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本科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現狀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為研究背景,以吉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人員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等9所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人員的問卷調研發現,目前吉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中存在著領導重視不夠、針對性不強、質量不高等問題。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其他培訓機構及高校相關領導都應該重視高校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加強引導,做好指導及培訓,這樣才能保證吉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財務的信息質量。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現狀調查;問題
按吉林省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高等教育強省的意見》和《關于加快發展吉林特色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精神,建立應用型為主的現代高等教育體系,按照《關于在省屬普通本科高校中開展轉型發展試點工作的通知》(吉教高字【2015】31號)要求,吉林省教育廳初步確定了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長春光華學院、吉林工商學院、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吉林動畫學院、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長春建筑學院、長春科技學院及白城師范學院共9所高校為整體轉型發展試點學校。有會計相關招生專業的高校結合應用型轉型發展的目標,對教學大綱進行修訂,對課程體系進行重構,實習方式有所側重。由于部分高校會計人員還承擔著授課任務,因此對這些高校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現狀進行研究就非常有必要。一些高校被確定為應用型轉型高校,其培養學生的方向隨之調整,更多側重于在理論學習基礎上研究如何更好地開展實踐。如會計專業的培養模式為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等,這些高校的會計人員在日常報賬環節相關教學支出范圍較之前更廣、更復雜,也更具有繼續教育的必要性。根據吉林省《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的有關要求,應用型本科高校要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需進一步夯實會計基礎工作,積極融合新技術、新手段,推動會計核算技術的優化升級;以建設管理會計體系為抓手,引導、推動管理會計廣泛應用;促進會計人員知識結構進一步優化、職業道德素養進一步提高、執業能力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培育造就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會計人才隊伍。
一、吉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現狀調查
目前吉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網絡教育,二是經省財政廳認可的各類面授教育。網絡教育主要是針對會計人員不能離崗學習,但會計人員又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時時更新原有的知識,以提供更好的服務。面授教育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財政廳每年會定期組織專題培訓,也是繼續教育質量較高的一種;另一種是經財政廳認可的專業培訓機構組織的培訓,一般由財政部門組織安排,高校會計人員自行報名申請參加面授教育。為了客觀了解吉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現狀,本課題組對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吉林工商學院等9所整體轉型高校進行問卷凋查。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收回85份,其中有效問卷80份,占總數的80%。各高校在崗會計人員進行了問卷的填寫。問卷調查表共15題,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主要是性別、年齡、學歷、職稱、從事財務工作的年限等基本情況;另一部分主要是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現狀。
(一)吉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從事會計工作人員的基本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吉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人員以女性為主,占總數的75.1%。本次被調查的從事會計工作人員的年齡主要集中在41~50歲,占被調查者人數的43.3%,年齡結構稍顯老齡化,反映出近幾年高校會計人員結構需要調整,高校引進人才往往側重于教學,對服務部門弱化,導致會計人員梯隊建設不合理;被調查者學歷在本科以上的占69%以上,反映出我國會計學歷教育得到重視,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過第二學歷得到的,也反映出會計人員在學歷繼續教育方面的重視;從事會計工作年限在6年以上的占被調查人數的90%,說時會計人員工作相對穩定,都能熟悉目前高校財務工作;專業技術職稱為初級會計系列的占46%以上,中級職稱占39.8%,高級職稱人員占比僅為13.4%,這一方面反映出高級會計管理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反映出高校在設定職稱比例結構時不盡合理,見表1。
(二)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情況調查吉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目前主要面臨的是新會計制度實施的問題。實施新的會計制度需要兩種繼續教育學習:一是理論學習方面的繼續教育,這是基礎;二是實踐學習方面的繼續教育,這是應用。目前吉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還是以網絡授課為主,這種方式只能滿足理論方面的需求,從理論方面提升業務,而且高校作為教育行業,更重要的是通過提升理論來實現實踐環節業務。另一種繼續教育方式為專題培訓,這種方式比較有針對性,取得的預期效果會更好些。吉林省教育廳作為省屬高校的主管部門,在2018年度舉辦了新會計制度方面的專題面授培訓,同時省財政廳會計處也針對新會計制度理論方面進行多次專題面授培訓,這是針對吉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人員的一次高質量繼續教育培訓。總體來看,隨著信息化的普及應用,如何通過信息化推進新會計制度落實將成為難點,而且每個高校所使用的核算軟件不同,制度如何在實際工作中得以落實,是當前及以后繼續教育的重點,也是難點。關于高校會計人員對繼續教育重要性認識的調查顯示,這種重要性未得到高校會計人員的充分認識。其中,36%的人認為“重要”,24%的人認為“不重要”,31%的人認為“一般”。此外,認為編制、薪酬與繼續教育無直接聯系的人占73%。
二、吉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重視程度不夠部分應用型本科高校領導認為會計工作只是簡單的記錄、核算、匯總過程,對于會計人員的工作內容與工作性質認識程度不夠清晰,將這種工作僅僅簡單地視同為“賬房先生”,認為并不需要進行繼續教育培訓。隨著信息化手段的普及,高校會計人員在信息化應用能力方面需要提升,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現階段高校的發展。由于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不重視,導致應用型本科高校在對會計人員的引用及崗位設置上存在偏差。例如,應用型本科高校中專職會計人員數量相對較少,會計人員隊伍的梯隊建設不合理,會計人員在校內職稱評審難,對于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的資金投入相對少等。
(二)繼續教育的針對性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從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實際情況來看,還需加強針對性繼續教育,從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行業特點等實際情況出發,將繼續教育工作與會計人員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分層次、分重點進行專項培訓。理論基礎差的可以選擇理論授課型的網絡培訓或專題面授培訓,有一定理論基礎的要結合工作實際情況進行實施環節的繼續教育培訓。
(三)繼續教育的質量有待進一步加強無論是網絡授課還是專題面授培訓方式,都要提高參加繼續教育高校會計人員的培訓質量。不僅對學時及培訓數量進行考核,更要注重質量。網絡授課方式中不能杜絕非本人學習,參加面授培訓也存在“出工不出力”的情況。只有高校每一名會計人員認真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真正認識到繼續教育是提升業務能力的有效途徑,才能使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執行到位。
三、結論
接受繼續教育既是高校會計人員的基本義務,也是提高會計人員執業能力的根本途徑。只有繼續教育得到加強,吉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信息質量才能得以保證,才能更好地促進吉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發展。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其他培訓機構及高校相關領導都應該重視高校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加強引導,做好指導及培訓,這樣才能保證吉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財務的信息質量。
參考文獻:
[1]劉麗,易愛軍,商思爭,等.論高校財務管理轉型過程中管理會計的應用及完善[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7(6):90-93.
[2]石蕾.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及其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9(8):99-100.
[3]張楊.高校會計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30):138-139.
[4]徐柯慶.面向管理會計的高校會計人員能力提升研究[J].現代商業,2018(24):101-102.
[5]劉姣.淺析會計制度下高校會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納稅,2018(20):46+48.
[6]劉倩倩.新時期高校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10):278-279.
[7]劉碧珍.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12):387.
[8]任堃.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與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6(7):149-150.
[9]王勇,白勤.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模式存在問題的根源性分析[J].商業會計,2015(4):94-96.
作者:王大華 單位: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