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法課程案例教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西安翻譯學院經濟法案例教學現狀及分析
經濟法課程目前在西安翻譯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市場營銷專業、財務管理專業、物流管理專業、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中作為專業基礎課開設,授課對象幾乎涵蓋了學院所有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授課教師都由具備較長工作年限和中級以上職稱者擔任,已經形成較為固定的教學團隊,在教學上有一定的實力。但是,對西安翻譯學院經濟法課程設置情況(見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案例教學法的運用是不充分的,對學生法學應用能力的培養也是不充分的。究其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方面:
1.學生課前儲備知識不夠,案例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法學學科知識的關聯性很強,學習經濟法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法律基礎。同時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經濟學、會計學和管理學知識,才能較好地理解經濟法的內容,將知識融會貫通,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運用法律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是學生毫無基礎,直接開設這門課程,無異于要建立空中樓閣。大部分專業的經濟法課程都在大學第一、第二學期開設,見表1。面對毫無基礎的學生,教師不得不邊打地基(介紹課前儲備知識),邊蓋房子(講授經濟法的內容),學生學習起來也很吃力,案例分析時抓不住要點,不知從何入手,因而在討論案例時往往找不到解題的方法,影響案例教學的效果。
2.課程學時有限,案例教學時間難以保證。目前的經濟法課程主要是在講授課程內容的過程中,通過老師給出具體案例,學生進行案例分析或者課堂討論,老師再做出點評這一方式來授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培養學生運用法律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如表1所示,課程內容非常寬泛,學時安排普遍不足,一般為64學時,少數專業為48學時甚至32學時,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留給學生分析案例、進行討論的時間和次數都很有限。
3.學生對案例教學看法不一,教學目標不能全面落實。案例教學法雖然受到廣大師生的好評,但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部分學生尚不能接受案例教學法這種要求學生全程參與、與老師、同學良好互動,自己動腦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上課方式。雖然上課過程中老師積極引導,可這部分學生依然沒有興趣、不積極參與甚至表現的茫然失措,致使教師精心準備的教學內容難以全面達到預期效果。
4.所用教材沒有體現出專業差異性,案例教學因專業施教流于形式。經管類各專業之間,都有一定的差異性,經濟法教學也應該考慮到這一差異性,教師在備課時應該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的不同,對授課內容有所側重,同時也應該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選擇適合各專業學生的經濟法教材。比如,對財務管理專業所選教材中《會計法》這一章內容就應該詳細介紹,市場營銷專業的教材中《反不正當競爭法》這一章就不能一筆帶過。而目前的現狀是所有專業都用同樣的教材,為了保證同樣的教學進度,教師講授同樣的內容,使用同樣的案例,因專業不同而施教于學生,沒有落到實處。
二、對其他民辦高校經管類經濟法案例教學的借鑒意義
1.適當調整教學計劃,將課程放在高年級開設。經管類專業的經濟法內容非常廣泛,不僅橫跨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訴訟法等多個部門法,而且涉及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對學生的知識儲備要求非常高。這門課程如果放在大學低年級開設,由于應該先修的課程還沒有學習,學生在基礎非常薄弱,甚至是空白的情況下學習這門課,無論教師授課水平如何高超,案例教學這一方法如何先進,在有限的學時安排內經管類學生也很難鍛煉出運用法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然也無法用法律術語或法律思想來分析和解決日后生活和工作中出現的法律問題。
2.因專業不同選用適用案例教學的教材,引導學生自學。在現在經濟法課程學時有限、案例教學時間難以保證的情況下,為了盡可能提升教學效果,應該擯棄單純的介紹法學理論的教材,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選用適合各自專業的可供學生自學的教材,這些教材應該帶有較多的貼近日常生活的案例,對學生理解法律條文有所啟發,對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問題的能力有所幫助,以便學生課下自己學習案例來彌補課堂上案例教學的不足。
3.改革經濟法課程考評模式,實施多元化的考評方法。學生對經濟法課程案例教學法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之所以表現不一,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于當前的考核方法過于強調學生的期末卷面成績而導致的。我們應該積極改革目前的課程考核模式,首先應當降低期末卷面成績的作用,適當提高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比例;其次變主要依靠出勤率打平時成績,為按照學生對案例教學的參與度來打平時成績,這樣就把案例教學的參與度與平時成績最終與期末總成績相掛鉤,以此來提升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的積極性。
作者:梁靜單位:西安翻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