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流動務工者管理調研報告范文

流動務工者管理調研報告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流動務工者管理調研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流動務工者管理調研報告

隨著新城和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加快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社會管理方面呈現出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特別是來務工青年的教育管理、青少年犯罪等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為了掌握我區域內來務工青年的基本狀況,進一步深入研究我區來務工青年的特點、社會影響,找出相應的教育管理辦法,團區委于9月初至10月上旬對全區來務工青年進行了普查,完成了回收調查問卷、信息錄入工作,并對系統數據進行了整理分析。召集各鄉鎮、街道相關人員召開了專題會議,對全區流動人口來務工青年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和熱點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對進一步加強來務工青年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可行性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形成此報告。

一、全區來務工青年的基本情況

(一)本文中來務工青年的界定

離開戶籍所在地,在區域內從事務工、經商等活動,居住30日以上的18至35周歲青年。

(二)主要組成人群

1、從事管理、研究、設計等職業的高學歷、高素質人才

2、在企業、工廠以打工為主的打工族

3、個體經營者

4、無工作、無居所人員

(三)數量及分布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我區共有來務工青年199194人(根據各鄉鎮、街道提供的數據統計),分布在各個鄉鎮、各個街道。就街道而言,前三種類型的來務工青年占大多數,在農村,二、三類型的來務工青年占大多數。

(四)主要特征

1、來源廣泛,成份復雜。全區來務工青年來源省份主要集中在河南、安徽、河北、四川、山東、湖北、江西、吉林等地區;

2、居住時間短,流動快。來務工青年居住周期較短,流動速度越來越快,以于家務鄉為例,居住一年的外來務工青年占53.08%,居住二年的占22.18%,居住二年以上的占24.74%;

3、從事職業多樣,就業途徑狹窄。外來務工青年主要從事建筑、餐飲、服務、制造、加工等職業,大多是城里人不愿干的苦、臟、累、險行業工作。在謀取就業渠道方面,大部分來務工青年是通過老鄉朋友介紹、自薦或企業直招就任目前的工作,以張家灣鎮為例,經勞動部門正規途徑就業的外來務工青年僅占29%;

4、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勞動技能。通過調查顯示,來務工青年大學以上學歷27504人,小學以下學歷2467人,其余多集中在中專、高中學歷,占總人口84.95%。據了解,大多數流動青工未受過專門技術培訓,專業技能十分缺乏;

5、性別比率基本持平。來務工青年男女比例約為1.13:1(男105651,女93543),男女比率基本持平,男青年較女青年略多。

6、組織歸屬度較低。來務工青年政治面貌以群眾居多,以馬駒橋鎮為例,黨團員占4.76%,普通群眾占95.24%,普通群眾是黨團員人數的20倍,明顯呈失衡狀態。

二、近年來我區加強流動青年教育管理工作的具體舉措及成效

(一)完善體系,搭建框架,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初步形成。

在全區各鄉鎮、街道均設立了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組織,兼管流動青年的教育管理工作,達到城鄉完全覆蓋,組織體系進一步完善。建立了工作聯系會議制度、聯絡員例會制度、信息通報制度、工作考評制度等一系列規范化工作制度,齊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工作機制逐步形成。

(二)吸納資源,整合隊伍、建立了一支穩定、社會化的工作隊伍。

在完善組織建設的同時,強化了隊伍建設,建立了三層人員組成體系,第一層是委員,由各鄉鎮街道、職能部門主管領導擔任;第二層是聯絡員,由各鄉鎮街道團委書記或職能部門相關科室負責人擔任;第三層是社會兼職人員,吸納社會熱心人士擔任。共聘請法律宣講員20名,維權咨詢員20名,招募網吧監督員150名,禁毒志愿者540名,形成了一支穩定、專兼職相結合的工作隊伍,在流動青年教育管理工作中發揮了突出作用。

(三)大膽探索,創新模式,對流動青年實現有效覆蓋。

在新經濟組織團建中,我們積極創新新經濟組織團建,推行“聯誼”模式,通過成立“非公企業青年聯誼會”,凝聚和覆蓋非公企業團員青年。據不完全統計,全區新經濟組織中,已建團組織92家,覆蓋團員青年近萬人。全區新經濟組織建團率近50%。同時,為不斷適應新時期青年工作新形勢和青年群體新特點,我們在流動青年團建中,推行“聯網”模式,通過加強與“八通網”等青年自組織的聯系,把互聯網作為聯系青年的新的重要平臺。

(四)建立陣地,聯合互動,流動青年法制安全教育進一步深化。

在各鄉鎮、街道、打工子弟學校共建立法制教育基地45個,成立社區、村級維權工作站50余個,設立區、市、全國級青少年維權崗29家,為打工子弟小學籌建普法多媒體教室1個,同時,積極創新青少年宣傳教育陣地建設,把“兩法一條例”等法律條文,青春教育、交通、消防等知識搬進了樓道,形成了青少年法制教育樓門、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知識樓門等獨具特色的樓門法制教育陣地,為基層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提供了新的陣地和舞臺。多年來在廣大流動青年中持續開展“6.26遠離宣傳周”、“青春紅絲帶行動”、“12?4普法宣傳月”、《公開信》發表紀念日宣傳活動等多項宣教活動,共深入鄉鎮、街道開展大型普法宣傳活動20余場,印制發放各類普法宣傳品10余萬份。

(五)多措并舉,解決困難,流動青年權益得到切實維護。

以關愛流動青少年為主題,開展了多項教育活動,成立了流動青少年法律學校,加強了對流動青年的教育和管理。共接待青少年權益侵害投訴30余件,配合區公安分局、區法院審理青少年案件10余起。協調各委員單位集中開展文化市場、校園周邊環境、上網經營場所集中整治行動10余次,進一步優化了流動青年成長環境,減少了流動青年違法犯罪的誘因。

同時,團區委依托希望工程捐助中心,積極爭取市希望工程支持,整合社會資源,著力服務困難家庭子女,維護流動青少年合法權益。

年,團區委以扶助弱勢青少年群體、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進一步加大了“希望工程”吸納社會捐助和宣傳工作力度,聯合各新聞媒體發起了“愛心在慈善公益活動”,全年捐助貧困來務工人員子女870人次,發放各類獎助學金241000元;2007年,團區委持續推進“愛心市場”、“愛心之旅”等服務流動青少年工作項目,全區723人次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來務工人員子女得到了資助,發放各類獎助學金216900元,得到了青少年以及社會的廣泛認可;今年1月,團區委啟動了“溫暖1+公益行動”,并接受了青年企業家捐贈60萬元,成立了“溫暖1+”公益基金,用于幫助困難家庭青少年就讀、就業和就醫。截至目前,已為83名來務工人員子女發放各類獎助學金24900元。

三、在流動青年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和問題

(一)人口流動性大,掌握情況難度增大。

來務工青年教育管理難,根本原因在于人員流動性強。在許多地方,務工青年數量龐大,因工作、生活的不穩定性而引起的小范圍流動及跨區域流動的情況發生頻繁,導致對來務工青年青年的動態信息掌握不全面、不準確,來務工青年“人戶不一致”現象較為嚴重。

(二)高危來務工青年人群管控效率低。

高危來務工青年人群相對于普通流動青年更加難以管理和控制,主要在于高危人群通常刻意逃避管理并且其流動性較普通流動青年更強。由于高危流動青年人群大多潛藏著違法犯罪的沖動,加上在受打擊處理中積累起來的一些反偵察經驗,驅使他們在流動時有意識的逃避管理;同時,有些有已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危群體,為逃避打擊,流竄性顯著增強。加大了公安機關對高危流動人群管控的難度。

(三)出租房、中小旅館等流動人口集中地點控制難度大。

出租房、中小旅館數量多、分布廣,許多高危流動青年人群藏身其中。部分出租房主和中小旅館主為偷逃稅費獲取利益而逃避管理,不向有關部門登記申報;部分按照有關規定登記申報的房主和店主,在提供住宿服務時疏于管理,甚至根本沒有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不按規定登記、了解和上報住宿人員的相關信息,導致許多出租房、中小旅館成了流動青年教育管理的盲區、死角,因而成了滋生違法犯罪的溫床。

(四)團組織對流動青年覆蓋有限,服務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由于我區流動青年的管理仍處于探索階段,存在管理措施不完善、管理方法單一、管理力量不足等問題。雖然各級團組織從自身職能出發,研究制定出多項流動青年教育管理可行性辦法,但從實踐中看,工作中出現“空檔”的現象依然十分普遍。從流出地看,相當一部分青年外出往往是不辭而別,外出后又很少甚至從不與流出地團組織聯系,導致團組織對他們的去向及從業情況一無所知。同時,由于工作單位與組織關系兩分離,青年流動性較大,使團組織對流動青年教育管理工作出現滯后現象。特別是一些新經濟組織領導存有“經濟唯一”觀念,不希望更不支持“打工仔”與外界有太多的接觸和交往,導致新經濟組織團建出現了不少“空白點”,相當一部分青年沒有及時有效的得到團組織的幫助,久而久之自行流失。

五、進一步加強流動青年教育管理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一)健全工作機制,加強隊伍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首先應盡快建立起相應的工作機制,形成市、區、鎮(鄉)、村(社區)四級聯動的工作體系,建立由勞動部門、公安司法部門、工青婦組織、教育部門等相關單位各司其職、整體聯動的教育管理機制。其次應建立健全工作隊伍,明確職責分工,確立專兼職人員對來務工青年事務進行管理,維護來務工青年的合法權益。另外應由同級政府列入財政預算劃撥專項資金,對來務工青年的教育管理、技能培訓、法律援助等工作提供資金保障。

(二)創新團建模式,加大管理力度,把流動青工納入團組織管理之中。

新經濟組織中聚集著大量青年,如何更好的凝聚和服務這些青年,已經成為當前各級團組織亟待研究解決的新課題。下一階段,團區委將進一步加強團組織建設,在全區新經濟組織中繼續推行“聯誼”模式,通過發展“非公企業青年聯誼會”來更廣泛的覆蓋流動青年,根據流動青工的實際需求設計活動載體,以活動凝聚青年,切實把流動青工納入團組織管理之中,更好服務流動青年成長成才。

(三)加強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增加流動青年就業率。

爭取相關培訓資源,開展多層次、多類型的資格認證培訓,提高流動青年的綜合素質,提升他們的就業競爭力;聯合中等、高等院校在流動青年中開展學歷教育培訓,幫助他們參加自學考試、成人高考和網絡教育,接受基礎教育,為流動青年獲得學歷證書提供方便。

(四)強化維權工作,保障合法權益,服務流動青年成長成才。

聯合有關部門,制定有關來務工青年勞動、教育、就業和福利等方面的制度,通過司法監督和法律援助,保障來務工青年不受歧視,與本地務工人員同工同酬的平等待遇;充分發揮各類青少年維權機構的作用,受理來務工青年的維權事務的咨詢、投訴,為他們提供形式多樣的法律援助服務。同時,聯合有關部門加強監督,采取有效措施解決來務工青年勞動安全、人身傷害、工資拖欠等問題。

(五)加強普法宣教,開展多種活動,豐富來務工青年的精神生活。

要加強對來務工青年的法制宣傳教育,加強法制教育基地等陣地建設,通過舉辦法制講座、心理健康講座、播放法制教育影片,發放普法教育書籍等多種形式,提高流動青年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

同時,因地制宜建立青年文化廣場、打工之家等文化宣傳陣地,組建流動青年文學社、讀書俱樂部等,把有文學、藝術、體育等專長的流動青年組織起來,定期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展示流動青年的時代風采,激發他們創造美好生活的熱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爱情岛永久免费| 黄网站色成年片大免费高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怡红院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免费视频一区| 欧美xxxxx性视频|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麻豆| 黄色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好男人视频网站| 中日韩国语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网|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无内鬼放心开车| 免费一区区三区四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韩国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v| 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一边摸一边桶一边脱免费视频| 新婚侵犯乐派影院| 久久免费小视频| 最新版天堂资源8网| 亚洲另类古典武侠| 欧美最猛性xxxxx69交|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 福利在线一区二区| 啊灬啊灬啊灬快好深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91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免费观看欧美大片| a毛看片免费观看视频| 女人让男人桶30分钟在线视频 |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