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遵循新時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和特點,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內容、對象及方法原則等重要問題進行了精辟闡述,創造性地提出了加強和改進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觀點,形成了全面、系統、完整的關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
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發表了許多重要講話,他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學說,遵循新時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和特點,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內容、對象及方法原則等重要問題進行了精辟闡述,創造性地提出了加強和改進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觀點。認真研究和深入學習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對于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明確方向、把握規律、拓展內容、注重實效、創新發展等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在地位上提出它“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我黨一貫重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鄧小平指出:“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一定意義上說,關鍵在人。”_在1989年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進一步指出:“從現在開始,要牢記我們肩膀上有這樣一種責任,就是用無產階級思想教育青年。這些青年人是我們的希望和未來,將來要接班的。”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嶄新時期,特別強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創造性地提出了許多精辟的觀點。
認為:“國家興盛,人才為本。”大批青年人才的成長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希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腳點是培養千千萬萬德才兼備的青年人才,因此,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而且是“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關系社會主義江山不改變顏色”嘲的戰略問題和全局問題。在2005年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掌握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豐富知識和扎實本領的優秀人才,對于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提出:“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根本問題。”舊他第一次把我黨治國治黨的思維方法用于思考青年的教育培養。鄧小平提出“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命題,提出“建設什么樣的黨、如何建設黨”的命題。秉承這一科學思維方法,提出了“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的時代命題。他進一步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貫徹落實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一項重要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擔負起政治責任。”第一次把加強和改進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緊密結合起來,從而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工作的地位提升到了一個空前重要的戰略高度。
二、在內容上特別強調“要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很多,但特別強調要突出抓好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德智體美,德育為先;德育中堅持正確的方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為先,這是符合教育規律的。在共青團十四屆四中全會上的講話中,對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進行了十分精辟的闡述。他認為:“青年中思想問題的表現多種多樣,說到底都是同理想信念有關。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圖謀的手法形形色色,說到底也都是企圖動搖和改變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抓住了理想信念教育,就抓住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內容。”這不但闡明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極端重要性,而且為現階段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還明確了對青年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內容,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強馬列主義、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幫助青年認清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使他們牢固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在2005年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他的這一思想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形成了以思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的新時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科學體系。
同時指出了對青年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法,那就是要敢于、善于同錯誤思想作斗爭。他認為:“正確的理想信念總是在同錯誤思想的斗爭中樹立起來的。對思想理論上的雜音給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思想認識造成的負面影響,我們決不可掉以輕心。”因此,他明確要求各級黨、團組織一定要堅持原則,把握方向,旗幟鮮明地反對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問題上的錯誤觀點,幫助青年澄清模糊認識、分清原則是非,絕不能給錯誤言論提供傳播陣地。
三、在對象上注重未成年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貫性
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革命的理想,共產主義的品德,要從小開始培養。”“現在我們的青少年中,有些人有些壞的風氣。改變這種風氣,要從小學開始教育。”繼承了鄧小平的這一思想,認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人,而人的成長是不可分割、連續性的過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政治觀等從小就開始形成,只有從小及早抓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才能明顯并且牢固。因此,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不能只停留在青年這一特定的群體,必須向前推移,與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緊密銜接,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取得實效。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上既強調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時又強調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注重未成年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貫性。
5月和1月中共中央先后召開“全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和“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在這兩次會議上,分別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發表了重要講話。這兩篇重要講話是指導新時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綱領性文獻,充分體現了他關于未成年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貫性思想。這一思想要求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和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相互一致、相互協調,形成一個完整、有機的系統。
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他認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強我國發展后勁和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這三個“必然要求”,充分表明了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他進一步指示:“關心未成年人的成長,為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社會環境,是黨和國家義不容辭的職責,是開創國家和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的戰略工程,也是實現億萬家庭的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這兩個“工程”,昭示了全黨同志要增強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各項工作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特別強調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他指出:“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要使大學生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僅要大力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更要大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只有真正把這項工作做好,才能確保黨和人民的事業代代相傳、長治久安。”因此,他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此外,還注重對特殊青年群體的思想工作。他說:“青年中存在的思想問題,有些是帶有共性的,有些則具有特殊性。因此,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有的放矢地去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解決,而不能停留在一般號召上。當前,特別要注意加強對一些特殊青年群體的思想工作。”指出要加強對下崗青年、進城務工青年、違法犯罪青少年、輟學青少年、社會閑散青少年、殘缺家庭子女、有劣跡和心理障礙青少年的教育幫助,尤其要努力清除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進一步營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四、在方法原則上明確提出“五個結合”
認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面對的是思想非常活躍的青年這一特殊群體,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有明確的教育目的和內容,而且還要有科學的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滲透力,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是不行的。”句在思想教育方法上,主張不僅要繼承我黨傳統的優良工作方法,而且還要根據新時期的具體情況創造新的方法。他在同共青團干部的談話中明確指出:“在開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共青團有不少很好的做法,要結合新的實際加以運用。但應該看到,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生活在變化,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也必須不斷加以更新。”“要注重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青年,運用青年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采取青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載體,把正確思想的灌輸與積極的啟發引導結合起來,把解決青年的思想問題和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針對高校學生政治思想表現出來的多樣化、多變化、復雜化的特點,明確提出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五個結合”原則。
一是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既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引導作用,又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是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既搞好課堂教育,又注重引導大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
三是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動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
四是教育與管理相結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校管理之中,建立自律與他律、激勵與約束有機結合的長效工作機制。
五是繼承優良傳統與改革創新相結合,既堅持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又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新辦法。
這“五個結合”是對我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總結、新概括,它既遵循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規律,又緊扣了當代青年的思想實際,是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加強和改進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重要方法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