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幼兒科學教導的興趣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活躍的他們很快就開始說自己的想法了,有的說用嘴吹,有的說用腳踢,甚至有的幼兒說用頭頂等等,這下子教室里可“亂”成一鍋粥了,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說自己的方法是最有效的。隨后,我讓幼兒用自己的方法來親自解決這個問題,然后用語言表達自己是怎樣操作的,最后出現了什么樣的效果?通過實踐操作,他們知道了用力氣大時,物體就動得快,力氣小時,物體就動得慢,知道了快與慢跟用力大小有關系。這個教學過程既活躍了幼兒的思維,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又讓他們在歡快愉悅的氛圍中學到了新的知識。
在提高幼兒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他們在科學教育活動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解決問題的獨立性是幼兒教育的重要部分,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用一切辦法讓他們帶著問題來學習,在活動過程中,適時和適當地設置問題,讓幼兒去發現問題,甚至是發現其他人的問題,這都是我們組織活動的目的。例如,在組織“水和冰”的科學活動時,通過教師的演示,水和冰之間的相互轉變,讓他們知道了大自然的這種奧秘,通過大家的討論,幼兒知道了溫度低,水會結冰,溫度高了,冰又會融化成水,在這個演示過程中,大家都積極地觀察現象,并且觀察越認真的幼兒最后發現的問題就越多,因為他們已經深入到學習的情景中來,有了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要引導幼兒自己去觀察、發現問題,強制性地讓他們去參與活動,收到的效果會很差,這就需要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自己決定,自己觀察發現問題,然后自己解決問題。
一旦幼兒選擇了,說明他們肯定會主動去觀察,老師作為引導者,在活動過程中要提供一些幫助,幫助他們理解,分類可以從多角度進行,鼓勵幼兒不斷更換分類方式,并講述為什么這樣分類等等。此外,教師還要多提供一些交流的機會,讓他們跟教師和同伴講述活動的過程,觀察發現的問題,和最后是怎樣解決問題的。教師可以教給他們一些描述性的詞語,例如光滑的、柔軟的、清香的等等,既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讓他們幼小的心里有了滿足感,更激發了他們學習探究的興趣。
我利用幼兒天生好動的特點,精心設計了一個“自然角”,讓他們在動手中學習科學知識。一些幼兒從家里帶來了胡蘿卜種子、黃豆種子等,種在了“自然角”的花盆里,每天精心照料,澆水、施肥,還有的幼兒拿來了金魚、小烏龜等,把他們養在了浴缸里,每天喂食,如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幼兒在學習之余開展了這些有趣的活動,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同時也在觀察著動植物的生長,種子發芽了沒啊,烏龜有沒有長大啊,每天都會觀察其中細微的變化,即使很微小的變化都會使孩子們歡呼雀躍,在“自然角”里,幼兒也會發現很多問題,例如有些種子為什么不發芽開花呢?
有的小動物為什么會死掉呢?他們會帶著這些問題來問老師,而我的教學方法是不直接告訴他們原因何在,而是通過一系列的小實驗,讓他們自己親身感受到其中的奧秘,這樣對他們的理解和學習會有更大的幫助。比如,我會將長得良好的苗和發黃的苗從兩個盆里倒出來,讓他們進行比較,這時,他們就會發現一盆種子的根長得很好,而另一盆種子的根有些爛了,爛根的苗長得就不好。我又讓他們進一步觀察分別倒出的兩盆土,爛根的那盆土很濕,讓他們明白種子發芽和生長需要水分,但土中的水不能太多,水多了種子就會霉爛壞死的道理。接著,我又讓他們觀察陽光曬著的菜和與陽光不曬著的菜有什么不一樣,他們很快就找到了青菜的長勢不一樣的答案,他們懂得了植物生長離不開空氣、水和陽光。在飼養小動物的過程中,他們了解了小動物的習性、生長變化規律和飼養方法“,自然角”成了幼兒們的樂園,不同的季節種植不同的植物,讓他們在這里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萬物變化。
注重對幼兒視野的開闊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就說過:大自然是知識的寶庫,是活生生的教材。奧妙無窮的大自然是幼兒剛剛接觸世界的最好窗口,讓他們感受大自然,利用自己的感官來融入大自然,看一看,聞一聞,聽一聽,摸一摸,使他們獲得對大自然的豐富的感知。我們要多給予孩子一些時間在戶外,讓他們多出去走走,走進大自然中去。只有當幼兒融入其中,他們才能發現里面的一些問題,才能培養他們細心觀察、認真思考的思維,為什么雨后會出現彩虹?為什么樹會發芽?金秋時節,帶著孩子們去比較觀察飄落的各種樹葉等等,這些都讓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求知欲,激發了他們渴望學習的熱情。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當今幼兒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們作為工作在一線的幼兒教師,要不斷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總結科學有效的方法。生活中和大自然中都蘊含著太多的幼兒科學素材,教師的教育機智影響著幼兒教育工作的質量,所以,只有在時代的浪潮中不斷地更新觀念,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作者:俞艷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