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政治可行性教學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和“學生觀”,強化學生主體地位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廣大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和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工作都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具體來說,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即認識到所謂的“差生”和一般學生相比,非智力因素和心理素質差異最大而智力方面的差異最小。首先,政治學習困難的學生同其他學生一樣,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他們能夠達到基礎教育的目標,可以成為有用之才,這需要政治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挖掘學生的潛力。其次,學習困難學生中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學習動機弱,需要層次低等失敗者的心態,這需要政治教師的調節和幫助。再者,每個人都有獲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但只是當一個人看到或想到他可能成功時,才會為之去努力、奮斗。所以,榜樣和示范的力量也要成為高中政治教師教學的一個可用策略。在實際的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重點培養學生的成功心理,使學生具備一種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其次,要根據成功教育的基本精神“幫助學生成功,創設成功機會”,根據“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的原則改進政治教育和教學。此外,要淡化傳統教育評價的“選拔功能”,強化現代教育評價的“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運用“鼓勵性原則”,激發師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總之,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設置,集中體現了開展高中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根本方針、根本目標、根本任務、根本途徑和根本舉措,廣大教師應該從這個高度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課的性質,并立足學生實際開展有效教學。
二、適度采取“情境教學”的策略,引導開展探究式學習
所謂的情境教學,指的就是教師通過創設物質情境、情感情境或心理情境的方法來推進教學發展的教學策略。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學情境的設置要圍繞高中政治教學內容展開,要切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合情合理,健康有益,不能只圖“熱鬧”而游離教學實際訴求。此外,一節政治課中可能需要創設幾次學習情境,這應視教學需要和學生學習情況來決定,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再者,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創設情感情境是情境教學的重要補充,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把信任送給學生;教師要挖掘教學內容的情感素材,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興趣,用情緒感染、引發學生的情感共振,使其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另外,將學生置于具體的情境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這不足以推動教學的發展,還需要探究式學習的補充。具體來說,在創設情境的同時,要開展探究式學習活動。如,根據政治課程組建異質小組,按學生的性別、基礎、能力、性格等好中差搭配,全班組成4~6人異質合作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間按下一堂課的合作學習小組的分組情況,調整好自己的座位。另外,要為學生提供幫助,確保學習效果。老師和學校一方面要提供必要的時間和物質保障,另一方面要指導學生形成合作學習的技能,給予積極和及時的指導。只有這樣,情境教學和探究式學習活動才能有機結合起來,政治教學的效果才能達到最優化。
三、采取“實踐式教學”模式,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政治教學活動
政治教學的學科特征決定了教學要以課堂為主體,但是這并不能抹殺實踐活動對于政治教學的促進作用。也就是說,要想真正提升高中政治教學的質量,必須適度開展政治教學活動,讓學生們都能參與其中,提升政治覺悟與實際能力。由此,就引出了實踐式教學的模式。具體來說,實踐式教學和學習是以學生親自參加實踐活動的形式,在特定的氛圍中體驗和感受,并提高認識和行為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對于高中政治教學而言,新的學習方式是基于問題的,它一定要以實踐為依托,學生要在實踐活動中感知和認識政治課的魅力。例如,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新課程的特點,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鄧小平理論讀書會、法學社團、學生時政演講比賽等課外活動。再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政治小論文競賽、政治辯論賽等活動。在諸如此類的實踐活動中,學生不但可以愉悅身心,而且能夠加深對政治課的認知,培養濃厚的政治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推動政治教學的整體進步。總之,將實踐式教學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不但從實踐上是可行的,而且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應該堅持和推廣。
作者:方春梅單位:江蘇海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