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區經濟發展落實情況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受區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區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年計劃(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區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年,在區委的正確領導、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及區政協參政議政下,全區上下緊抓“又好又快”這條主線, 攻堅克難謀發展,全面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全年地區生產總值48.16億元,比增16.7%,完成年度目標的105%;財政總收入4.68億元,比增29.3%,完成計劃的103%,其中區級收入2.47億元,比增33.1%,完成計劃的103.2%;其它各項指標均按三屆一次人大會議通過的計劃目標完成或超額完成。
(一)經濟實現擴量提質
工業不斷發展提高。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96.04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101.7%,比增23.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1.52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102.3%,比增26%。工業繼續向規模化集中,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3家,產值超億元企業達到21家,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84.9%,比上年提高6.4個百分點。投建投產步伐加快,全年新投建、投產企業數量分別為41家和46家,新開工工業廠房56萬平方米,竣工51萬平方米。企業素質不斷提升,投入2.81億元,實施5個技改項目,8家企業通過貫標認證,1項產品獲得“國家免檢產品”稱號,1家企業啟動改制上市前期工作。
農業結構逐步優化。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5.74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116%,比增1.2%。糧食生產保持穩定,完成總產量3.56萬噸。農業基地規模擴大,新增中藥材基地1000畝、茶葉基地500畝、花卉基地250畝、速生豐產林基地4100畝。農業品種不斷優化,改良水果7000畝,新增水產養殖面積500畝。農業龍頭企業繼續鞏固提高,和昌、美等集團做強做大。
第三產業加快培育。專業物流市場培育初見成效,天宇物流等11家物流貨運企業入駐,完成雙陽物流園區規劃,初步選定嘉太酒類配送中心等6個項目,并基本確定列入省預備重點項目,為土地報批打好基礎。旅游業發展邁出新步伐,完成全區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加緊美植物園和仙公山生態旅游等項目前期工作,豪生酒店集團著手籌建五星級酒店,僑航空旅游城四星級金龍酒店完成主體建設。房地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新開工33萬平方米,竣工18萬平方米,完成投資5.2億元,比增59.5%。
(二)需求保持均衡拉動
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26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103.9%,比增24.7%。一批重點項目順利推進,濱江大道二期基本完成建設,萬虹公路馬甲至羅溪段拓改工程全線竣工通車,經濟開發區莊田片區完成1750畝土地平整工作。道路、工業園區、農業水利等基礎設施分別完成投資1.87億元、1.5億元、2548萬元。基礎配套先行,有效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社會投資高幅增長。
外貿出口保持穩定。全區新批和增資外商投資企業28家,合同利用外資3401萬美元,比增14.7%,實際利用外資2339萬美元,比增28.4%,分別完成市下達任務的100%和101.7%。出口商品總值2.5億美元(海關口徑),增長29.3%,完成年度目標的109.6%。
消費市場初顯繁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6億元,比增15.1%,完成年計劃101%。商貿、餐飲、娛樂等傳統行業向專業化、規模化轉型,工業園區生活配套設施逐步完善,積極開展萬安片區“退二進三”前期工作,中心商圈日漸成型。
(三)和諧社會扎實構建
社會事業同步發展。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47項,3個項目榮獲市科學技術獎。改造、新建中小學校舍2.18萬平方米,完成奕聰中學高中部建設,第十一中學、羅溪中學通過省級三級達標驗收。雙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羅溪衛生院綜合樓建設及馬甲醫院醫療設備改造升級順利實施,完成新一輪農村初保工作。文體等事業穩步發展。
新農村建設逐步推進。農民人均純收入6316元,比增8.7%。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發放低保金324萬元,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推進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僑居造福工程、安居工程、地質災害搬遷工程的建設,解決164戶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完成6公里鄉村道路提級改造,建成雙陽垃圾中轉站、虹山垃圾填埋場,新建農村沼氣池300口、農村垃圾屋110個。
可持續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完成800畝耕地補充工作,推進土地資源集約和節約利用。制定《區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規劃》,加大環境監管和環保執法力度,較好地完成“雙減排”任務。加快生態環境步伐,完成《生態區建設規劃》編制,啟動灣海洋環境生態修復項目。人口計生主要責任指標呈良性發展態勢,人口出生率10.45‰,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5.35%。
各位代表!回顧年,我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統籌兼顧,順利實現經濟社會事業協調、快速發展,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一是重點項目實施推進速度滯后;二是受宏觀調控制約,企業發展運營困難加劇;三是社會事業和綜合配套條件仍較為薄弱;四是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及節能減排任務比較艱巨。對這些問題和困難,區政府將高度重視,認真分析原因,積極采取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年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年是深入實施“十一五”規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展望新的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從緊貨幣政策,整體宏觀環境更加嚴峻,面臨的困難和壓力更大。但從區域發展看,我區的發展基礎和條件日趨成熟,區位和后發優勢將繼續支撐較高的投資強度,存量增長潛能仍然有較大的釋放空間,只要我們堅定發展信心,精心運作,就能保證經濟和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因此,要求我們制定發展目標,既要與“十一五”規劃相銜接,又要體現現階段良好發展勢頭,既要適度超前、鼓舞人心,又要實事求是,切實可行。
綜合各因素,年我區主要預期指標是:地區生產總值55.87億元,增長16%。GDP增長同步增加財稅收入,并隨著經濟運行質量提高和稅源結構進一步優化,財稅收入占GDP比重逐年提高,預計財政總收入5.8億元,增長25.1%,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06億元,增長26.2%。區域發展建設的帶動和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將使農民獲得更多實惠,加上消費者物價指數持續走高,務工收入及肉禽蛋、蔬菜等農副產品價格也將上升,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6758元,增長7%。上述目標的預安排,是根據對三次產業及三大需求的分析和測算而提出的。
(一)三次產業將呈現良好發展勢頭。第二產業繼續起支撐作用。預計明年規模工業增加22.8億元,其中新投產企業20多家,重點是經濟開發區一、二期及河市新投產企業,加上5家企業進行較大規模重組擴建,累計可新增產值14.8億元;老企業及近年新投建未達產的企業技改和增資擴營,可保持10%的增速,預計新增產值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87.4%,拉動工業總產值增長22%,為GDP增長貢獻12.1個百分點。建筑業增加值在固定資產投資的帶動下預計增長11.1%,拉動GDP增長0.8個百分點。農業將穩步增長。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及產業化,加上當前農副產品價格保持高位態勢,糧食生產保持穩定,基地建設穩步推進,預計農業總產值保持1.5%的增長,拉動GDP增長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速呈加快態勢。隨著工業化進程加快和物流、倉儲等重大項目順利推進,商貿、金融、交通運輸、通訊、餐飲等將迎來新的發展時機,房地產業得益于城東片區加快建設而穩步發展,預計第三產業增長11.8%,拉動GDP增長3個百分點。
(二)三大需求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增長25.2%。新開工工業廠房55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3.6億元;嘉林廣場、陽光國際廣場、誠源陽光花園城、東華百希達、華祥三期、冠亞二期等房地產項目新開工40萬平方米,投資5.5億元;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及社會事業公共服務設施投建,預計投資6.3億元;美植物園、豪生酒店、華祥建材市場等第三產業項目將投資1.8億元;企業增資擴建、城鎮建設、農村固投等投資3.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增長15%。人民群眾收入增加,消費水平提高,商業零售、餐飲、交通運輸、郵電通訊、公共服務等社會消費品將保持5%的增長,增加5000萬元;隨著房地產業發展、中心城區商圈形成、企業擴營及仰恩大學等學校建設擴招,將帶來人流和從業人員近1萬人的增加,預計可增加9000萬元以上消費能力。出口商品總值預計增長15%。占我區總量70%外貿型企業的自然增長,加上新投建、投產企業將確保出口商品總值的持續穩定增長。
三、年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任務
(一)以項目帶動為抓手,加快發展建設
1、健全項目推進機制。重點項目建設事關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年區重點項目45個,年度計劃投資18.03億元,若全部順利實施,就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的88.6%。因此,要切實落實區重點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加強跟蹤考核和協調服務,切實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實行適當激勵機制,確保重點項目按進度推進。要認真貫徹“五個一”工作機制,深化前期工作,按照產業發展目錄,完善項目論證儲備機制,優選項目爭取用地支持、銀行貸款、社會融資等,為項目更好更快的落地建設打下基礎。要堅持搭好載體、留足空間,強化集約用地,保證投資強度和單位產出,并加強與名企名店的洽談,爭取引進大項目、好項目,有序推進招商選資。
2、提升項目實施成效。三產要實施重點突破。做好房地產、商貿項目促建工作,爭取全年房地產新開工40萬平方米、竣工22萬平方米;積極配合汽車北站建設,抓好雙陽物流園區用地報批并爭取動工建設,支持配合和昌集團倉儲配送中心和華祥建材市場的建設;完成四星級金龍酒店建設,加快豪生酒店建設步伐;爭取美植物園動工,完成仙公山山門、入口通道建設,加快旅游休閑產業發展。工業要圍繞擴量提質。繼續推進載體建設,完成經濟開發區莊田片區1871畝用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并交地投建,做好雙陽朝陽片區、前洋片區、河市官洋片區、霞溪片區等1643畝土地的三通一平,推進電子產業園首期用地整理,爭取華大科技創業園、馬甲及羅溪加工區等用地獲批;精心抓好存量提升,出臺相關政策,重視閑置廠房招商,扶持企業技改、創品牌、重組擴張及轉型上市,鼓勵做強做大,采取有力措施促建促產,爭取新開工工業廠房55萬平方米,竣工50萬平方米。農業要立足結構調整。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推進蔬菜、禽畜、水果、水產、藥材、花卉等基地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扶持龍頭企業發展,支持東南醫藥公司建設羅溪中藥材基地科研中心;積極創建無公害基地,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3、增強項目帶動作用。加緊規劃論證和組織實施一批基礎配套型、輻射帶動型、基本保障型的項目,進一步增強發展后勁。繼續推進濱江大道建設,完成雙陽片區西環路、福濱街、陽新街市政道路建設,動工建設塘西至陽江道路、羅溪東環路,配合做好福廈高速公路段擴改工作,配合供電部門建設220KV及110KV馬甲變電站。有序引導中心城區“退二進三”步伐,完成杏園小區經濟適用房建設,動工建設雙陽前洋安置小區,抓緊做好橋南社區城市化改造和經濟適用房建設的前期工作,抓緊新行政中心區規劃設計,完成控詳規編制和城市設計工作,啟動河市新鎮區建設,抓緊建設泰源東路、濱水路等基礎工程。加快做好馬甲中心鎮區控詳規編制,推進舊變電站用地、新庵梧埔片區開發建設;結合羅溪東環路及新農貿市場建設,加快羅溪鎮區整治步伐。
(二)以和諧構建為根本,統籌協調兼顧
1、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馬甲、羅溪加工區運作,集約規范鄉鎮集體經濟。拓寬就業渠道,強化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爭取新轉移農村勞動力1500人。改善農村環境,加快舊村改造和新村建設步伐,鼓勵扶持通行政村主干道路提級改造,11個村(社區)通自來水和43個自然村通有線電視工程及河市、馬甲、羅溪垃圾中轉站建設,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200口。提升保障水平,切實將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到位,完善土地征用補償機制,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持續提升低保水平。
2、促進社會事業發展。申報和實施各類科技項目50項,推進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建設中小學校舍1.2萬平方米,促進服裝職業技術學校、省電力職業技術學校動工建設。完成雙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馬甲醫院、羅溪及虹山衛生院綜合樓建設,提高基層醫療能力。建設10個社區全民健身點,完成5個村文化活動室建設,爭取職工文化活動中心動工建設。
3、構建和諧有序社會。穩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5‰以下,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達到94.5%以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采取切實措施做好節能降耗、減排工作,確保萬元GDP能耗降為0.562噸標準煤,節能率達2.7%。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關心困難群體,解決低收入群體生活住房問題。深入實施“五五”普法規劃,繼續深化“平安”建設。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整治、規范流動人口管理服務,進一步創建精神文明城區。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我們一定要在區委的領導下,按照本次人代會的要求,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為全面完成年的各項目標任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