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實驗教學初中生物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規范操作,讓學生會動手
激發了學生好奇心,學生就有動手的強烈愿望,但隨之而來的可能就是學生亂動手。亂動手違犯操作規程,一方面可能發生不安全事故,另一方面也難以得到相應的實驗結論。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規范學生的操作過程,教師要求學生做好實驗預習,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原理、步驟方法,熟知注意事后,再動手進行操作。學生如果第一次接觸的實驗,教師應先作示范,言傳身教。在具體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按課本規定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分析現象、得出實驗的結論。對不同的實驗結果要幫助學生分析得到不同結果的原因,創造條件要允許學生重新做實驗。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應巡回察看,及時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這樣,規范學生的實驗行為,實驗不但能順利進行,取得良好效果,而且養成學生規范實驗的習慣。
除了亂動手之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不敢動手。有些學生懼怕實驗操作,特別是一些帶有不安全因素或略有“恐懼”性質的實驗,常常不敢動手,尤其是女學生。教師一方面要指導學生熟悉儀器和用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分解操作程序,幫助學生掌握操作要領。比如在實驗前,對解剖刀,酒精燈等實驗用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講解。另一方面要幫助學生確立科學態度,樹立信心,敢于實踐。使學生在動手實驗前做到心中有數,實驗就會水到渠成,不但學生敢于動手,也會取得更好的實驗效果,實現實驗教學的目的。
2課外延伸,讓學生勤動手
由于受時間、地點等條件的限制,許多生物學知識的教學無法在課堂實驗中完成,如“光合作用需要光”“,葉的蒸騰作用過程”等教學內容,在課堂實驗的有限時間內無法看到結果,課堂講授也只能作一般性描述,因此課外延伸,讓學生在課外完成相關實驗成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和補充。學生如果能用課內學習到的實驗技能運用到課外,學生的動手機會就會增加,動手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如七年級教材中學習有關葉脈的作用,我們增加了一個小實驗——讓學生自己選擇相應的葉片,做成相應的葉脈書簽。在學完“根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一節后,課內實驗是蘿卜切去一半,然后放置到水分、陽光充足的地方,數日后,蘿卜發新芽,學生在獲得這一實驗結果后,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把這一個已生發新芽的蘿卜倒置,結果又會怎么樣?”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和這塊蘿卜走出課堂,在家里做起實驗,幾天后,學生交回了他們的成果:本來向下的蘿卜葉卻慢慢向上生長,一個別致的盆景就此誕生了。這種課內外結合的實驗給學生很大的自由實驗的空間,也能給學生充足的實驗時間,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實驗的積極性,對課堂內無法完成的實驗,學生在課外常常是樂此不疲。
總之,動手能力是創新能力的基礎。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既要讓學生愛動手敢動手,又要會動手勤動手,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課內到課外,著力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
作者:石亮光單位:福建省武平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