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民族教學的困境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存在的問題
1.1受教育意識淡薄
各鄉鎮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農牧民對教育認識膚淺,而且觀念陳舊,加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家長們看到沒有文化的小商小販們比有文化的人還能掙錢,還能務農。導致部分家長滋生“讀書無用”的思想,因此家長千方百計尋找理由,伺機流失。
1.2家庭經濟拮據所致
民族地區農村經濟基礎薄弱,發展途徑匱乏。還有相當部分人掙扎在溫飽線上,僅能維持日常生活,難以支付子女入學所需的各項費用。即使節衣縮食,讓孩子讀完高中,也無力讓孩子升入高一級的學校。
1.3招生體制改革及就業渠道狹窄所制
由于考取大中專后,無法保證今后的就業,家長不敢采取其它措施,籌集其子女入學的所需費用。即使有個別家長將子女送人高一級的學校,可每年錄取的人數不到考生的15%。家長們怨聲載道,嚴重影響了群眾送子女入學的積極性。
1.4教育投入依然不足,投入渠道手續繁雜
國家雖然三令五申要保證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保證經費的??顚S茫@些增長和投入的經費要通過重重“關卡”,繁雜的手續才能到位。嚴重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
1.5師資力量質弱,結構不合理
眾所周知,人才培養靠教育,教育質量靠師資。然而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師資需求量進一步加大,師資的配備情況已成為突出的問題。成績好的不愿來報考,優秀教師又留不住。同時,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部分教師重經濟利益、重眼前利益,不愛崗敬業,不鉆研業務,產生厭教的情緒。特別是邊遠山區,數學專業的教師在教漢語文等,專業不對口。
2解決民族地區教學中存在問題的策略
加快發展民族地區的教育是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要。但是由于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設計的內容方方面面,只有對癥下藥,多管齊下,綜合治理,才能取得一些實質性的發展。針對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以下幾方面粗淺的建議。
2.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級單位政府必須要充分認識到科教興國、科教興縣的戰略意義,要充分認識到民族教育是中國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影響著義務教育的全面發展。把民族教育真正納入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對民族教育再不能停留在研究的層面,停留在口頭重視的局面,切實的行動才是至觀重要的。必須確保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在全縣上下形成“重教育、興教育”的社會氛圍。
2.2加大宣傳扶持力度,廣開就業渠道
針對廣大農民受教育意識淡薄,觀念陳舊等實際情況,各級黨委、政府應把宣傳教育作為目前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經常走村串戶,深入農牧區,大力宣傳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并逗硬《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同時對一些品學兼優而家庭貧困的在校生采取地方財政補貼一部分,有關單位保送或委培形式,幫助其完成高中學習或更高一級的學歷。對于待業的本地大中專生,在考聘和用人時要積極爭取政策的傾斜,并努力把本地的人力資源推向外面的市場。
2.3積極爭取教育投入
發展民族教育事業,物質是基礎,投入是關鍵。教育經費嚴重不足一直是制約民族教育事業發展的瓶頸。因此,要充分運用行政手段和市場機制,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籌集教育經費,并加強管理工作。同時要積極爭取國際組織的教育貸款,海外和港澳臺的教育捐款。爭取中央財政及各地方財政安排的教育事業專項資金,積極爭取各級組織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傾斜。
2.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作為民族教育發展的重點,教育投入一定要保證教師隊伍建設的需要,民族地區教師隊伍建設要把培養、培訓“雙語”教師作為重點,進一步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進一步加強縣級教師培訓基礎的建設,發揮縣級教育培訓基地的作用。同時采取措施,提高教師的政治、經濟待遇;其次,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以“在崗自學為主,離職進修為輔”的形式,完善教師繼續教育制度,提高全體教師的學歷層次,而且還要加強教師的五項基本功訓練,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總之,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民族教育事業更是任重而道遠。對起點低,基礎差的民族教育事業還將面臨許多新問題、新情況。我們只有在中央、省、州各級組織的領導和關懷下,各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共同關心支持下,自力更生,抓住機遇,才能開創民族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才能為民族團結共同繁榮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作者:降巴單位:得榮縣奔都鄉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