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留守兒童學習困難的教育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加強與留守兒童家長或臨時監護人的聯系
(1)通過家訪或電話等方式,與留守兒童的家長或臨時監護人聯系。
教師對學生進行家訪或與家長進行電話溝通,是教師有效教育學生的必要手段,也是教師的職責所在。通過家訪或電話聯系,對留守兒童的情況有了更具體的了解,通過與臨時監護人的溝通和交流,爭取到他們的支持和配合,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
(2)利用節假日召開家長會。
留守兒童的學習問題,單靠教師的努力是不夠的,家校聯合,才能有效改善和解決留守兒童的學習問題。可通過家長會,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留守兒童家長會可以幫助家長和臨時監護人更新教育理念,了解正確的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明確經常與留守兒童及其老師溝通聯系的必要性。家長們不再認為教育孩子就是老師的事,只有家庭和學校緊密聯系,相互配合,才能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3)舉辦臨時監護人培訓班。
舉辦臨時監護人培訓班的目的,是落實責任并教給他們科學的監護孩子的方式方法。通過培訓會,教師將留守兒童在學校的學習、思想表現反饋給臨時監護人,并請臨時監護人談論孩子在家中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提出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師就這些問題與臨時監護人進行交流,告訴他們怎樣改變留守兒童學習上存在的不良習慣,并探討教育孩子的科學的方法,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使監護人受到教育。
2.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
(1)消除隔膜,拉近與留守兒童的心理距離。
留守兒童與父母分離,生活在缺乏溫暖和安全感的環境中,許多孩子的性格表現出冷漠、內向、孤獨,情緒消極、波動大。這些孩子在遇到煩惱和困難時,一般悶在心里,沒有心思學習,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為點燃留守兒童學習上的希望之火,教師應該在生活上多關心、學習上多輔導、課余時間多交流、遇到困難多幫助、發現問題早解決,做留守兒童的貼心人。
(2)課堂上多關注、多鼓勵留守兒童。
與非留守兒童相比,留守兒童學習上的無助、情感上的思念、生活上的單調等漸漸會形成一種壓力,給留守兒童心理上造成一種自卑感,帶到課堂上,往往表現為沉默寡言、無精打采、很少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注意力不集中等。改善留守兒童的學習問題,關鍵還是要從課堂入手,在課堂上給予留守兒童更多關注和鼓勵。教師要在課堂上把更多回答問題的機會讓給留守兒童,并結合實際情況予以表揚和鼓勵,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此外,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對留守兒童進行單獨輔導,幫助他們改善學習方法,樹立學習信心。
3.同伴結對幫扶帶動留守兒童學習
留守兒童存在的學習困難,主要表現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對講授內容理解不透徹,作業分析不到位,完成作業時有一定的困難。尋找成績優秀的學生與留守兒童結為學習伙伴,這樣可以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可以減輕留守兒童因長期與父母分離而帶來的孤獨感。教師要盡可能地把品學兼優的學生和留守兒童安排在同桌,進行同桌幫扶。同時品學兼優的學生自愿跟留守兒童結對,互幫互學,進行家庭輔導。
4.通過興趣小組活動激發留守兒童的學習信心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學校是孩子成長的樂園,教師只有想方設法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環境,才能使其健康地成長,愉快地學習。對于性格孤僻、內向的留守兒童,學校應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鼓勵其參與其中,改善其孤僻、內向的性格,在學習遇到困難時,能主動向他人求助,進而增強其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5.為留守兒童開設心理疏導通道
留守兒童因為親情缺失往往會產生許多心理問題,因此,有必要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為留守兒童創設心理疏通渠道,讓留守兒童有地方傾訴心中的苦悶和煩惱,使教師能及時了解留守兒童心理狀況,以便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及時的教育和心理疏導。在學校開展心理輔導工作,通過設立心理疏導信箱,為留守兒童提供合理的宣泄和傾訴途徑,及時了解并幫助留守兒童化解心中的苦悶,調整情緒,使留守兒童積極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作者:蔡欣蓉單位:甘肅省山丹縣李橋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