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班主任經驗交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首先,我想送給大家一句話,一句我個人非常喜歡并且影響我很深的話:盡力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可能把事情做好!
從參加工作至今,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感悟頗多,煩惱頗多,當然收獲也頗多。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談談我眼中的班主任工作,希望大家不吝賜教!
一、班級管理信條:要想學生充滿激情的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做班主任的首先就要活力四射!
二、積極營造良好的班級風貌,以“班風”促“學風”
對于一個優秀的班集體來說,能否形成積極向上、勤勉務實、團結和睦的班風、學風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班風、學風的引領下,教師開展德育和教學活動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別是八年級,情況比較特殊,學生真正意義上進入青春期,少男少女們都厭倦了規距的約束,因此更要注意做好引導工作。在營造班級風貌方面,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注重班級文化建設
為推陳出新,讓班級有一個全新的面貌,與大家一樣,每學期開始,我便組織全班學生把教室重新布置一遍,讓教室的每一塊墻壁、每一個角落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內容,生動的教育意義。在具體布置時,針對班內學生的特點,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制定《班級公約》,張貼名人名言,使學生行有可依,言有可循,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并設立“日常素養考評臺”和“班級之星評比臺”等帶有競爭性質的評比專欄;專門設置由專人管理的“圖書角”,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及時反饋學生情況,記錄班級成長,特地設置了“班級日記”和“日常素養記錄本”,由班主席負責記錄。每學期下來,厚厚的一本班級日記便呈現在全體同學面前,當我們悉心盤點時,班級成長的一幕幕、一樁樁都一目了然,令人感嘆不已……
(二)注意班干部的培養
進入八年級以后,班干部重新換屆選舉,由學生民主投票,產生一支能力較強,有一定影響力的班干部隊伍。我主要采用的是“班干部輪換制”,即一月一輪換,爭取人人都有機會參與班級管理。對待班干部,我積級引導,大膽使用,注意培養他們的工作能力,激發他們身上的潛能,要求他們以身作則,“各守其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另外,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研究、解決出現的問題,同時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務。這樣,由于班干部積級配合,以身作則,從而帶動全班,收到較好的成效。一學期下來,經過全體師生的努力,三次榮獲“星級班級”稱號。這在很大程度上與班干部們的付出是分不開的。
(三)注意養成教育和傳統德育教育的結合
每學期開始,我總不會忘記和小家伙們一道制定《班級日常管理細則》和《班級公約》。我們將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細化、量化,實行量化管理,從生活到學習、從值日到勞動、從校內到校外的各種行為,哪些是要加分的,哪些是要扣分的,一一具體化,讓學生知道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不對的,從而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有鍛煉和表現的機會,同時,也為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我們實行班干部輪換制度,現在每個孩子都至少做過一次班干部,很多孩子在周記中寫到,做好班干部真不容易!孩子們在感覺管理有難度的同時,自己也相當于接受了一次非常深刻的紀律教育。
對于每周扣分最多的學生,我們要求他積極反思,并于每周五的“班級之星”評選活動結束后發言,分析犯錯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這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班級的班風和學風得到了改善,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漸形成。一個聰明的孩子,如果沒有養成認真、細致、嚴謹的習慣,就無法想象他能在任何領域做出驕人成績;而一個勤懇踏實的孩子,也許天分并不聰穎,卻很可能在人生競爭中脫穎而出,再加上良好的人際關系、處世原則,更會讓他如虎添翼。
這里,我談一個個例,希望能給大家一定的啟發:進入八年級,學生就已真正進入了青春期,又沒有升學上的壓力,個別學生紀律開始松動起來,不喜歡別人對他們的行為約束和思想管教,非常叛逆,而一些不良行為也隨之而來,如曠課,打架,不交作業等等,面對這些違紀情況,我們班主任都很頭疼,可頭疼之余要清楚:如果不注意引導或引導不當,學生很容易在這個特殊的階段走入岔道。
為杜絕此類問題的在班級中的蔓延,我的經驗是:
1、加強學習,加大《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執行力度。我借助主題班會、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各種形式的活動,來引導學生學習并嚴格執行《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配合政教處執行《回中常規》,嚴格要求學生穿好校服,不穿拖鞋,不留長發,每天自行檢查,督促規范,直至養成良好習慣。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強化訓練”吧!
2、注意樹立榜樣。俗話說“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親身做示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曠課,我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講衛生,我班主任事先要做到。平時注意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時時提醒自己為人師表,自然學生想“壞”也“壞”不起來。
3、注意寓教于樂,以多種形式規范學生行為。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接受心理由觀察能力、感知能力、認識水平、興趣愛好等心理因素構成,因此,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單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適合人的接受心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于樂,正好適合學生心理特點,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
為此,我先后召開過多次主題班會,《男孩與女孩誰更需要關懷》、《認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邁入青春門,走好人生路》、《校園禁吃零食》;召開過一次家長會,與眾家長達成了“家有兒女、共同管理”的君子協定;還舉辦過若干次辯論會、語文知識競賽、合作考試等,效果較好。
三、我的困惑及對策:
1、權衡“嚴”與“松”的尺度時心理很矛盾。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更是心靈的耕耘,所以必須講究管理的藝術。在實踐工作中,我感受最深的便是馬卡連珂的那句名言:“嚴格的要求和最大的尊重”。的確,只有既嚴格要求學生,又給予他們最大的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俗話說“嚴是愛,寵是害,不教不導要變壞。”本班雖沒有太多過于調皮的學生,可惡習難改,“大錯不犯,小錯不斷”且屢教不改的也不乏其人。剛開始,在教育轉化他們的時候,我也曾有過失敗的教訓。過去,我對此類問題學生處理時常板著一副面孔,嚴加管教,結果學生表面上對我產生敬畏感和服從感,其實,并不是心悅誠服地接受我的教育和管理。后來,我改變了策略,對他們給予了大量的愛心,既嚴格要求,也給予尊重,一次談心不夠,就談兩次;兩次不夠,就談十次;一個人的力量不夠,就利用班委會教育;直至改正并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從而讓整個集體為其吶喊與喝彩……這不,我們的亮亮同學也在期末班級之星評比中榮獲“進步星”稱號。然而這畢竟是個個例,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全班的現狀。一個都已經讓我心力憔悴,其他的該怎么辦呢?大家可能會說,“哪個班級沒有差生?”“沒有差生,要班主任還有什么用?”其實,要我說,一個差生就是一個案例,一個差生就是一塊試驗田;轉化一名差生自己就獲得了豐富的收獲,班主任水平就上了一個臺階;一位差生在一個班級只是五十分之一,但對于一個家庭他就是百分之百;改變一個差生就給一個家庭以希望,就給社會做出一份貢獻。考上一個高中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而轉化一個差生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轉差是善舉,是功德無量的事!
在平時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我想了很多:對學生的教育,完全能夠做到嚴中有愛,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既要嚴格要求,又要給予最大的尊重。堅持,太難!但,我愿意嘗試!
2、兩級分化現象嚴重,有勁兒使不上!
面對優秀生,我不想多說;而面對學困生,我又無話可說。內心總充斥著一份恨鐵不成剛的悲壯。心思也花了,時間也給了,心也談了,任課老師也交流了,家長也溝通了,可就是收不到應有的效果,“領跑”的還就是那幾門科目,“領跑”的還就是那幾張熟悉的面孔。眼看中考就要臨近,一年多的時間轉眼就到,想想學生的現狀,看看馬鋒、楊樂、査亮的臉,吳濤、海龍、楊芳的眼,哎!我的心都快燒焦了!怎么辦?難道就這樣去參加中考?難道就這樣把孩子還給家長?我真的很無奈!如果可以,我真的想替他們去沖刺!然而,這根本就不現實。也許,這就是對我班主任工作最大的考驗吧!我需要做的,或許就是直面這嚴峻的考驗!
當然,班級管理中發生的事件及引起的思考值得總結的還有很多,有待于我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繼續思索、繼續實踐,這樣,才會讓自己在反思中不斷提高,才能有望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