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傳統的高中歷史課堂以教師講為中心,忽視學生對知識的生成。為適應新課改需要,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已在不斷探索,基于問題中心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們學會自己獨立思考,既獲得了生成性知識,鍛煉了能力,又使得學生們在此過程中找到學習歷史的樂趣。
關鍵詞:
問題中心;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
在新課改的形勢下,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高中歷史教學也應該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不僅要為學生們講解更多的歷史知識,拓寬學生們的視野,也要激活學生們的思維,讓學生們學會獨立思考并發表見解,這樣才能夠培養高素質水平的高中生。
1.布置預習任務,課前先預習
為了使得課堂教學內容能夠順利開展,教師在講解前要為學生們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們在課前先預習。這樣學生們就會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問題教學法也就能夠在課堂當中得到更好的實施。同時在學生們預習的過程當中,教師也要求他們從中尋找發現的問題,在巡視時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為他們解答這些問題,這樣才能夠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課前預習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比如要尋找某一個歷史事件的歷史背景,這就需要搜集大量的資料,要求學生們能夠在搜集資料的時候找出與文本當中密切相關的內容,最好能夠提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其次在高中歷史課本當中,很多資料是沒有涉及的,這就要求學生們在預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多讀史料,不斷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這樣才能夠在學習歷史的過程當中學會用歷史思維來分析甚至解決問題。比如,在學陸和臺灣關系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詢問自己的爺爺奶奶是否知道大陸和臺灣關系變化的過程當中發生過哪些故事,讓爺爺奶奶為自己講述歷史史實。然后,教師還要讓學生們自己搜集對大陸和臺灣有影響的歷史事件的圖片,再結合教材中已有知識適當取舍并加以整理,最后,再網上搜索時事材料結合當前大陸和臺灣的局勢,進一步預想以后海峽兩岸的關系走向,這樣就能使得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
2.合理設置問題,課上多思考
高中歷史課堂當中如果基于問題為中心,那么問題設置是實施問題教學方法的核心。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合理的為學生們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們主動思考。首先問題設計應該有指向性。也就是說每個問題要針對至少一個知識點。問題源于基礎知識和基礎的技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有能夠鞏固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提高學生們的歷史水平。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時刻圍繞重點,讓學生們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能夠牢靠的掌握基礎知識。比如在講解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的時候,教師可以針對西周的宗法制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西周宗法制的核心內容是什么?根據宗法制的定義你覺得它與分封制有何關系?這種問題都對照課本當中的基礎知識點,會讓學生們注意力高度集中,仔細回想課本當中的基礎知識,從而鞏固基礎知識。其次,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有整體性。問題設計的整體性是指要能夠將相似性的問題形成問題鏈,讓學生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能夠達到知識遷移的效果,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比如在講解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的時候,關于西周分封制,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根據已學知識分析一下當時的社會背景,然后再想象如果自己作為周王,如何有效的統治管理國家,如何分封土地,在分封的過程當中會有哪些問題會發生。這些問題的發生有說明了什么?這樣一個整體的問題有內在的關聯性,可以讓學生們更深入,更全面地掌握西周分封制。最好問題的設計要有啟發性。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讓學生們作為一個歷史的探索者與研究者來思考這個問題,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獨立自主思考問題的時候提高自己的歷史水平。比如在講完中國早期政治制度一課后,可讓學生思考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與秦朝建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之間有何聯系?這樣就會讓學生們對新知識的學習充滿期待,對舊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主動學習從橫向了解歷史軌跡及其之間的聯系。
3.反思歷史事件,課后會總結
在課堂即將結束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們反思歷史事件,學會課后總結。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們在宏觀角度上能夠溫習課堂當中學習的歷史知識,構建學習框架,以便日后的復習。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提問某個學生在這個課堂上整體講了哪些內容,讓學生們通過回想課堂當中講解的內容知識點,對于剛剛學習的知識有所鞏固。其次,在溫習知識點之后,教師要為學生們提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一定是帶有思考性的問題,讓學生們能夠將學習到的歷史知識進行升華。比如在講完抗日戰爭的歷史知識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當前日本首相高層等參拜靖國神社,對于侵略罪惡表現出冷漠麻木的態度,日本的這種嘴臉令亞洲乃至全世界人民憤怒。請問日本美化侵略歷史究竟有什么樣的原因?這樣的問題設計可以引發學生們關注當前的時事政治,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們的思維,并且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既開闊學生們的視野,又能夠用歷史的角度來分析當前時事問題,更理性地看待歷史與現在。總之,在高中歷史課堂當中,教師要在課前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們課前先預習;在課堂當中合理設置問題,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多思考;最后,要讓學生們反思歷史事件,課后學會總結。高中歷史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們拓展歷史知識,同時讓學生們學會自己獨立思考,基于問題為中心講解歷史知識,才能夠提高學生們的歷史水平,使得學生們在備考壓力下發現學習歷史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高明明.新課程對高中歷史教師素養的新要求[J].黑河教育,2012(6)
作者:陸劍 單位:江蘇省海安縣南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