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運行現狀調研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從總體上講,年我縣金融運行良好,風險控制成效顯著,貸款投向結構趨于合理。不良貸款余額17383萬元,占6.36%,比年初下降0.85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下降0.92個百分點;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經營業績開始實現扭虧為盈,共實現營業利潤2271.6萬元;年末,存款余額597630萬元,比年初增加78826萬元,增長15.2%;貸款余額219053萬元,比年初增加31328萬元,增長16.7%。
一、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成效顯著
一是貸款增速實現大突破。年金融機構貸款余額比年初增長16.7%,高于年7.6個百分點,當年新增貸款占新增存款比率首次達到40%,貸款增速快于全縣GDP,增幅5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增長水平。
二是優質信用培植實現大突破。年我縣通過銀行信用等級評定的中小企業達到72家,其中達到A+級信用標準22家,信用鄉鎮8個,信用社區1個,初再次申報信用鄉鎮3個、信用社區1個,已獲得市政府批準,初步形成了一批樹誠信、講信用的企業和單位,為爭取成功申報全市金融最佳信用縣市打下了基礎。
三是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實現大突破。年新增貸款31328萬元,投放重點在建項目及招商引資企業18523萬元,支持了我縣一大批優勢企業和行業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我縣80%以上重點項目及招商引資企業都獲得過金融部門信貸資金支持。
四是爭取各項政策性資產處置實現大突破。近年來,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業發展銀行利用各種途徑,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剝離39326萬元、核賬9681萬元、股改處置26370萬元、票據置換11034萬元、核銷貸款8183萬元、其它方式處理34730萬元,共計129324萬元,為我縣企業改制、經濟發展減緩了壓力。
五是金融業務服務實現大突破。在傳統業務基礎上,廣泛開展了基金銷售、保險、完善信用卡及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金融服務呈現多角度、全方位發展態勢,為企業、個人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服務與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矛盾仍然突出
一是“存差”現象繼續擴大,資金矛盾更加明顯。自年起,我縣金融機構一直是存款大于貸款,年遞增率高達121.3%,“存差”現象依然存在。一方面,上存資金過大,利率調減,處于微利或無利的局面;另一方面,市場資金流動性過剩,儲蓄不能轉化為投資,金融資源不能出現良性循環,削弱了金融在經濟工作中的作用。
二是信貸實行“抓大放小”,中小企業“貸款難”更加突出。目前,縣內國家大型企業和壟斷行業貸款占40.5%,達13472萬元,中小企業貸款5051萬元,僅占15.2%,金融信貸投向不平衡,呈現出“抓大放小”的格局。我縣擁有3634家中小企業,從業人員4.35萬人,注冊資金2.5億元,產值和稅收分別占88%、34%,中小企業貸款比例與實際貢獻極不相稱,中小企業“貸款難”非常突出。
三是信貸資金“短、頻、快”,信用等級依然不夠。據報,年,我縣金融發放貸款(不含貼現)38463萬元,其中短期貸款30941萬元,占80.4%,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立項的特大工程建設和壟斷行業,工農業、養殖加工業等貸款不足19%,且一年、兩年短期居多,信貸資金呈現“短、頻、快”的特點。造成企業疲于借貸,疲于還貸,其原因是,金融機構經濟效益取代了服務功能,銀企雙方信用不夠。我們都知道,工業、農業、種養加等基礎產業,周期相對較長,短期內難見效益,一旦貸款追求“短、頻、快”,信貸資金不到位,不足時,不起效,種、養、加等行業的運行和發展將會受到嚴重的制約,全縣經濟的整體發展將隨之受到影響。
三、搞好我縣金融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是努力尋求支持經濟發展的“切入點”。就是要圍繞“政府想什么、縣里抓什么,發展經濟缺什么、工作目標是什么”,調整金融思路,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具體來說,,人行要積極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圍繞縣委提出的“兩化”建設,做到“四個推進”,即支持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支持支柱企業,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支持地方小城鎮建設和城鎮住房、農田水利、城鄉道路、城區改造、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開展貸款營銷,推進城鎮化建設。支持“三農”,推進小額農貸網絡化建設;商行要調整存貸結構,將每年新增存款的70%,用于支持縣域經濟建設;信用社要將每年新增存款的80%,用于服務“三農”;農發行要做好糧棉油收購貸款供應與管理工作,加大對農業基礎建設和涉農企業的投入。所有金融部門要把支持招商引資當作重要工作來抓,提供多途徑、全方位的服務。
二是加快建立信貸運作的擔保機制。“貸款難”根本原因在于“擔保難”,只有建立起有效運作的擔保機構,“貸款難”問題才會迎刃而解。,我們要按照省政府《關于加快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通知》,實行政府注資、市場引資、入股合資等,建立融資擔保機構,壯大擔保實力,逐步建立市場化運作的擔保機制。擔保注資力爭達到3000萬元,并實行掛牌營業。金融部門要充分發揮擔保基金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切實做好農村信用體制改革的相關工作。是認購央行票據最后一年,農村信用社公司法人結構治理進入關鍵時期。能否按期贖回央行15972萬元的無償“補貼”資金,直接影響到我縣“三農”建設和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據專項票據監測分析,我縣在不良貸款占比、資本充足率、已置換呆賬清收等指標上仍然達不到要求,在資金頭寸、貸款清收等方面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因此,我們要認真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和發展的意見》,信用聯社更要加大工作力度,切實解決問題。
四是積極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積極鼓勵集團控股企業、規模大的企業、效益好的企業,直接注資中小企業,包括發行債券、股份制改造、上市等渠道;要認真落實《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積極支持民營資本成立村鎮銀行、社區性信用合作組織、貸款公司,為中小企業、“三農”提供融資渠道;要積極推廣票據業務,鼓勵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利用銀行簽發承兌匯票,采取貼現方式獲得流動資金,全面緩解中小企業資金短缺問題。
五是積極改善金融生態環境,打造“最佳金融信用縣市”。目前,全市有6個縣市獲得省政府授予的“最佳金融信用縣市”稱號,我縣由于多種原因,至今未達到最佳信用縣市考核要求。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艱巨而又緊迫的工作任務,我們要加大力度,全面推進“四大信用工程”(信用企業、信用鄉鎮、信用社區、信用區域)建設,力爭用一年的時間,把我縣建設成最佳金融信用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