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語文賞識教育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素質教育觀倡導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傳統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缺點的放大,贊美的缺失,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教育理念,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使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發揚優點,改正缺點。本文主要探討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的方法,以此激發學生對語文的熱愛,提高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賞識教育;初探
賞識教育是新課程理念影響下產生的教育形式,主要是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對學生的言行給予積極的肯定、贊美和鼓勵,使學生處于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受到全面賞識。通過賞識教育,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發揮優勢,完成教育目標,促進其終身健康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合理運用賞識教育,對學生的語言交流、閱讀、寫作等能力進行積極評價,有利于小學生對語文產生喜愛,對自我相信肯定,激發學習潛能,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一、賞識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
小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是其語文素養的一個外在展現。教師在語文課堂講解過程中,要提供給學生充分的口語表達機會,讓學生主動的闡述內心想法,發表觀點和意見,展示自我風采。教師應對勇于發言的學生給予賞識,讓學生充滿自信心,更加愿意在語文課堂上舉手發言,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相信堅持進行賞識教育,課堂學習氛圍定會非常融洽,學生對語文學習更加熱愛。例如,在學習課文《珍珠鳥》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默讀課文后概括文章大意,談一下自己的想法,說出自己的體會。在學生積極回答后,一定要對他們的回答做出積極性評價。“你說文章講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和呵護,珍珠鳥對作者的信任。你的概括能力真是越來越強了!”“你的想法很正確,領悟了作者的意圖,我們的確應該愛鳥護鳥,和諧相處!”“你的理解很深入,說出了核心思想,只有信賴,才能創造美好的境界!”學生得到肯定的答復,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會滿懷喜悅,積極主動的跟隨教師學習課文,從而快速掌握和理解本課知識。
二、賞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是學生對于文章主旨理解、思想感悟、情感體會的一種方式,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語文教師應在閱讀課中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積極引導學生深入閱讀理解,表述思想情感。對于情感深厚的文章,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朗讀重點語句,將文章蘊含的感情表達出來,同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點評價,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在評價時要注意先點出學生表現出色的地方,然后再說明需要改進的部分,這樣學生心理上會比較愉悅,很容易接受建議。這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激勵,樹立學生自信心,增強閱讀興趣和朗讀能力。例如,在講解《我和祖父的園子》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聲地自由朗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把自己喜歡的語句畫出來,并讓學生主動朗讀喜歡的語句。如“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在朗讀這段話時,學生剛開始可能并不會把里面的情感讀出來,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得非常優美,但是你體會下文中說的‘一切都活了,一切都是自由的’是什么含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學生會體會到作者的心情應該是自由、快樂、幸福的。然后讓學生再次帶著這些感情朗讀,表達出話語中的情感。最后給予學生評價“你真是太聰明啦,一點就通,朗讀得非常有進步,我能感覺到你話語中的作者的歡樂心情。”“對,就是這樣,就是這種心情!老師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到了。”運用這種賞識的評價,學生將會獲得飛快的進步和提升。
三、賞識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的高低可以反映出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水平。在作文中,學生會將自己的生活所感、內心體會都記錄下來。然而小學生剛剛接觸作文,寫作水平不是很高,可能不會運用準確的詞匯或者語句表達。但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改時,要展現賞識之心,對學生的作品給予肯定,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讓學生了解作文不對的地方,進而理解改正,提升寫作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全班學生一起賞析優秀作文,對作文中的美句朗誦體會,對錯誤之處進行共同評價。又如可以組織學生團隊合作,互相評改作文,相互交流溝通。或者教師對學生作文進行直接批改,寫出評語。如:“你的作文感情非常充沛,深深地打動了老師,繼續加油啊!”“作文寫得非常生動,如果能再把字寫得工整一些就更好啦!”學生看到這樣的評語,會感受到老師的贊揚,下次再接再厲,寫出更加優秀的作文。
四、家校合作,共同開展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的有效實施離不開教師與學生家長的共同努力。在學校中,語文教師可以從語文課堂、與學生交流、作業評改、班級活動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然而賞識教育不應止步于學校,家長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影響者。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語關愛和激勵是對學生最大的肯定。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注意和家長建立密切溝通,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成長信息。教師可以給家長傳遞正確的教育理念,讓他們也學會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家長會、家長沙龍等活動,促進家長與孩子的互動溝通,實現融洽和諧的親子關系。又或者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我幫媽媽忙”“爸爸的一天”“第一次做飯”“為爸媽準備禮物”等課外實踐作業,讓學生從中體會父母的辛勞,感受到父母的愛和肯定。通過長期的家校共同賞識教育,學生將會從內心產生自豪感和愉悅感,促進其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五、結語
賞識教育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關愛鼓勵,是新課程理念倡導的教育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唯有對學生充滿喜愛贊賞,才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看到他們與眾不同的個性魅力,并引導其向著更加卓越的方向發展。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贊賞,作為教師和家長,應該毫不吝嗇的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促使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在賞識之余,也要用恰當的方式給予指導,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培養良好品性,提升語文知識技能。
參考文獻:
[1]姚淑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賞識教育[J].學周刊,2017(26):53-54.
[2]李晶.賞識教育的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2016(8):00018.
[3]馬義雄.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中國西部,2016(12)
作者:郭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