動變主動,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2.3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實例探析
以“簡明微積分”中有關積分的綜合應用問題為例。教學目標:培養運用定積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應用數學軟件進行操作;情感目標:培養學生間協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學方法:實施行動導向教學中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學過程:問題分析資訊準備設計與決策實施與檢查展示與評價;教學地點:數學實驗室。下面詳細說明教學過程。
實際問題:某地要修建1個魚塘(不規則形狀),在釣魚季節來臨前將魚放入魚塘,魚塘的平均深度為5m,開始計劃每2m3有一條魚,并在釣魚季節階數時所剩的魚是開始的20%,如果1張釣魚證可以釣魚15條,問最多可以賣出多少張釣魚證?問題分析:通過題意可知,魚塘深度已經固定,所以問題歸結為計算魚塘的平面面積問題,而魚塘面積的求解其實就是求定積分的過程(因為魚塘形狀的不規則)。設計與決策:通過上述分析,可以把此問題分解為3個情境———情境1:熟悉mathematica軟件中相關命令;情境2:根據數據考量構造哪種擬合函數,并計算魚塘平面面積和體積,并根據題意列出解決問題的方程;情境3:實驗操作,確定結果。實施與檢查:指導學生實施上述情境內容,并在實施過程中,加強檢查工作,注重過程性監測。
展示與評價:要求學生代表上前操作,展示實驗過程,并作出魚塘的平面簡圖;開展學生自評、互評,最后教師評價總結。根據實驗內容,完成實驗項目書,上交作為考評資料。整個教學過程的內容即全部完成,引入行動導向教學法,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里學習,使得教學過程豐富,具有引導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3結論
總之,行動導向是一個先進的教育觀念,一套完整的教育模式,它不是單純的某種方法,而是由一系列教學方法及技術組成的。通過對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融入研究及實施,表明了教師仍發揮主導作用,不僅要備課充分,做大量的知識遷移工作,還要做好設計者、指導者、示范者,并有效組織課堂,保證效率,及時評估、反饋,同時還要注意不可盲目照搬,要適度適當應用,找好融合點。這樣,將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有利于學生綜合行為能力的培養,有利于高職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5]。因此,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切實融入行動導向法,落實具體應用,實現“以知識為本”向“以能力為本”的轉變,真正推進數學教學改革的步伐。
作者:張莉單位: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