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實踐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三灘鎮三臺小學陳玉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教師在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時意識到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心智尚未成熟,班級管理難度較大。實施賞識教育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育特點。賞識教育不是簡單的表揚鼓勵,而是以人為本,用愛的眼光去賞識學生的行為結果,以強化學生行為。在小學教育中學生更多需要的是鼓勵,他們喜歡得到教師的表揚,家長和教師的稱贊是對學生最大的鼓舞,能使學生更有活力。所以,賞識教育在小學教育階段是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小就愛上學習。小學教師要在進行賞識教育的過程中,糾正學生不良的行為,引導學生的發展方向,使學生向好、向善發展。本文分析了現階段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方法,期望為教師在班級管理方面提供一些幫助。
一、賞識教育的定義和內涵
(一)賞識教育的定義
賞識教育,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教師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合理地對其閃光點進行夸贊和獎勵,從而達到鼓勵學生、教育學生和培養學生的目的。隨著我國教育不斷改革,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越來越多的家長、教師發現賞識學生的重要性,發現賞識教育的意義重大。賞識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形式,包括發現學生閃光點、合理進行夸贊或使用合理獎勵機制等,對學生進行鼓舞和激勵。從學術上來說,賞識教育追求的是結果而不是簡單的一個行為或者方式,它是一種通過獎勵的方法和機制來規范學生行為和學習習慣的重要方法。
(二)賞識教育的由來
人類在學習行走和語言的時候,賞識教育和獎勵機制已經作為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深入人心,上世紀美國教育學家在總結人類以往的教育歷程和經驗時,提出賞識教育的初期概念。賞識教育提出,人與人之間互不相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相應的,每個人之間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方式也不盡相同,因此要求家長、教師等教育者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時,要把握每個受教育者的個體差異,對癥下藥。通過賞識教育提倡的獎勵機制和鼓勵方法,準確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賞識教育的內涵
拔苗助長是中國的一個成語典故,講述的是農民強行把禾苗拔起,希望農作物能快速長大,結果禾苗全部死亡的故事。比喻做事不能急于求成,應該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否則事物將向相反的方向發展。賞識教育應該貫徹于教育的整個階段,尤其是作為祖國的花朵的小學生,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不足,價值觀還未完全正確形成,這時的他們是敏感的。因此,家長和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吸取拔苗助長的教訓,采取溫和、合理的方式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并準確把握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采取合適的方法合理進行學生的培養教學工作。當學生在學習或者生活中取得進步的時候,教師應利用賞識教育,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和獎勵,激發學生繼續進步,并且使其充滿信心,這種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方法的人性化的教育教學方式,在教學和人格培養過程中有重大意義。
二、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意義
在對小學生進行教育時,深入研究賞識教育的方法,掌握每個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采用合理的方法,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能極大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賞識教育的重點在于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以愛學生為出發點鼓勵學生,達到教育和管理學生的目的,將賞識教育運用到小學班級管理中,對促進學生積極性、規范學生行為和提高班級凝聚力有重要的作用。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賞識比批評更容易被重視,批評可以讓學生在當時印象深刻,然而賞識能讓學生在多年后仍然記憶深刻。無論在什么年齡階段,欣賞能獲取對方最大限度的認同,在小學班集體建設中,通過賞識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感,提高學生對班集體的歸屬感,這對增強班級凝聚力有積極作用。
(一)激勵學生進步賞識教育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有激勵班級后進生的作用。小學生的遺傳基因、家庭條件以及本人性格不盡相同,導致學生在學習、社交等方面表現出的能力和成績也有很大差別。在每個班級中都會存在少數后進生。在對待班級中的后進生時,不少教師會表現出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忽略了學生的“尊嚴”,對其公然責罵或嘲笑。后進生因此而更加逃避學習,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對自己喪失信心,產生自卑的心理。而教師利用賞識教育發掘學生身上潛在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贊賞并耐心地引導學生,可以增強后進生的自信心,激發其對學習的熱情。
(二)規范學生行為
小學階段是學生性格養成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在小學階段,學生開始展現出不同的個性并初步實施自我管理。但與此同時,小學生缺乏一定的行為觀念和是非觀念,所以小學班級管理比較困難。教師以強制性的手段要求學生,會引起學生的反感,而且反復地批評學生也會使其產生逆反心理,適得其反,很難實現對學生行為的規范。教師采用賞識教育的方式,通過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良好行為,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期望,積極地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是促進小學規范管理、提高管理質量的好方法。
(三)促進班級團結
小學生對班級凝聚力缺乏全面的認識,而只有將班級學生凝聚成一個團結的集體才能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利用賞識教育對班級進行管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讓學生體驗班級榮譽感,可以使班級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生活氛圍。
三、運用賞識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賞識方式單調
教師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都注意鼓勵和表揚學生,所以“你真棒”三個字被廣泛地運用到教師的日常管理中,甚至成了教師的口頭禪。當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或做了好人好事后,教師隨即附送一句“你真棒”,而無其他表示。教師并沒有注意到要在學生的身上發現不同的進步,并用發展的眼光來賞識學生。長此以往,學生對此感到乏味,對教師的“賞識”失去期待,甚至產生厭煩心理。
(二)賞識認同感低
部分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總以居高臨下的姿態面對學生。教師在學生面前過于嚴肅,使學生感到敬畏和疏遠。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中,教師應當改變陳舊的傳統觀念,放下架子,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對學生要發自內心地愛護,而不是將學生放在教師的對立面,對學生缺乏認同。
(三)賞識不夠全面
新課改下的小學教育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在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并未做到以全面的眼光看待學生,他們依然將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將學生劃分三六九等。導致學生只顧在學習成績上凸顯自己,壓抑了其他方面的表現。教師這樣的作法也使得班級中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逐漸自卑,產生厭學心理。(四)賞識較為虛夸賞識教育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被欣賞、被愛護,有成就感,并使學生身心愉悅,所以受到學生的歡迎。但是不少教師往往在賞識教育過程中急于求成,為了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對學生進行盲目的賞識,或者對學生的常規表現進行贊賞,夸大其詞,使學生感到莫名其妙。言過其實的賞識缺乏可信度,不僅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還會適得其反,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大打折扣。
四、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一)賞識方式要靈活多樣
1.目光
教師應該用賞識的目光來鼓勵學生。在學生努力學習時,教師投去賞識的目光,學生看到教師眼中的贊許會更加努力;當學生遇到困境,教師投去賞識的目光,學生在教師眼中看到鼓勵會信心倍增更加堅定。教師還應當時常面帶笑容。在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時難免會感到緊張,如果此時看到教師的微笑,必然會鼓足勇氣。久而久之,學生會提高自信,踴躍地發言、積極地回答問題。由此可見,在教育教學中,經常使用賞識的目光,有利于激發學生潛能,調動學生積極性。所以,教師要用賞識的目光看待學生,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并耐心教導。
2.語言
作為人類交流的重要途徑,語言在賞識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語言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教師首先應該注意自己的語言形式,使用語言增加對學生的鼓勵。在小學班級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教師要多使用積極性、鼓勵性的語言與學生進行日常和學習的交流,利用語言對學生表示賞識與鼓勵。如“你做得不錯”“你是老師的驕傲”“你真能干”“你認真的態度讓老師欣慰”“老師看到了你的努力”這種肯定的話語,可以讓學生化鼓勵為動力,向著更優秀的自己而奮斗。即使學生犯了一些小的錯誤,教師也應該用溫和與鼓勵的語氣對學生進行教育,保護學生建立起的自信心,這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都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3.文字
如果說教師肯定的語言讓學生信心倍增,那教師鼓勵性的文字讓學生每次看到都能獲得一次能量。教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業、試卷時,不妨在作業本或試卷上加一些富有人文氣息的評語。單純地對學生作業進行正確與否的判斷,會使學生感覺作業枯燥無味,是自己的負擔,久而久之便會消極應付。如果教師在學生的作業本中加入評語,學生便會在教師批注的文字中獲得肯定。學生甚至會因為渴望和好奇下一次教師批注什么內容而更加認真地完成作業。所以,用鼓勵性的文字來批改學生的作業,遠比單調的“√”和“×”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創新能力。
(二)師生關系要民主平等
教師與學生之間應當是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而不是教師居高臨下釋放威嚴、學生對教師畏懼不敢發表意見。學生在內心渴望教師是一個和藹可親,可以和自己分享心事和秘密的大朋友。賞識教育要求教師給予學生安全感、親近感和平等感,當師生之間建立了民主平等的關系時,教師就會收獲學生的信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及道德修養。
(三)評價學生要多元全面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區別就是教師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承認并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教育應當因材施教,賞識教育也應因人而異。教師在實施賞識教育時應當充分考慮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教師應當細心觀察學生,對學生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對學生的評價不是教育的重點,而是促進學生成長的手段。教師要利用好教學評價這一重要工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學生,對學生的性格和表現做到心中有數,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學生利用自身優勢向好、向善發展。要做好對學生全方面的評價工作,就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應該認識到人與人是不同的個體,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的特點,不僅要認識到管理教育學生應該采取一視同仁的態度,在統一使用一套教學管理方法的大方向下,更應該認識到每個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只有正確認識學生教育管理的統一性和差異性,才能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把控;其次,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表現出的差異,并通過關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細節問題,發掘出學生隱性的差異,通過多方面的了解與分析,把握差異的同時制定相應的、針對該學生的教育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與人際交往的能力,推動學生發展;最后,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鼓勵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絕對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更多的是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探索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和課下輔導的時候,需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語氣和面部表情等,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教師應該給予鼓勵和安慰,并且輔以耐心的解釋與引導,小學生生活經驗不夠豐富,犯錯無可厚非。重要的是教師應該教導學生改正錯誤,同時注意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過不斷地培養和建設學生的自信心,學生今后的發展會更加順利。
(四)賞識教育要務實適度
教師在進行賞識教育時要做到適度賞識,不可盲目虛夸。如果教師在賞識教育過程中急于求成,對學生進行盲目的賞識,會降低賞識的可信度。過度的賞識也會促成學生依賴的心理,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學階段是學生性格形成的關鍵階段,也是價值觀培養的基礎階段,恰到好處的賞識加上得體的點評才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認識自己的不足,在日常生活中揚長避短、改正缺點。總之,賞識教育是溝通教師與學生心靈的橋梁。教師要從心出發,遵循生命成長規律,用發現美的眼睛去觀察學生,適時地進行賞識教育。教師要認識到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將賞識教育的方法多元化,避免盲目賞識,以科學合理的賞識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陳玉環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三灘鎮三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