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思維能力培養下的高中歷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調動學生的內驅力
自信和興趣對學生學習有著良好的激勵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學生只有喜歡歷史,熱愛歷史,才會對歷史有持久的熱情和積極的學習態度,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用歷史本身所具有的實用性來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思維,使之更加活躍。歷史可以給人更多的經驗和教訓,因為歷史是前人的失敗和成功的體現。通過學習歷史,我們可以吸取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少走彎路,獲得成功,這正是歷史的社會價值。所以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生活實踐,選擇和教學內容相關的社會熱點或者是學生感興趣的事件進行分析和總結,使歷史感和現實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樣,學生就不會感覺歷史離我們遙遠,而是和我們生活緊密聯系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利用歷史思維方式去評析社會熱點問題,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去分析歷史現象。比如,在學習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后,同學們了解到蘇聯為了防止德國的再次入侵,對東部的開發開始重視起來,并且把一些重工業都遷移到了東部,為作戰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就這個問題,教師可以讓同學們聯系我國的國情,聯系大西北的開發和建設對西部開發的戰略意義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得到開拓和發展,提高分析能力。其次,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同樣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拓展一些歷史故事、古詩,或者開展一些活動等,這些都能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直觀有趣,同時多媒體的大容量特點可以使學生加強知識間的聯系。
二、啟發指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首先,使學生學會閱讀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前提。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閱讀提示找到內容的重點,并在閱讀中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時候,教師還要教給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和規律,如告訴學生一般情況下一段話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這一段的主要內容的概括。另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掌握重點詞語,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概況能力和復述能力,使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當然,在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有機會去展示。其次,要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獨立思考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歷史內容都有很大的作用。教師要讓學生遇到問題多質疑,多想,以開拓他們的思維,使其養成勤于動腦的習慣。教師要給學生時間,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并發現問題。學生通過探究合作,可以很快找到問題的答案。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他們表現的機會。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引路人,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
三、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
首先,課堂討論。學生在討論中可以使思維得到更好的發揮,智力得到開發,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有價值的問題,鼓勵學生開展激烈的討論。教師要及時引導和點撥,使學生在討論中掌握知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在討論中,學生可以拓寬知識面,培養了從多種角度去認識問題的思維能力。其次,通過練習提高能力。學生通過歷史練習訓練可以使學到的知識得到鞏固,培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使思維變得更加靈活。教師設計的練習題要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可以考察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訓練學生對知識的歸納、分析和概況能力,以及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另外,學生對教材內容和舊知識進行歸納和梳理也可以提高思維能力。學生通過對所學到的知識進行系統性整理,可以找到它們之間的聯系和規律,這也可以訓練思維能力。總之,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歷史教學的重點,歷史教師要把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總結教學經驗,鉆研科學的教學方法,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打下基礎。
作者:王曉樂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肖營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