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聲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不管是對學生還是教師,聲樂教學的地位都非常重要,它既能夠幫助我們進行聲樂技能的學習,又能夠讓學生在審美方面有所提升。在具體的聲樂教學中,只有充分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才能夠讓聲樂教學的價值得以充分顯現。因而,高校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聲樂自身獨特的審美標準,將聲樂教學與審美教育相結合,進而讓學生的藝術興趣和音樂方面的鑒賞能力能夠得到培養,最終讓學生的審美觀能夠比較正確。下面筆者將就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滲透這一主題進行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
審美教育;滲透;聲樂教學
在藝術表演領域,聲樂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通過聲音的形式表現生活,讓人們的內在情感能夠得以充分抒發。所謂聲樂演唱,主要是將聲樂技巧、歌唱心理以及舞臺表演等諸多因素融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它與演唱者關系密切,是再創作的一種。要想進行再創造,自身的審美就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因而,在聲樂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非常具有必要性,教師必須予以充分的重視,并且注重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對審美教育進行強化和滲透,以便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提升。審美教育對于聲樂發展來說,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因而高校的聲樂教學需要對這一方面予以足夠的重視,那么,在高校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如何進行審美教育的滲透呢?下面筆者將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讓藝術感染力得以增強
對于學校教學來說,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師生雙方的互動,這是一種具有雙邊性的活動,就音樂教學來說,它具有較強的情感性質,蘊含的情感色彩也非常濃厚,因而,高校在進行聲樂教學時,應當充分發揮情感的橋梁作用,從而培養學生聲樂審美學習的興趣。在日常的課堂中,教師要充分認識音樂教學的特殊性,將對音樂作品中蘊含情感的體驗放在重要地位,讓整個課堂氛圍變得更為輕松自然。為了讓學生內在的情感被充分激發出來,教師還可以通過范唱、優美的演奏以及生動的講解等各個方面進行努力,讓學生的聲樂學習興趣得以充分調動,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將自己關于作品的理解與體驗與學生進行交流,從而讓師生之間更容易產生共鳴最終讓師生距離得以縮短,并且通過這樣一種互動式教學方式,還能夠學生能夠快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讓師生之間能夠在音樂方面進行真正的交流。總之,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不要過分嚴肅和拘謹,這樣才能讓師生之間的審美得以互相交流,最終有利于審美教育的發展。
二、注意提升教師在專業方面的技能
如今,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變化,人們在審美觀念和心理方面也有所變化,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審美觀點也有所區別,但是一些高校中的聲樂教師卻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教學觀念和方法都無法適應時代的變化,這樣必然會對教學效果產生不利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聲樂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相關理論水平,積極參加有關技能和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學習和進修,讓自己對聲樂技能和知識掌握得更加熟練,讓自身不僅在理論功底上做到扎實和深厚而且要提升自己的演唱水準。除此之外,聲樂教師可以通過對嗓音控制這一技巧的掌握,借助更為美妙的聲音進行思想感情的傳達,教師在自己掌握發音技巧的基礎上,將這種技巧和學生進行分享,進而提高學生關于聲音的辨別能力。另外,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音樂修養,音樂理論、讀譜、背誦歌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可以說,從教學水平能夠看出教師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同時,教學技巧和方法也體現了教學的水平,因而,對于高校的聲樂教師來說,需要潛心研究教學方法,進而讓教學的基本功變得更為扎實。
三、對音樂表演活動給予足夠重視,讓審美教育得以升華
音樂這種藝術主要是通過表演的形式來獲取觀眾的認可,在一定程度上,表演就是音樂得以存在和生存的主要形式。對于表演藝術來說,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技巧與實踐,實踐能力的強弱以及技巧的熟練程度與審美教育關系密切,同時與學生的綜合素質關系也非常密切。因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時,要與實際問題進行充分結合,指導也要帶有一定的目的性,以便讓學生的音樂表演更為完美,整個審美教育也會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升華。例如,在進行聲樂教學時,為了升華審美教育,在音樂表演開始前,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對表演作品的各種信息掌握得更為深刻,進而對聲樂作品中所包含的各種信息進行把握和整理,最終對各種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在具體表演中將內涵和感情表現得更為淋漓盡致,通過這樣一種手段,既能夠讓學生的審美能力有所提升,又能夠對學生的鑒賞能力進行強化。為了實現這一點,教士要大力開展一些開放性質較強的教學活動,不要僅僅限制在某一個音樂作品或者技巧上,要盡量讓學生掌握更多優秀的聲樂作品,從而搭建一個平臺為審美教育的滲透進行服務,讓學生不僅僅能夠感受美,更能夠進行美的傳播。
四、通過聲音方面的技巧教學,讓審美意識得以強化
既然是聲樂教育,必然會與聲音方面的技巧有著密切聯系,就我國來說,很多高校在進行聲樂教學的課程安排時,都設置了有關聲樂技巧的課程,通過這樣一門課程,讓學生在發音技巧、吐字技巧以及氣息運用等方面的基礎技能有所掌握。很明顯,對于聲樂教學來說,聲音是其核心材料,它的魅力也主要體現在聲音的表達上。因此教師如果想將審美教育滲透到高校的聲樂教學中,就需要讓學生學會鑒別聲音,掌握正確的發音方法,通過適當地發音將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傳達出去,這也是對聲音審美意識的誘發,對審美教育的基礎具有鞏固的作用。另外,教師應當對聲音的不同規律和表現特征進行掌握,讓二者進行有機結合,增強學生的感受,
五、總結
與歸納其中的不同之處,進而讓學生的審美意識得到強化和激發。比如,就《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這首歌來說,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人學生來街民族和美聲兩種不同的唱法,讓學生學會對這兩種唱法所蘊含的不同味道進行分析,進而讓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得以提升,這也將有利于在高校的聲樂教學中進行有關審美教育的滲透。對于音樂教育來說,聲樂教學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促進審美教育的實現,高校聲樂教師需要充分理解在聲樂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必要性,與時代的發展同步,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形式,讓審美教育和日常教學得以充分結合,進而讓視野得以開闊,精神世界得到更好地豐富,最終讓學生相關的審美能力得以提升,進而進行美的傳播和創造。
參考文獻:
[1]劉喜梅.音樂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審美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16(02).
[2]王雷.音樂院校聲樂教學中的音樂審美心理要素研究[J].音樂創作,2016(02).
[3]高軍強.高校聲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探析[J].黃河之聲,2015(03).
[4]徐娜.淺談聲樂教學中審美與心理愉悅的和諧統一[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08).
[5]趙明明.在聲樂教學中如何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審美能力[J].音樂大觀,2014(12).
作者:胡維 單位:湖南第一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