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工作年度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州委、州政府正確領導和上級林業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州林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州林業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林業工作,以全面推進現代林業建設為主題,以建設生態文明為目標,著力實施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生態保護與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林業工程項目:一是落實國家重點公益林管護面積1389.4萬畝,完成造林14683.5畝,農田林網撫育14112畝,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面積118750畝,落實管護人員3387名;二是完成防護林工程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18.74萬畝,為計劃任務的100%。其中:人工造喬木林0.7萬畝,人工造灌木林1.54萬畝,封山育林16.5萬畝。總投資1850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480萬元,地方配套370萬元;三是完成退耕還林工程10.1萬畝,為計劃任務的100%,其中:灌木造林3.8萬畝,封山育林4.8萬畝。投資897萬元;四是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枸杞基地建設16765畝,為計劃任務的100%;五是造林補貼試點項目人工造林6萬畝,為計劃任務的100%;六是完成日元貸款項目總建設規模2.2萬畝(其中:烏蘭縣工程固沙2000畝,防風固沙林2000畝;都蘭縣造林3000畝,封育1.5萬畝),為計劃任務的100%;七是完成森林植被恢復造林面積5333.55畝;八是完成森林撫育補貼試點資金中幼林撫育面積3.6萬畝;九是完成林業科技推廣示范資金青楊插桿深栽造林1200畝,沙障工程固沙150畝,設置防護網圍欄6200米,修建宣傳(標識)牌1塊,投資100萬元;十是全面完成了全州9個新農村建設村莊綠化項目;十一是完成育苗1000畝(其中:格爾木市250畝,育苗100萬株;德令哈市350畝,枸杞育苗1050萬株;都蘭縣300畝,育苗150萬株;烏蘭縣100畝,育苗90萬株),培育白刺、梭梭、青楊、旱柳、檉柳、云杉、園柏、枸杞等樹種;十二是2市2縣2行委全面完成了州財政投資的生態建設項目;十三是完成全民義務植樹121萬株(其中:格爾木市35萬株,德令哈市36萬株,都蘭縣25萬株,烏蘭縣25萬株),參加植樹總人數約22.5萬人次。
全州完成林業項目總投資17205.98萬元,繼續保持林業投入持續增長的良好勢頭。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年,經過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州確權集體和個人林地面積15.41萬畝,其中:集體林面積7.81萬畝。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成面積7.81萬畝,確權發證面積7.81萬畝,為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總任務的100%。
二、采取的措施
(一)領導重視,周密部署。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生態建設與保護,深入造林第一線調查研究,多次對林業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對林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建立領導負責制。將工程建設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級林業部門主要領導肩上,成立項目資金監督和質量監督檢查領導小組,從造林質量,工程設計,資金使用,組織實施一抓到底。林業部門認真履行職責,確保組織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為全州各項林業指標的完成起到了強有力的保障作用。
(二)積極爭取林業項目資金,加大生態綜合治理力度,從局部造林,小規模封育,逐步向整體治理的方向推進。結合“三北”四期、重點公益林營造林和省財政支農資金新農村建設項目加快了道路和村莊綠化,為農牧民增收和人居環境條件改善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從實際出發,宜造則造,宜封則封,以封為主,封造結合。依據各地氣候條件,采取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喬灌草結合的造林模式,積極推廣楊樹深栽、節水灌溉、容器育苗等技術,加快了生態治理力度。
(四)在全面完成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任務的基礎上,各項林改配套政策有序跟進。近期由州局牽頭,州林改領導小組組織州人大、州政府、農牧、水利等部門開展全面自查和檔案收集整理工作,確保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五)嚴把地塊選擇關和作業設計關。州局多次派出專業技術人員深入項目區,嚴格按照工程建設標準、造林技術規程要求,因地制宜,認真選擇造林和封育地塊。積極配合省林業局春季造林督查組對項目建設地塊進行了現場復核,落實的地塊達到了造林要求。同時嚴把作業設計關,造林作業設計均有州林業調查規劃隊現場踏查,統一編制,統一批復。保證了作業設計質量。
(六)堅持農田防護林和綠色通道建設相結合,努力構建生態防護林體系。全面完成了315國道東西線40.5公里2264畝補植補栽,栽植新疆楊、河北楊等苗木28.2萬株。
(七)嚴格執法,依法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全州森林公安機關組織開展了兩次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專項行動,截止6月份,全州查處森林刑事案件2起,林業行政案件12起,依法處理違法犯罪嫌疑人16人,收繳各類野生動物制品100多件(只),木材2.9立方米,處罰5.84萬元。全州森林防火部門積極履行職責,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防火宣傳,強化火源管理,開展防火演練和檢查,確保了無大的森林火災發生。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部門嚴格種苗檢疫檢驗,確保造林用苗質量。全州復檢各類苗木1425余萬株,產地檢疫苗木297萬株,調運種子18.4噸,苗木復檢率和產地檢疫率均達到100%。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面積為0.635萬畝。
(八)積極部署開展黨建和創先爭優活動,努力建立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長效機制,調動林業系統干部職工建設綠色家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實際行動落實科學發展觀,動員全系統大干苦干一百天,促進了林業生態建設。
三、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是資金投入相對不足,受自然條件影響,我州造林后需要1-3年的補植補栽,而國家無專項經費,地方財力又非常有限,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林業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防護林建設投入大,幾乎沒有經濟效益,且后期管護任務繁重,資金緊缺。二是傳播覆蓋面不廣,工程管理難度大。由于對林業工程的有關政策和重要性宣傳力度不夠,導致群眾的思想認識不到位,沒有很好地與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結合起來,缺乏對后續產業發展的深入研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落實林木管護措施,確保植樹造林成果。做好協調工作,保證林業用水,切實抓好新植林帶的澆水管護工作。加大林木管護巡查力度,加強新造林撫育管護和中幼林撫育工作。
(二)加快科技興林步伐,繼續推廣節水灌溉、植物生長調節劑、楊柳深栽等抗旱造林技術,提高造林效益。加強對技術人員、基層林業工作者、重點公益林管護人員和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實用技術培訓,進一步提高業務技能和生產管理水平。
(三)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項目,加快城鎮各主要街道、村莊的綠化工作,改善和美化人居環境
(四)加強管理,努力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從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工程質量監理制、質量檢查通報制、質量責任追究制四項制度入手,把投資與任務掛鉤,做到任務、資金、責任三落實。實行資金稽查檢查制度,對資金撥付、到位和使用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和稽查審計,杜絕漏洞。建立和完善各級政府任期目標責任制,林業局長項目管理負責制、林業技術人員技術負責制,全面落實《關于造林質量事故行政責任追究制度的規定》,落實每一個環節行政責任人和技術責任人,出現問題,及時整改。
(五)加大依法治林力度,保護好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一是強化措施,規范林政管理工作。嚴格執行《退耕還林條例》、《禁牧令》。二是堅持嚴打防針,切實保護好資源。強化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植物的依法保護,適時組織開展各種嚴打整治專項活動,加大巡護執法力度。三是防治并舉,抓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重點采取以營林措施為基礎,生物防治為主導的綜合防治技術措施,不斷提高防治成效。四是明確責任,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層層簽訂防火責任書,落實各項防火措施,確保不發生大的森林火災。五是依托中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加強植被管護,恢復和擴大林草植被。六是努力提高自然保護區管理水平,不斷加大保護力度,使保護范圍內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重點保護對象和典型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
(七)按照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管理辦法,加快檔案搜集整理工作,按期圓滿完成林改自查和州級復查工作,為林業發展增添新的活力。
(八)突出重點環節,落實關鍵措施。發揮林業工程建設的輻射帶動作用,以點帶面,逐步搞好我州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重點引導群眾參與到林業建設和保護林業成果的行列中來,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
(九)認真組織開展好全年林業生產任務完成情況市(縣)級自查和州級檢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