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放手”的藝術
班主任管理的最大效率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性的展開,如果班主任的水準越高,他班上的學生的個性就會越來越豐富地展開。要做到這一點,班主任要放棄“教育是一種控制”的觀念。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控制的方面很多,許多班主任滿腔熱情,事必躬親。唯恐出亂子,用諸多的清規戒律規范學生,時刻充當著“管家或保姆”的角色。這種“管”對學生和班務管得過多過死,不利于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和身心的全面發展,容易造成學生依賴性強,缺乏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雜務,一天到晚疲憊不堪。
在對待班級的一些小事上,班主任可以大膽放手把一些具體事務安排給班干部,根據班干部的能力特長明確分工,授權負責,建立層次分明的管理體系,讓整個班集體“事事有人做”。這樣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參與管理班級,逐步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在班干部的選取上就要花一定的力氣,優秀的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好幫手,對于班級的管理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抓住班級出現的主要矛盾管大放小,管主放次。在班級管理中把管理滲透到“不管”之管中,達到“無為而治”的最高境界。
二、處理好“軟管理”和“硬管理”的關系
(一)最大限度的發揮“激勵”的作用
1、定幾條不是獎勵的“獎勵”。班級管理不可能永遠風和日麗,有獎必有罰,那我們是否可以換一種形式。如某同學忘記打掃衛生,就“獎勵他打掃衛生一次”。這是一種充滿溫情的處罰,是獎給他一個機會改正錯誤,贏得大家的諒解。若說成“罰他打掃衛生一次”,則帶有明顯的強制性,易形式對立情緒。在這方面,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就做得相當成功,比如把檢討書改成情況說明書就是一個例子。
2、多寫幾張鼓勵性的評語。一篇好的催人奮進的評語不僅能增進師生間情誼,使學生更信任老師,而且它能給學生以信心,給學生指明前進的道路,加快他們前進的步伐。
(二)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把握學生的“自然群落”
1、把握每一個“自然群落”的“首領”,并交給他們適合的工作。往往這些“自然群落”的“首領”在客觀上都有著一定的管理潛力,讓這些同學承擔某一職務,就能影響到本群落的其他同學。
2、把握“自然群落”中有交叉的同學,讓他們成為“橋梁”。自然群落中必然會產生交叉。比如,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形成一群體,體育愛好者又形成一群體。但其中必然有一部分同學在學習成績優秀的同時,也愛好體育。那么,我們不妨讓這些學生成為“橋梁”,使兩群體的學生互相影響,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三、把握師生間的合理距離
新課改背景下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主動權在教師。班主任應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拋棄原來絕對權威的形象,以平等的視角,摯愛的情感去對待學生才容易進入學生的心里。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交流”的過程,只有情感交融的教育,才會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
但是,從管理角度講,師生之間也必須有一個適度的距離。如果片面理解和學生“打成一片”甚至是零距離接觸,那么,就會出現負面效應,出現學生與班主任稱兄道弟,輕慢班主任應有的威信。所以,要讓學生在適度的距離中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與班主任在學識,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從而對班主任保持應有的尊重,同樣,班主任也只有保持好這種距離,才能把課堂教學與課后談心,硬性規定與寬松氛圍融洽起來,使班級管理始終處于和諧的氣氛之中。
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學生時,必須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跡,與學生平等對話,建立朋友般的師生關系,做到師生之間的相互悅納。在此基礎上,聯合任課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商討班級管理的對策,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發展教育系統的整體功效。唯有如此,才能促進學生個人、班集體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