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機關部門干部教育培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當前干部教育培訓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選派式”培訓方式占主流,缺乏大范圍主體參與。首先,參加干部教育培訓的學員絕大部分都是經過上級部門審核批準或是本單位(部門)指定的領導干部,參與主體缺乏主動性與自主性。其次,干部教育培訓與干部任用存在脫節現象,客觀上不利于調動干部參加教育培訓的積極性,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認為,干部教育培訓只是上級組織部門下派的任務,按時足量完成即可,這種敷衍心態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部分領導干部還未充分認識到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此外,參與教育培訓的干部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中青年干部多,離退休干部少甚至沒有;發達地區干部多,偏遠地區、落后地區干部少;“重點部門”干部多,其他部門干部少。
(二)實效性較差,仍未形成健全、科學的評估體系。當前,承擔干部教育培訓任務的主要是各級黨校、行政學院與干部學院,而這些機構均是受黨委或政府管轄,其“一把手”往往是黨委或政府副職領導兼任,雖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對受訓干部與培訓機構進行統一管理,但是也容易使受訓干部與培訓機構教師“打成一片”。教師在進行實效考核時往往“礙于情面”“、手下留情”,一定程度上導致干部教育培訓流于形式。此外,各級各類培訓機構自身缺乏嚴格的考核、評估機制,往往是按照上級的安排完成教育培訓任務,這也是造成干部教育培訓實效性較差的因素之一。
(三)師資力量薄弱。一是部分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的教師知識儲備有限,且較陳舊,無法適應日新月異的經濟和社會變化,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一些教師知識更新速度相對較慢,無法滿足干部多樣化、高層次的培訓需求。二是一些基層黨校、行政學院與干部學院的教師數量有限,而且每位專業教師往往承擔著多種學科的教學任務,嚴重加劇了教師的教學負擔,使得他們無力也無暇從事調查研究與科研任務。三是由于各地經濟發展水平極不平衡,使得各類培訓機構在硬件配備方面差異較大,而地區之間教學、科研方面的資金投入嚴重失調,也是當前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健康良性發展的一大障礙。
(四)課程設置缺乏靈活性與科學性。多年來的實踐結果顯示,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實效性較差的原因之一主要是課程設置未能緊跟經濟社會發展步伐,更新速度較遲緩,不能因時因地取消舊課程、開設新課程,如政策理論性的課程居多、實踐操作性的課程較少。另外,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學形式單一、固化,缺乏前瞻性,未能根據不同的干部群體的具體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對于同一群體進行重復培訓、浪費教學資源的現象也屢見不鮮。
二、提高干部教育培訓質量的路徑
(一)采取多主體、多層次、滾動式參與的形式進行干部教育培訓,力爭實現培訓全覆蓋。“多主體”是指干部教育培訓的主體不僅包括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四大領導班子成員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干部,而且還應輻射到部分自治團體與民間組織,特別是要將其中的黨員領導干部納入教育培訓規劃中,以切實提高他們的黨性修養與政治素質。“多層次”是指干部教育培訓不能僅僅局限于具有一定行政級別的領導干部,而是要盡最大努力輻射到多個層級,使各級領導干部能夠在所在地區的黨校、行政學院與干部學院就近參加教育培訓,這一方面能夠降低培訓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夠使各級培訓機構各司其職、各得其所。“滾動式”是指針對參加培訓的干部數量眾多、專業培訓機構相對較少的現狀,相關部門可以采取滾動式輪訓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教學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我們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干部教育培訓主體輸送過程中,必須對鄉鎮干部、村、社區干部予以必要的傾斜。鄉鎮一級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聯系最為緊密,國家方針政策的落實主要靠鄉鎮干部的推動與實施,鄉鎮干部的黨性修養與政治品行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大業能否早日實現。加強對鄉鎮干部的培訓與再教育,不僅是鞏固我黨執政地位的需要,也是順利完成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村、社區干部,雖然職級不高,但其地位與作用卻不可小覷,面對絕大部分村、社區干部學歷層次較低的現狀,相關部門要定期開展村、社區干部教育培訓,以切實提高其政治素養與專業技能。
(二)完善干部教育培訓考核體系,切實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各級干部教育培訓學校要建立一套對教師與學員進行雙向考核的評估系統。一方面,培訓方要督促授課教師認真備課、授課,對學員評價率高的教師在薪酬待遇方面要給予適當傾斜。另一方面,要對學員的出勤率、課堂表現與考試成績進行綜合考查,將最終成績報送學員所在單位或所在地區組織部門,作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之一。為了避免教師與學員相互“通融”的現象發生,必須實行第三方介入,這個第三方可以是組織部門、人事部門,也可以是紀檢監察部門。第三方的職責主要是對教師與學員進行跟蹤評價,實事求是地評選出優秀教師與優秀學員,并將評審結果公開,接受廣大學員與教師的監督,對考查結果有疑義的可以向上級單位投訴。
(三)加強師資建設,努力提升培訓質量。首先,相關部門要創造更多的機會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與再教育,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將教師輸送至其他省市或國外進行深造,使從事干部教育培訓的教師能夠與時俱進、及時更新知識。其次,相關部門一方面要制定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各學科緊缺人才,另一方面要提升在編教師的薪酬待遇,激勵他們全身心投入到教學與科研工作中去。最后,當地政府要加大對各級干部教育培訓學校的資金投入,及時更新其硬件設施,尤其要設立專門的科研基金,鼓勵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為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四)科學設置培訓課程,最大限度滿足受訓主體的培訓需求。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系統、不同年齡段、不同職級的干部要進行分類分批培訓,尤其要在課程設置方面征詢參訓學員的意見、建議,精心安排,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的培訓需求。在干部教育培訓過程中,除了要加強知識教育以外,還要更加注重能力教育與黨性教育,特別是要將黨性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予以高度重視。各級干部教育培訓學校要積極改進與創新教學形式和方法,努力構建一套能適應不同受訓主體的教學體系,綜合運用討論式、專題式、案例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以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同時,各級干部教育培訓學校要努力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精品課程,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歷史資源,如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將紅色資源轉化為鮮活的教學資源,進而使其轉化為學員的實踐能力和政治素質。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現實教學資源。社會實踐是個大課堂,要選擇社會實踐中生動的典型事例作為特色課程的教學資源,突出科學發展、和諧社會構建、科技創新、縣域經濟、基層黨組織建設等社會實踐教學主題,并能夠根據干部教育培訓需求及教育資源的不同作用,分門別類地進行挖掘、整理。
作者:王祖強張國軍單位:中共浙江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