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新生的入學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大學新生入校常見問題
大一新生的年齡集中在18-20歲,尚處于心理斷乳期,猛然脫離父母和老師的管束,從高壓式學習轉換為自主學習模式,面對全然陌生的人、事和環境,不少人感到無所適從并隨之產生一系列問題。
1.1填報志愿隨意引起的學習動力不足不少學生對考什么大學、讀哪個專業沒有明確概念,填報志愿時或者聽從老師、家長的意見,或者憑想象隨意選擇。上了大學發現與設想有差距,甚至相差甚遠,便產生心理落差,少了歸屬感,如專業恰是“冷門”系列,則更會打擊他們的信心,導致學習動力不足。
1.2奮斗目標缺乏導致學習方向不明學生寒窗苦讀十幾載就是為了考上大學,目標一經達成,很多人便態度消極,失去奮斗目標,沒了努力方向。加之缺乏全面的自我認識與遠景規劃,不少人就更加茫然無措了。
1.3適應能力不足致使學習方法不當對于新生來說,大學和高中有著種種差別,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尤其是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變化,令很多人頭疼不已。大學課程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培養目標都要求學生用全新的方式進行學習。老師講課速度快,教授內容多,課上無法消化所有知識,需要學生自主預習和復習,對他們的自學能力有較高要求。有的老師甚至不布置作業,又是對學生自覺性的一大考驗。不少人,習慣了被老師“趕著走”、“逼著聽”、“揪著練”,一旦沒了緊拉的繩子,就成了斷線風箏,結果可想而知。
1.4時間管理能力欠佳導致主次不分比起高中,大學的課余時間多得多,學生學習之余還有不少空閑。習慣了高中的三點一線式生活的學生自然不知如何面對,慢慢變得主次不分。或者拼命睡大覺,玩游戲上網,自我放縱,淪為特殊群體學生,為學生工作埋下隱患;或者參加大小各類社團組織,忙得暈頭轉向,到頭來卻落得能力、學業兩頭空,嚴重影響自我發展。當然,還有學生忙著搞兼職、談戀愛、運動健身等,學習似乎變得無足輕重。
1.5人際關系不和睦誘發心理問題現在的新生都是“90后”甚至“95后”,又大多是獨生子女,普遍存在著獨立性差、依賴性強、以自我為中心等特點,缺乏感恩意識,為人處事又欠缺一定技巧,容易導致人際關系不和睦。宿舍矛盾、班級同學矛盾、與外界交流有障礙等問題接踵而至,將嚴重影響學生的情緒和生活,甚至還可能引發各種心理問題。縱觀新生自殺、自殘、退學等案例,與上述因素相關的不在少數,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2.1把握好新生入學教育的時間
2.1.1注重“學前”教育。教育者可以通過建立QQ群、飛信群,與新生互加微信、微博好友等方式,深入交流,解疑答惑,使學生較早了解學校、學院、專業和老師,增強認同感和歸宿感。
2.1.2豐富入學教育內容。入學教育內容應包括:學校、學院概況介紹、專業思想教育;學籍管理規定、行為規范和安全教育;理想信念、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才目標和就業準備教育;學習方法交流、人際關系處理和大學校園生活介紹等。此外,還應開展引導學生分清主次、合理使用網絡和電腦的專題教育等。
2.1.3重視后續教育。拉長入學教育“戰線”,將課程安排從學期初延續至學期末甚至學年末,以保證教育效果的充分發揮、發酵。隨著學生年級和經歷的增加,繼續進行相應的教育。同時,注意強調職業規劃和就業意識,引導學生早規劃、早準備,未雨綢繆,以保證順利畢業和就業。
2.2尋求家庭和任課教師的支持
新生入校要召開家長會,為家長介紹情況,向家長提要求,積極獲取他們的支持;校、家兩方多聯系、溝通,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和學習動態,優勢互補,共同幫助學生成長、成才。任課老師和學生接觸非常頻繁,老師的言論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因而,一方面要求老師把好言論關,多對新生在國際國內時事、大是大非方面做正面引導;另一方面,請老師利用課余時間在生活、學習、做人上給新生一些點撥,降低新生走彎路的機率。
2.3建立輔導員單獨談話制度
入學教育僅僅靠集中新生做集體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輔導員深入學生群體,和每一個人交流感情、增進了解,了解他們關注的熱點、焦點,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的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2.4開展經驗交流會開展校友報告會、新老生系列交流會,邀請優秀人才與新生交流學習、生活、就業等方面的經驗,為新生指路,引導新生坦然面對遇到的問題,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2.5重視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入校之初進行心理測試,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完善檔案,做到心里有數。對于專業調劑生,給予重視,防止他們因不了解專業前景和就業方向,產生悲觀失望、甚至厭學的情緒。同時,還應定期邀請心理學專家做報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困惑以及心理失衡等問題。
2.6適當保留高中教育及管理特點有心理學家指出,大學生適應高中到大學的生活需要至少兩個月時間,如果算上鞏固的時間,則一共需要3個月左右。因此,大學新生入學的前3個月,教學及管理模式可適當保留高中特點,如出早操、上早晚自習等,并在此基礎上逐漸落實高校的教育教學及管理模式。綜上,搞好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做好角色轉換,獲得全面發展,意義重大。教育工作者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并全力以赴做好相關工作。
作者:覃瑤單位: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