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歷史高效課堂中情境教學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高中生面對著沉重的高考壓力,每天疲于應付各種考試和知識點的記憶,精力已非常有限。在這種狀況下,如果固守老一套教學模式,按部就班地照《高考歷史考試說明》進行課堂教學,難以激發學生歷史學習效能,無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嘗試從三個角度出發,就情境教學法在打造高中歷史高效課堂中的策略做一簡單探討: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具體情境;二、注重對學生生活經驗進行突破,在生活中創設歷史情境;三、組織歷史實踐活動,在課堂上模擬歷史情境。歷史情境教學法,指的是在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一定形象為主體的歷史場景,以引起學生歷史態度體驗,激發學生歷史興趣思考的教學方法。在高中歷史課堂上創設具體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現象,鞏固所學知識,促使學生的歷史情感態度得到有效發展。傳統高中歷史課堂,一直被遮蔽在應試教育的烏霾之下,學生上課提不起興趣,知識點太多,總是記不住。教師在歷史課堂上巧妙創設具體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一掃應試教育的烏霾。
關鍵詞:
高中歷史;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輔導;生活案例;模擬歷史情境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具體情境
傳統的歷史課堂,大多采取“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手段,教師拿著教材和《考試說明》,在講臺上口若懸河,底下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生感到歷史課很枯燥。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擺脫過去老套陳舊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借助互聯網等多媒體技術,采用靈活多元的教學手段,來活躍歷史課堂氣氛,為課堂增添情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在課堂導入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圖片、視頻、音頻等手段,誘發學生歷史情感,激發學生參與到歷史課堂中。例如在教學《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這一專題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段《火燒圓明園》的影片,借助生動悲壯的視頻資料,學生能直觀形象地感受到維護國家主權過程之艱辛,誘發學生的歷史情感,讓學生在觀賞影片的過程中感悟到民族侵略者的可恨。通過課文情境再現的方式聯系文中知識點進行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培養學生的歷史情感,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內容,完成課堂教學目標。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造能夠產生共鳴的歷史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調動學生參與歷史課堂的情感。高中生課程負擔較重,承受的心理壓力較大,每天都是反復又反復的“粉筆+黑板”,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課堂氣氛很壓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特點,設計科學靈活的教學方式,再現課文情境,吸引學生注意,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打造有情感有溫度的歷史學習課堂。教師要注意,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導入時,要有側重點進行導入,多媒體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并不能占據課堂主體地位,教師進行導入時,一定要聯系課本內容進行知識點的貫穿,千萬不要喧賓奪主,適得其反。
二、注重對學生生活經驗進行突破,在生活中創設歷史情境
在歷史情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材上面的知識點,聯系學生生活經驗,將歷史知識融入到學生生活中去,在生活中為學生創設歷史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歷史就在身邊,學會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歷史問題,提高對歷史學科的興趣。例如在對《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及其實踐》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臺灣地區為例,引導學生思考:“班上的女同學都喜歡追星,應該知道阮經天、彭于晏等男明星都服過兵役,想一想為什么臺灣可以有自己的軍隊,作為國家首都的北京卻不可以呢?”學生聯系教材知識,很快就會回答:“因為臺灣和大陸同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大陸是社會主義制度,臺灣是資本主義制度,所以在國家許可范圍內依法享有一定自治權與自主權。”學生對明星很感興趣,生活中女同學都愛追星,借助這個話題進行課堂導入,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歷史課堂的興趣。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身邊事例,將歷史知識帶到學生的生活實境中,引導學生借助生活經驗積極思考,不僅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還能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幫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
三、組織歷史實踐活動,在課堂上模擬歷史情境
教師可以組織多種歷史實踐活動,在課堂上為學生模擬歷史情境,讓學生在情境活動中感悟歷史知識,建立學生與歷史的聯系,為學生創造運用歷史知識的機會。歷史課堂不需局限在對教材內容的反復講解、反復背誦上,教師可以聯系教材內容,開發多種課堂形式,組織歷史實踐活動,在課堂上模擬歷史情境,升華歷史課程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與探究《模擬古羅馬法庭》的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模擬羅馬法庭的實踐活動。教師創設具體案例:假設一名羅馬帝國公民申告一名移居帝國的羅馬公民,原因是追討欠款,請法官和公民陪審團開庭。班級學生分為2大組,每組自由推選法官、公民陪審團、原告、被告、各辯護律師。學生根據自己的身份,利用書本上學習的相關知識,針對案件進行模擬審判活動。同學和教師可以評價一下,法庭判案是否公平,各辯護人律師是否為原告、被告爭取到合法權益?這種探究活動不是浪費時間做與考試無關、毫無意義的事情,事實上,通過這種模擬歷史法庭的方式,學生可以提高運用歷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能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學生扮演歷史角色,首先要理解教材上羅馬政治制度、法律體系相關知識并進行有效記憶,這考查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和記憶程度;講述過程中,學生需要自己組織語言,邏輯正確,吐字清晰,發音標準,這考驗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運用能力,有效鍛煉了歷史實踐能力。在一次簡單的娛樂性的探究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歷史素養不知不覺間就得到了提高。打造高中歷史高效課堂,并不是無法可循。新課程改革已經推行了這么多年,傳統歷史教學模式也需要變一變,改一改。每一位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要根據自己積累的教學經驗,積極探索高效歷史課堂教學新模式,為高效歷史課堂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提高歷史學習效率,愛上歷史課堂。
參考文獻:
[1]陳莎莎.談淺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J].廣西教育,2003,(13).
[2]李娜.淺析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8
作者:李帥 單位:青海師范大學附屬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