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業道德修養教育教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教書育人、嚴謹治學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把教學作為首要任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所以,教師敬業的首要表現就是做好教學工作。科學研究是艱苦的、嚴肅的事情,需要嚴謹的精神和態度。但是在教師中也出現了求名爭利、心態浮躁、治學不嚴謹等問題,突出表現形式就是科研成果的粗制濫造,重量不重質,甚至出現了偽造數據、抄襲他人學術成果等現象。南京大學韓儒林教授有一副對聯:板凳須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作為高校教師要要摒棄浮躁情緒,有耐心下苦功夫去弘揚科學精神、恪守學術規范,要堅決抵制學術不端的行為。
1.2服務社會、為人師表
所謂服務社會強調要勇擔社會責任,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類進步服務;而為人師表則要求教師品德高尚,才能卓越,既要言傳,更要身教,要言行一致、做學生的措模。說過“: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為人處世、于國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價值觀。廣大教師必須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當代高校教師,要用自身的良好行為,從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治學態度、行為舉止等多方面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老師們通過堂堂正正做人、規規矩矩做事的處事態度,教給學生怎么做人、如何做學事。正是這種示范作用,一直以來“為人師表”都是學生們人格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往往“勝于言教”。
2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
2.1提高高校教師法律素質
高校教師作為學生們在校期間最為密切的人,他們在管理和教學工作中所體現出的法律素質,會對學生們產生直接的影響。老師們應積極向學生宣傳法律知識,培養學生們的法律意識、養成守法習慣,提高他們依法維護自身權利的能力。因此,高校教師必須注重自身法律意識的培養、樹立法治的思維習慣,可以通過查閱相關法律專業的書籍、參加法律講座、關注與學生有關的法律法規來提高自身的法律修養,樹立法治意識。
2.2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理論學習
品德高尚的教師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后來的努力,尤其是通過不斷的學習、自我修煉與自我完善而逐步積累形成的。只有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才不會在提升道德修養中迷失方向,才能真正培養出高尚的師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理論學習主要是通過個人自主學習和相關部門組織集中學習相結合:自主學習不會受時間、地點得限制,有一定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但是受個人水平和自控力等方面的影響,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組織集中學習,就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的職業道德學習,能夠克服自主學習的不利因素,使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不斷提升。
2.3加強高校教師的道德實踐
道德實踐是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最終歸宿,只有通過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進行道德實踐,才能真正對自身塑造良好的師德起到積極的作用。具體做法有三點:一是鉆研業務。二是科學研究。三是關心愛護學生。
2.4完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考核體系
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評價體系,把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改變為業務操作規程和崗位職責要求,建立規章制度,形成制度保障。在這個考核評價中,要將教師各個方面的評價相結合,得出公平、公正的評價結果,并應將結果告知教師本人,以便改進其工作方法、優化自身行為。同時,應把考核評價結果和職稱評聘、職務晉升、薪酬待遇、先進評選等利益相結合,把師德建設工作常態化,這樣既能鼓勵優秀教師,又能對道德低下的教師給予警告和教育,保持高校教師隊伍的純潔性,從根本上提高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水平。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育質量的好壞、培養人才的優劣,因此高校教師不能僅關注專業知識的多少、專業能力水平的高低,更多的應該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以良好的道德風范教育和影響學生,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作者:趙繁菲王天珊趙平單位:河北聯合大學冀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