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實驗能力論文范文

實驗能力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實驗能力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實驗能力論文

第1篇

由于實驗的重要性,相信許多學生用在此方面上的時間與精力不會少,17個中學物理實驗的實驗目的、原理、步驟、注意事項、數據處理等等內容一遍遍重復,死記硬背,但這樣的學法與當前高考出題的方向已是大相徑挺。以2000年全國高考實驗題為例,沒有一個照搬課本中的實驗,特別是考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的題目(題目見本文附錄),其C項是測量小球的直徑的,按書本中的實驗方法這一步是必須的,若守舊不創新,沒有較強的遷移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則必然會選擇錯誤選項C。那么怎樣對待新高考中的物理實驗復習呢?在教學中該采取什么樣的應對措施呢?本人的體會是如下幾個方面。

一、基本儀器的使用仍是實驗的基礎。

不管上一年度有無考到儀器的使用,我們對常用的物理儀器要熟練運用,這是實驗的基礎,是實驗的工具,任何時侯都不過時。在這方面花些時間是必需的。常駐見的有十三種儀器,這十三種儀器是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秒表、打點計時器、彈簧稱、溫度計、電流表、電壓表、多用電表、滑動變阻器、電阻箱等等。這些工具的使用每本復習用書上都有很詳細的說明,本文不再多言。

二、要以挑戰者的眼光挑剔書本上的實驗。

從2000年度的全國物理高考卷中,我們應感受到高考物理改革的方向了,這不是簡單的照抄課本上的實驗了,它給予的驗證動量守

恒的實驗裝置是對書本上權威的經典裝置的改進。這是對迷信權威者的嘲弄,是對創新者的呼喚。這給予了我們一個大膽的想象力,不要把書本上的實驗奉若神明,要以挑剔的眼光重新審視我們書本上的老式實驗方法。

其實在平時的學生分組實驗中,在教學演示實驗中,我們對教科書中設計的許多方面的差強人意是很不滿的,比如動量守恒定律中的被碰球干嗎一定要放在那很難立得住的小支柱子上;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沒必要從第一點就開始計時(即沒必要取第一和第二兩點間長度為2mm),我們完全可以從后面的計數點中取兩個點算出速度與高度來驗證守恒定律,沒必要管第一點準確與否……但總覺得高考它就按書本上實驗裝置考,不敢與它有所沖突,害怕學生高考會吃虧,但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反而不利于學生的開放式思維的發展。

正是出于以上的考慮,我覺得實驗的復習要打破常規,不應該再叫學生跟在書本的后面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盡管我們不否認書本上的實驗是專家學者智慧的結晶,但思維被圈在這當中不是現代教育的要求。要學生們學會找毛病--找設計原理上的毛??;找實驗步驟上的毛?。徽覕祿幚砩系拿?,沒毛病也要想想能否改進。這變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灌輸為主動要學的一招,既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學習與研究物理實驗的熱情,又能迅速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水平與對物理學的理解程度,若找不到毛病也說明書本中的實驗設計確實是出色的。當學生們擺脫對書本的依賴與迷信時,其獨立性和創造力就被大大地激發出來了。這無論對當前的高考復習還是未來走向社會都是極大的財富。

當然學生們開始也許不適應這樣的教學改革,但這不要緊,可以先提示他們,比如對牛頓第二定律的驗證的實驗原理設計有無問題,為什么不用彈簧稱測拉力,彈簧稱測拉力有何不妥;而為使小桶的重

力等于繩子的拉力,書本上要求小車的質量遠遠大于提供拉力的小桶的質量,這有無必要,我們是否可用學過的連接體的知識修正一下拉力的大小,從而擺脫這個限制。再比如對實驗步驟的設定,每個實驗都有可推敲之處,不應絕對化,死記硬背是沒必要的,很多步驟的前后順序是可以顛倒的(比如許多實驗的準備工作中的先后次序),要讓學生分析每一步驟在實驗中的必然性,是屬于準備階段還是實驗過程階段或數據處理階段,只要歸門別類,前后順序自然明晰。當然我們也會發覺還有一些步驟是不得打亂的(比如打點計時器是先打點后放手還是先放手后打點等等),這種開放式的討論要比老師講解給人的印象深刻得多了。當學生們適應這種學習方法時,學習將成為一種樂趣,因為他們不是書本的奴隸了,而是權威實驗的挑戰者,是評價實驗設計優劣的法官,是成功的實驗發明者。

三、以多種視角重新審視和組合實驗板塊。

學習貴在總結,在物理實驗總復習中,我們不應孤立地看待一個個實驗,而應該從這些實驗的原理、步驟、數據采集與處理方式上的異同上,給這些實驗分門別類,從而組成不同的實驗板塊。平時我們已經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實驗分成力學實驗板塊、電學實驗板塊、熱學實驗板塊、光學實驗板塊。但這樣的處理只是簡單地重復了物理課本知識的體系,大多數情況下也是為了講解的方便,沒有多大的創意,對于學生思維的開發和對實驗的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顯得很不夠的。

在此,我認為我們要在這些實驗的組合板塊中挖掘一些功能,培養學生一種實驗的常規意識,比如對于力學板塊,這是由驗證力的合成與分解、打點計時器的使用和測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驗證牛頓第二定律、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等實驗組成的一個大的實驗板塊,現在讓我們仔細去找找這些實驗與其它實驗板塊的區別。我們會發覺這些力學實驗無非就是在力F、速度V、加速度a、位移S、質量m這幾個量上做文章而且已。然后我們看看這幾個量是怎么測出來的,今后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去處理類似的探索式力學

實驗。毫無疑問,這些實驗告訴我們:位移用尺子量(提示學生高精確度該用什么量),質量用天平(鼓勵學生思考大物體質量用什么測),速度與加速度可用打點計時器測量,速度還可以用平拋的方式計算,而力的測定不能用彈簧稱,因為不穩定,影響實驗的準確度……。讓學生們想想電學實驗板塊又能得到些什么呢?

我們還可以把視野再擴大一些,以各種角度重新組合新的實驗板塊,比如按測量型與驗證型可把實驗分成兩大板塊,按能進行圖像處理數據和不能用圖像處理數據又可以把實驗分成兩大板塊。我們可以提示學生這樣劃分板塊,但把一個具體實驗歸類于哪個板塊,這要學生自已思考,比如說用圖像法處理數據,學生們熟悉的是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和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不過畫出的圖形必須是直線,否則不好處理(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坐標軸改為質量的倒數,從而畫出的是直線),這給予學生們思考的空間,其實還有許多實驗也是可以這樣處理的,它們都可以歸類于用圖像法處理數據,比如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我們測的是周期T和擺長L,再由公式來計算,書本上采用的是多測幾組再求平均值法,現在我們可以以L和T2/4л2為坐標軸,用測得的數據放入描點,畫直線求斜率即是g。類似的還有一些,讓學生們想想驗證玻意耳定律是否也可這樣處理。

四、注意可轉為實驗的習題。

在物理上,許多習題的設計與實驗的設計是相通的,它們的區別只是出題的角度不同罷了,讓學生們找一找,改一改,必能開竅。比如高一物理(心修本)第一章的課外習題部分,其第11、12、13題(273-274頁)就很典型,而第17題(見本文附錄)的設計思想更是與物理實驗思路產生共鳴,它有效地克服了手拉彈簧稱測拉力不準的弊病,事實上不論下面的長木板是勻速還是變速均不會影響彈簧稱的

讀數。其實物理課本中每一章的課后習題部分都有可探討之處。幾何光學那一章尤其如此。

五、實驗也要融會物理思維方式

第2篇

一、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要有計劃性和針對性學生實驗能力包括設計實驗計劃、觀察操作、數據處理、分析與總結能力。它的形成和發展是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不是每個實驗都能把各種能力同時培養起來。教師首先要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將每個實驗認真分析后,確定每個實驗要著重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例如,在使用常用的測量儀器——直尺、天平、彈簧秤、壓強計、溫度計、電流表、電壓表、萬用電表時,就應該著重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又如,初中物理教材在實驗《用電流表測電》之前的每個學生分組實驗,都直接寫出“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步驟”等。而在隨后的實驗《用電壓表測電壓》,則要求學生模仿前面的表格自己設計實驗表格。

在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以后,完全讓學生自己設計觀察記錄表格,自己選擇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教師要抓住教材這種變化的安排,著重培養學生設計實驗計劃的能力。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要考慮循序漸進、逐步深入。例如,電磁打點計時器在實驗《測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實驗《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和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都會使用到。在做第一個實驗時,由于學生對儀器比較生疏,操作時會很緩慢,學生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在所難免。在做第二個實驗時,就要要求學生對儀器的安裝及使用操作程序不應再有原則性錯誤,熟練程度應比第一次好,速度比第一次快,不過在具體細節上允許出現些偏差。第三次實驗,就要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正確無誤地將實驗安裝并調好。

二、教師要注意發揮示范作用

在進行學生分組實驗時,學生即使按照教師要求在實驗前做好預習準備工作,對儀器的操作步驟也比較清楚了,但一旦接觸到實驗儀器,仍會束手無策。因此,實驗前教師應對如何正確操作儀器進行示范,必要時強調說明不按規范操作會造成什么后果。尤其在學生進行操作過程中,要抓住典型事例向學生反復示范。例如,初三年級學生做電學實驗,初學階段很容易將電表“+”、“-”號接反??梢栽趯W生實驗前,先做示范操作,將電源的正極和電表正接線柱先用紅紙做上特殊標記,然后用紅色導線把電源的正極與電表的正接線柱連接起來,用黑色導線將電表的負接線柱與電源負極相接(電路中有小燈泡)。

在學生動手實驗時,教師再巡回視導,發現有接錯的,再進行示范。教師在演示實驗時,也要注意動作的規范性,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如使用天平,拿取砝碼時,鑷子口的凹邊應當朝上,待測物和砝碼都應放在砝碼盤的中央;拿取盛有水銀的燒杯時,應用左手托底,不能用手提住燒杯口以免杯底破裂,如果在細長玻璃管中裝有水銀,翻轉玻璃管時,不可用雙手持玻璃管的兩端,而應以手挾持管的中部;做靜電實驗時,需要用手持絕緣柄時,應以兩三個手指握持,而不應從掌心握持,并且應持離導體最遠的一端,以防漏電;用手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臂、電表旋鈕及啟動開關時,應以另一只手扶持器件。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使之形成科學的實驗素養

第3篇

要解決上述問題,除采取行政手段外,迫切需要設計一條突出實驗教學的課堂思路。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內容的確定受教材內容、學生基儲教師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可能有一個簡單的模式。但課堂教學思路的清晰、科學與否,是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初中生由于受抽象思維的局限,開展實驗探索教學不僅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認識,為思維加工提供大量的素材,而且為學生能力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依據啟發教學原則,我們設計了以突出實驗教學為宗旨,能充分體現知識的發生、形成和發展過程的課堂教學思路,即:情境問題猜想探索結論深化運用練習作業。

其各個環節的說明如下:

1情境:是教學準備階段,教師可通過列舉生產、生活中的實際事例,展示實物、模型、掛圖、漫畫或進行演示實驗、分組實驗來創設物理情境。如《浮力的利用》一節,可先安排“空心牙膏片在水中的浮沉”的學生小實驗,起到激發求知欲和復習舊知識的作用。

2問題:從物理情境中提出本節課要研究的問題,使學生進入悱憤狀態。如在《什么是力》一節,在列舉大量實例的基礎上,可問學生:“我們平常接觸了不少力的現象,誰能給力下個定義?”引導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

3猜想:要求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展開聯想和想象,猜想可能的結論。如講《阿基米德原理》一節時,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可先讓學生猜想:可能與深度有關,也可能與物體的密度有關,還可能與物體的形狀等有關。本環節可激發學生熱情,培養直覺思維能力。

4探索:在猜想結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演示或隨堂實驗。如講《蒸發》一節,研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可引導學生利用控制變量的方法設計三個小實驗:(1)在手背上滴兩滴相等的水滴,把一滴涂開,看那個干得快?(2)在桌子上和手背上涂上大孝面積相同的水漬,看哪個干得快?(3)在桌面上涂上大小面積相同的水漬,對其一片吹風,看哪滴干得快?雖然教材中未出現該實驗,但它不僅使學生懂得影響蒸發快慢的知識,而且滲透了物理研究的方法。

5結論:通過實驗,引導學生歸納得出結論。在這個環節,可先讓學生根據實驗現象,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實驗結論,再通過看書對比,培養學生運用物理語言的能力。

6深化:可讓學生反復朗讀,或默讀黑體字所表述的結論,分析條件與結論的對應關系,抓住核心,再進行反例辯論,逆變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jizzjlzzjlzz性欧美|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极品肌肉军警h文| 国产三级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老妇bbwbbw视频| 在线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邱淑芬一家交换| 好看的国产精彩视频|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欧美交换性一区二区三区| 新婚熄与翁公试婚小说| 偷自视频区视频真实在线| 4hu永久影院在线四虎|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乱子伦真实china|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 欧美成人怡红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主播叶子闺蜜|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20|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九九九 | 日日噜噜夜夜爽爽| 免费高清日本完整版| 2019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日本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2021| 偷窥无罪之诱人犯罪| 靠逼软件app|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视频人碰人| 久章草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小雪你好紧好烫好爽|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久久|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在线观看av无需播放器| 一级黄色毛片免费看| 欧美俄罗斯乱妇|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 | 我被继夫添我阳道舒服男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