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數學復習的思緒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了幫助學生全面地整理、鞏固小學所學過的知識和技能,使遺忘的內容得以重現,薄弱環節得以加強,從而提高知識的掌握水平進一步提高能力。為此,教材在最后安排了《整理和復習》,并要求在較短的時間內梳理、掌握、鞏固、運用好所學的數學知識,那么怎樣才能達到復習的目的呢?我認為應該把握以下幾點:
一、引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引導學生舊知識體系間的聯系,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習效果,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如除法與分數和比之間存在著某種必要聯系,“數的整除”這部分內容向來以知識點多且比較繁雜而成為教學的難點,我們可以按下面的邏輯理順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以整數為基礎建立“數的整除”的概念,進一步順利學習因數和倍數;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這為理解質數和合數創造了條件,進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分解質因數的概念并進行相關計算,這些知識的理解與把握又為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及約分、通分的學習打下基礎,進而更有利于分數計算的學習等等。
二、創新訓練方法,夯實基礎知識
為使知識掌握更扎實,在練習設計上要做到以下幾點:①有趣,運用各種教具和多媒體課件,增強練習的趣味性,使學生喜歡學。②靈活,練習要形式多樣,一句概念的鞏固可以用判斷、選擇、填空的形式出現,也可以在算法中體現。③創新,課后練習可以讓學生仿照本節課練習方式自己設計一套習題解答,提高興趣,鞏固運用,還可以設計有探索價值的習題,讓學生互相討論,互相交流。例如:有這樣一道題:一輛貨車和一輛客車的速度比是5:6,他們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相向而行,在離兩地公路的中點22千米處相遇,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老師放手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相互參與,展開想象,學生一下興趣猛增,最后得到三種滿意的結論。分別如下:①-=22÷=484(千米)②6+5=11-=22x2=44(千米)44÷=484(千米)③-=22÷=484(千米)。這時老師讓學生說說每一種方法的理由,并及時鼓勵,學生很有成就感,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鞏固了基礎知識,還加強了知識間的聯系。
三、擬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
擬定的計劃“切實可行”是指:“切實”主要是切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的班級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不一樣,只有任課教師才最清楚,你認為哪些方面需要再講,哪些需要溫習,哪些需要拓寬就要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來擬定計劃。“可行”是指可以達到以上目的的最可操作的行為,計劃既要有整體的復習思路,又要有具體復習步驟、復習內容,時間安排等。這樣才能根據每一個步驟和內容去搜索相關資料,備好每一節課。對優等生也要設計必要拔高難度,開拓思維和視野的新知識點或知識點的交叉性應用,另外后進生的轉化也可以納入計劃。
四、鞏固練習,全面提升能力
復習是幫助學生全面系統地理解和掌握小學數學知識的重要一環,絕不是對原有知識簡單重復、機械照搬。除了要認真鉆研教材,明確目的、制定計劃、有的放矢外,更重要的是練習要具有針對性和失效性。
(一)針對性練習。主要關注課堂學習中的錯題,把錯題歸納分類編制成針對性練習。如: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1/3;圓的周長和直徑成正比例。對這些題學生不假思索認為正確無誤。做好這項工作是提高復習質量的關鍵之一。其基本形式有:(1)對比題,把正誤練習放在一起讓學生對比練習,以發現異同點。(2)辨析題,如“學做小醫生”“數學醫院”等,通過討論讓學生辨析正誤。(3)是非題,可組織學生先討論,明白錯誤的原因(是知識性錯誤,還是學習習慣問題),再講述怎樣解答才是正確的。(4)討論題,可組織學生討論或質疑,真正理解疑難問題。
(二)綜合性練習。主要引導學生理解知識發展的脈絡,重構知識體系。注重引導學生理解和發現知識的發生和發展脈絡,重組或構建的認知結構,避免機械重復地復習。其基本形式有:(1)綜合幾種知識的練習。例如,計算長方體表面積與體積。(2)“連續”式練習。如:19.4x5.8+194x0.24=19.4x(5.8+4.2)=19.4x10=1940.28x101-0.28=0.28x(101-1)=0.28x100=28
(三)發展性練習。主要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注意練習應面向全體學生,有發展學生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價值和空間。其基本形式如:小明的家里有5000元現金,打算存入銀行兩年,他想在以下兩種存款辦法中擇優使用。一種是存兩年期的,年利率是2.25%;另一種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1.98%,第一年到期后,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來合在一起再存一年。你認為他應該選擇哪一種辦法得來的利息多一些?
五、查補知識漏洞
這里說的知識漏洞指的是導學錯了的,導學落了的,導學淺了的,被遺忘的,易混淆的,將這些一一查出來,“補”或“堵”好。這些知識漏洞是因人而異的,不同的教師“漏洞”不一樣,因此,要從每一個板塊或每一個章節中去查,去找,去清,去搜。總之,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上有效的時間,抓住重點,把重點講精講通,突破難點,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不增加學生的負擔,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在課堂上做到學生成為主體,有一個自由的空間;在設計習題時,要經過仔細地篩選,找出適合學生的習題,做到以點代面,不要采取題海戰術。除以上幾點教師還需有一顆愛心。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橋梁,能溝通心靈,愛是鑰匙,能打開心扉。其次,要對學生有一種智慧的師愛,學會發現與賞識,學會寬容,用智慧啟迪智慧,用情感陶冶情感,用思想感染思想,用人格塑造人格。在“潤物細無聲”中教育人喚醒人打動人,將一顆顆純真幼小的心“融化”,使學生自覺自愿地抓好復習。整個復習過程要做到目標明、選題精,方法巧、漏洞堵、訓練活、時間足、心靈通,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