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幼兒音樂活動中賞識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尊重你可以
幼兒賞識教育也是一種尊重的教育,在賞識教育中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你可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寫了一首《小孩不小歌》,這首詩歌充分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相信兒童、尊重兒童、理解兒童的教育理念。在音樂教學中,如果老師只是相信孩子,而不尊重孩子,那這種信任往往是比較的表面化。在活動中老師認真傾聽孩子們的話是對孩子的尊重,提高孩子善于表達的能力。在音樂活動中,由于座位的特殊,孩子經常會發生一些矛盾,比如誰的誰的椅子碰到我的腳,誰的手臂打到我之類的。老師聽了不耐煩,大家就不再報告了。結果問題沒解決,他們竊竊私語影響了教學秩序。其實老師在活動中尊重了孩子們的訴說,會讓孩子產生滿足感,從而增強孩子們的注意力,這樣才能夠讓活動順利的開展。其次,要尊重孩子,老師可以換位教學,以詢問者的角色向孩子們請教,這樣會讓孩子們擁有成就感,符合幼兒的學習心理,這樣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快的掌握知識。因此,在幼兒的音樂活動中,我常常會以詢問者的身份來問孩子,如“你覺得老師這樣做好不好?你們喜歡嗎?怎樣做會更棒呢?你有什么好方法?”等教學語言,讓孩子們感受到我對他們的尊重和信任,從而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讓師幼之間個得到有效的互動和相互學習。
二、了解你懂的
了解孩子即為理解孩子。了解就是換位思考,在相信和尊重的基礎上,想孩子之所想,慮孩子之所慮,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就拿音樂活動中的坐姿來說,端坐的姿勢往往要求腰桿挺直,兩腿并攏,小手放在膝蓋上。大部分老師都很抱怨自己,為什們我班級里面的小朋友總是坐不好,東倒西歪,搖頭晃腦的,搞得課堂常規很差。其實音樂活動本身就是一個比較輕松的活動,每個音樂活動中常伴有一些優美的歌曲或是旋律,孩子們可以跟著音樂的旋律晃動自己的身體,從而也可以提高孩子們的節奏感。這時老師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孩子,你會發現,搖著頭唱歌的孩子是可愛的,歪著身子用手托頭思考的孩子是最美的。
三、贊揚你最棒
贊揚孩子分為正面贊揚和負面贊揚兩種,在音樂活動中應以正面贊揚為主。贊揚孩子,告訴孩子怎樣去做,為孩子指明正確的方向。我常在孩子們回答問題或表演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贊賞地說“你表演得真棒!如果能夠把歌詞唱得更清楚一點就更棒了”等等。在正面贊揚的同時,其實負向鼓勵也是相當有必要的。有時在教學活動中,有時我會向一些能力比較強的孩子提出挑戰:“這個很難哦,你可以嗎?”從而來激發他們的好勝心理,讓他們進行嘗試。
四、包容你能行
包容不等于放任,一方面包容是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滿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老師對孩子們的要求不要過于單一,一味地要求唱得要好,表演得要到位,以一個完美的標準去衡量孩子,這實際上是違反了孩子正常的成長規律。一個班級的孩子在音樂能力方面也存在著個別的差異。曾經有一位小朋友,平時唱歌的時候也總是心不在焉,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單獨教了一遍又一遍還是不會,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搞得他也變得很不自信。在一次偶然和孩子們的交談過程中,我從其他孩子的口中得知,原來他是很喜歡音樂的,更喜歡邊唱變跳。于是我請他來進行表演,表演結束后,小朋友都給與了熱烈的掌聲,那個剛剛扭扭捏捏不愿意表演小朋友,變得雄赳赳的走了下去。寬容孩子的缺點,同時也會發現他的閃光點,這就是孩子會也我們帶來的驚喜,我們需要用寬恕的眼光去看待。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的賞識教育方法是有很多。這不僅僅是表揚和鼓勵,而是通過賞識孩子的行為結果,強化孩子的學習能力;賞識孩子的行為過程,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只要將這幾點不斷深化,才能塑造出一名愛音樂的孩子。
作者:陸怡君單位:江蘇省昆山高新區翰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