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政審批管理服務中心事跡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們規劃窗口自20XX年X月在X市(縣)行政審批中心大廳設里了對外服務窗口。十年來,我們在行政審批中心的領導下,在局黨組的親切關懷和關心指導下,始終以三服務三滿意”為宗旨,即: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企業滿意、基層滿意、群眾滿意,緊緊圍繞“比學標桿先進,提升服務水平”的工作目標,以學先進找差距,優化服務、提升效率、規范運行為抓手,牢固樹立用“行動”體現為民服務,用“執行力”體現服務技能,用“系統”提升服務質量服務宗旨,把“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作為最高要求,圓滿地、高質量地完成了上級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了上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贊揚。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在優化標準方面狠下功夫,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我們窗口全體人員,始終圍繞規范服務、熱情服務、優質服務這一主線,用自身的行動來體現為民服務。一是規范服務。我們都能嚴格按照“中心”要求,在接待時做到舉止禮儀得體,用語規范文明,業務解答做到“一口清”、“一紙清”。二是熱情服務。我們做到熱情受理、周到服務、不厭其煩解釋,充分發揮小窗口,大服務的作用。三是優質服務。我們優化服務方式,在遵守辦事程序的基礎上,一切從優先、快捷出發;從方便、簡潔出發;從高效、透明出發,例如:為市重點企業項目補辦手續,我們窗口克服了人少、任務重的困難,主動放棄休息,做到放棄休息,隨到隨辦,加班加點。特別是在沙鋼補辦過程中,我們實行特事特辦共補辦項目221萬平方米。受到了企業的一致好評。到目前為止,我們共辦理選址意見(書)532件;用地規劃許可證269件;工程規劃許可證298件,審批戶外廣告2369份。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二、在強化技能方面狠下功夫,服務效率不斷提升
一是強化學習,不斷提高素質。我們窗口人員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兩集中、兩到位”的要求,扎實開展了“提升素質,優化服務水平”活動。窗口是局里的重要業務科室,特殊的工作崗位要求工作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國家法律法規,2014年初省里出臺了《城鄉規劃條例》。我們在組織同志們學習有關政治理論的同時,還利用集中學習,局領導中心發言輔導、參加上級培訓、聽專家講座、互聯網、業務雜志、報刊等方式方法組織全人員進行學習,有的同志充分利用工余時間和休息時間自學,及時掌握規劃工作新動態、新政策,以適應不斷發展的工作需要,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同時,逐項逐條對照學習并配合業務科室做好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工作,使窗口人員的業務素質得到明顯提高。二是提高效率,優化服務技能。自新成立的規劃行政許可科后,我們窗口人員身兼雙職,窗口人員也是服務科人員,為此我們面對新角色、新任務,一方面將我局集中審批的項目涉及的科室及部門,建立暢通的直線聯系加強業務銜接,建立了受理、辦理、交接制度,明確規定時限和審批要求。來提高辦事質量、辦理效率;另一方面對全市工業項目全面實行在行政服務中心當場辦結的新承諾;同時還積極參加審批中心聯管處的聯辦現場辦公以及即將實施的驗收工作。三是開拓創新,開展“三比三看”活動。即:比服務、比能力、比敬業;看群眾評價好壞、看群眾滿意的高低、看工作質量的優劣,通過三比,窗口人員精神更振奮,工作激情更高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三、在規范運行方面狠下功夫,服務質量不斷提升
一是建立完善了有關制度,做到了規范化服務。我們不但嚴格執行中心關于窗口服務人員的管理制度和行為規范,還緊密結合我們窗口的實際,制定了規劃窗口服務制度、服務人員行為主責等等,工作中能嚴格遵守和認真執行各項規定、各項制度、行為準則,按程序及時辦理。二是實行網上辦理,提高了審批效率。為了不斷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今年我局投資了291萬元組織開發了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簡稱規管系統),電信部門專門為窗口拉了專線,我們組織全體人員認真學習電腦操作知識和有關知識,通過學習培訓,同志們盡快進入了角色,全面了解規管系統案卷流轉、圖形調用等,從根本上實現對審批權的有效監管和辦理上的提速增效。二是做到了文明服務和優質服務。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信譽第一、用戶至上”的理念,做到了用戶來了有迎聲、辦理業務時有解釋聲、用戶走了有送聲,為客戶提供快捷、方便、優質、高效、滿意的服務;同志們愛崗敬業,立足本職,工作中加快了節奏,今天能干完的工作,不拖到明天,真正做到了好中求快,快中求好,為客戶提供了滿意的服務,同時也重塑了中心服人員和規劃人的良好形象。
十年來,我們規劃窗口,在中心的領導下、在規劃局的指導和幫助下、在窗口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愛崗敬業、真抓實干、優質服務,為基層、為群眾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工作中也取得了顯著地成效。但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著一定不足,與上級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與其他窗口相比還有一定差距、與廣大群眾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我們決心:一定要發揚成績、糾正不足,加倍努力工作,不斷創新、甘于奉獻,為廣大群眾、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