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村委供水安全年終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人水和諧的飲水安全理念,緊緊圍繞“兩市一極”戰略目標,突出服務經濟、服務社會、服務民生三大主題,全力打造“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長效益”的高標準“村村通”農村飲水安全供水網絡,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開局之年農村飲水安全的工作。
一、2011年工程目標及任務完成情況
2011年9月,省發展改革委、省水利廳以《關于分解下達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011年中央預算內第三批投資計劃的通知》(鄂發改投資[2011]1420號)下達解決市3.5萬人(其中農村居民3萬人、農村學校師生0.5萬人)飲水問題,計劃總投資1650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990萬元,地方配套660萬元。
截止目前,通過百里洲鎮水廠、七星臺鎮大埠街水廠管網延伸完成了百里洲鎮、七星臺鎮及農村學校共3處集中供水工程,解決3萬人農村居民、0.5萬人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問題,完成總投資1772.14萬元,其中:中央投資990萬元,省級配套資金258萬元,市級配套資金50萬元,群眾自籌資金402萬元,投工投勞折資72.14萬元。
二、2011年工程建設管理情況
(一)突出加快發展,打造建設精品,項目建設再掀高潮
今年以來,市積極落實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嚴格執行《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辦法》,注重建設,強抓管理,以加快建設發展步伐,打造建設項目精品,提升供水質量為目標,以重質量、長效益、規范化管理為重點,搶抓中央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的機遇,按照“開工建設一批,建成受益一批,管理規范化一批,爭取立項一批,規劃儲備一批”的目標,兩眼向上爭項目,兩眼向內抓建設,我市上下掀起了“十二五”新一輪建設高潮,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得以穩步推進。
一是在建項目穩步推進。一手抓在建項目建設管理,一手抓已完工項目驗收結算。加快進度,注重質量,確保建一處、成一處、發揮效益一處,著力提升農村安全供水能力。
1、加快進度,全力抓好“十一五”項目煞尾工作。按《關于確保按期完成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任務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市2010年度建設項目共13個水廠管網延伸項目剎尾工作在7月底全部完工。同時加快“十一五”所有建設項目資料的完善整理,力爭在明年上半年完成對“十一五”期間的項目全面驗收。
2、謀劃全局,科學制定“十二五”規劃。“十一五”是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打基礎時期,共新建農村水廠8座,改造水廠12座,基本滿足我市農村飲水安全水源工程布局需要。“十二五”期間,本著“擴大規模、提升質量、整片推進,優者先行”的原則,不受行政區劃的限制,依托現有水廠,一步規劃到位,分年度實施,實行整片推進。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規劃及2011年度擬定完成5萬人飲水安全任務的實施方案,委托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完成,并于年初上報省市飲水辦審核批復。同時省市發改委、水利部門組織專家進行了評審并通過。
3、立足“早”字,著力抓好開局之年的工作。今年5月,市飲水辦根據我市實際,把嚴重缺水的七星臺鎮和百里洲鎮飲水安全作為開局之年工作的中心任務。針對七星臺鎮鴨子口地區等6個村1萬余人生活飲水困難,市飲水辦多次實地踏勘,現場辦公,在今年國家飲水安全計劃沒有下達的情況下,多方面籌措資金180多萬元,受益區近3000戶群眾自籌300多萬元,提前啟動該項目實施。僅用4個月時間完成了七星臺鎮大埠街水廠延伸至鴨子口地區供水工程,九月底開始供水。截止目前,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已完成百里洲鎮水廠管網延伸工程、七星臺鎮大埠街水廠管網延伸工程,解決3.5萬人飲水問題,其中解決農村居民飲水安全3萬人,農村師生飲水安全0.5萬人。
同時,為確保我市飲用水水源安全,我們在項目規劃中,嚴格供水水源論證及方案比選。在工程立項審批時,將供水水源是否安全可靠作為審查的重要內容。在工程建成竣工驗收時,將供水水源是否安全可靠作為驗收和入戶率是否達到要求的重要內容。在工程運行管理中,嚴格執行制水工藝規范,要求各水廠對供水水源、出廠水質、供水末梢水質進行自檢和送檢,確保供水安全。
落實電價政策,降低水廠的運行成本。省物價局鄂價環資規文下發后,市飲水辦積極同市物價局、市供電公司協調,調整飲水安全工程用電價格,使我市所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電價均下調至居民生活用電價格,降低了水廠運行成本,減輕了農村用戶的水費負擔。
逐步落實農村供水“二步制”水價,建立健全水廠經營管理體制,實現“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長效益”的建設目的。
到目前為止,已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的受益區,水質達到了飲用水標準,水量充足,同時實現了節省投資、方便管理、運行成本低的目的,初顯了綜合效益,深得群眾的歡迎、支持和認可。
二是項目爭取新有收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要求和布署,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村村通”工程,要求“十二五”期間基本解決新增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的飲水問題。為此,市飲水辦不斷強化“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把“爭項目、促發展”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形成“變給為要、變分為搶”的激烈競爭態勢,借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東風,想盡一切辦法,采取多種方式,贏得工作主動。今年年初,針對百里洲鎮雖四面環水,而洲中缺水,飲水不安全,一直是洲民普遍反映的焦點和熱點問題,市飲水辦抓住三峽后續工程即將上馬的契機,積極申報百里洲大水廠新建項目,目前項目已立項,可研已通過市發改委組織的評審。及初設已委托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完成,目前正在評審中。項目實施后,將全面解決全洲6.5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實現該鎮飲水安全“村村通”的目標。與此同時,我市根據省委、省政府“十二五”村村通的要求,制定了“十二五”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計劃用五年時間全面解決我市剩余18.5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真正實現農村飲水安全“村村通”。
(二)突出服務經濟,打造長效精品,綜合管理再上臺階
一是政府主導夯實基礎。市政府作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的責任主體,把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納入了政府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按年度計劃與項目區簽訂了年度目標責任狀。市飲水辦作為項目法人全面履行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和管理職責。項目所在鎮(街道)也相應成立了建設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組建了相應的工作專班(即:技術組、協調組、財務組),具體負責項目建設管理和協調工作,并全面履行市飲水辦委托的各項職責。
二是科學規劃謀圖長效。1、科學規劃,做大做強。今年以來,堅持“先水質,后水量;先重點、后一般;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則,不受行政區域限制,依托現在水廠,一次性科學規劃布局管網,力避重復建設。今后原則上不建新水廠,采用建無負壓變頻加壓站形式實行管網延伸,擴大現有水廠的供水規模,降低經營成本,實現水廠經營長效益。2、從規劃入手,嚴把管材質量關。從規劃設計開始,提升管材管件質量標準,從2011年開始,選用PE或PVC-M等優質管材。同時加大抽檢、送檢力度,切實保證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及設備。3、優化方案,整片推進。改變以往分區分片實施,遍地開花的建設模式,利用現有水廠,實行管網延伸,整鎮、整片的強力推進,不留一個死角,實現效益最大化。
三是規范管理確保質量。今年以來,我們按照“百年大計,質量第一”要求,嚴格執行有關建設規范和要求,全面落實“項目法人負責、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政府部門監督”的質量管理體系,建管共舉,嚴把質量關。
1、嚴格實行招標審查制。2011年,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建設項目招標工作嚴格實行招標審查制。按市飲水辦要求,鎮街道飲水辦擬定招投標計劃及相關文件,報市飲水辦審查。市飲水辦履行法人職責,著重對招標文件以下方面進行審查:招標范圍是否符合設計規定;招標清單是否符合計劃要求;工程預算是否執行水利部文件規定;施工或材料供應商資質是否符合要求;施工合同是否執行水利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2、嚴格質量管理。堅持以質量為核心,強化質量終身負責制意識。對每項工程均實行“五制”管理,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廉政責任制,健全政府監管、社會監理、群眾監督的三級質量保證體系,確保工程質量和效益,確保資金專款專用。今年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在項目開工前,在按規定辦理開工報批手續的同時,市飲水辦與各項目所在鎮(街道)就該項目的質量、工期、投資等指標簽定責任狀,同時要求該鎮(街道)按規劃人口每500人聘用1人的比例,聘用受益區的群眾為監督人員,并由飲水辦統一頒證。監督人員履行現場監督、檢查、督辦、協調以及農村飲水安全政策宣講等職責,參與工程的全過程建設管理。在建設過程中,飲水辦及質監站對在建項目經常化巡回檢查,對施工質量、原材料質量及施工現場安全等做好全程監督,對不符合施工要求的事項下達監督及整改意見,并督促整改到位。
3、嚴格竣工驗收制度。對達不到質量標準的工程,一律不驗收,并限期整改,確保建一處、成一處、發揮效益一處,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放心工程”。
4、嚴格實行資料整理把關制。市飲水辦加大資料收集整理力度,要求各項目建設單位做到建設與資料同步。資料不齊全,不辦理工程款支付,不安排下一年度飲水安全計劃,完善了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及結帳支付程序。
四是用活資金強壯筋骨。今年市飲水辦不斷創新資金投入機制,鼓勵項目所在鎮街辦按照“多干多補、少干少補、不干不補”的原則,采取召開現場會、村民代表大會、告村民書等方式,深入發動群眾籌資籌勞,積極落實配套資金。已實施的項目戶平一般按1000~1500元標準收取入戶材料費,激發各鎮街辦自主建設的熱情,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鼓勵農民群眾積極投資投勞,有效化解了建設資金難題,確保了2011年度建設任務順利完成。
(三)突出改革創新,與時俱進,農村飲水建設再譜新章
2011年是國家“十二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市農村飲水安全工作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摸索出更為高效可行的建設管理模式。
一是多方籌資,多管齊下。堅持“利益共享、干所急需、量力而行、注重實效”的原則,采取“誰受益,誰負擔”的辦法,充分尊重群眾意愿,依靠群眾自己的力量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的組織方式與投入問題;今年在年度計劃下達偏遲的情況下,市飲水辦不等不靠,先籌資180萬元,在七星臺鎮鎮委、鎮政府大力支持下,通過宣傳發動,實地辦公,在很短時間內便籌集近300萬元的民籌資金,確保了鴨子口等6村七星臺鎮大埠街水廠管網延伸工程提前開工實施,九月底受益區群眾即喝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
二是目標考核,政策激勵。將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完成情況納入各鎮(街辦)下年度項目投入的重要考核依據,堅持以項目為抓手,實行“大項目多補、小項目少補、沒有項目不補”的辦法,對當年度各方工作籌備到位,群眾和當地政府積極性、建設項目完成好的鎮(街辦),將加大對其下一年度的建設計劃傾斜力度,激發各鎮(街辦)上下一心解決飲水安全的建設熱情。
三是創新機制,規范管理。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由國家和集體共同投資興建,“十一五”期間共新建水廠8個,對原有水廠改造升級和管網延伸12處,目前管理類型有由鎮政府組建企業法人經營、成立供水協會經營、租賃經營三種經營管理模式:一是原水廠法人經營,改造升級及管網延伸的水廠,仍由原水廠法人經營管理。如百里洲鎮水廠、問安鎮水廠、董市鎮自來水廠、仙女鎮屈店水廠等。二是租賃經營,經三分之二以上群眾同意并公開競價實行租賃經營,合同期一般為15~20年。如大埠街水廠、顧家店仁合垸水廠。三是承包經營,由村用水者協會行使業主職能,委托承包給管理能人經營,如顧家店鎮羅家河、熊家棚、同濟垸村水廠。我們將在進一步實踐的基礎上,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和總結試點經驗,進一步規范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工作,保證長效運行、發揮更大效益。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通過幾年建設,現狀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與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還有一定的差距。
(一)農村飲水安全的管理機構亟待落實,重建輕管現象有待解決。落實好農村供水工程管理體制,是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得好、長受益”的根本途徑。我市已完成農村飲水工程20個,工程建成之后運行期間,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無專門機構和人員管理,缺乏統一的管理及引導,水廠運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目前我市水廠基本處于維持型狀態,難予保證水廠的“管得好、長受益”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目標的實現。
(二)國家有關優惠政策有待落實。目前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中涉及營業稅、增值稅、所得稅,各水廠根據規模大小每年繳稅2~10萬元,水廠運行成本過高,直接導致農村供水運營困難。同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獲取建設用地因未辦理土地使用證,存在土地糾紛。國家有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優惠政策落實力度亟待加大。
(三)計劃解決飲水不安全人口與實際需要解決的有差距。隨著社會進步,人們對飲水安全的要求愈來愈高,特別是在飲水質量、供水方式上。目前我市“十二五”規劃有18.53萬人飲水不安全指標,除此之外,尚有一部分取用堰塘、水井等水源的農村居民飲水處于亞安全狀態,此飲水安全指標遠遠不能解決我市飲水不安全的問題,需增加投入指標。
(四)水廠技術力量薄弱,檢測、監控設備配置不足。
我市飲水安全工程仍然是在原鎮街道水廠基礎上擴建改造或管網延伸,水廠的運行管理仍維持原狀,制水工藝、水質檢測等方面的技術力量薄弱,水質檢測儀器、監控設備配置嚴重不足。
四、建議
(一)加快農村飲水安全管理機構組建步伐,確保工程長效益。建議上級明確要求縣市一級組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日常管理機構,核定機構編制、落實專項經費,賦予管理職能,負責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工程建設、技術指導,工程運營,包括折舊大修費計提及使用的管理和監督,并負責把國家、省、當地政府各項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對水質監測實行常態化。實行作為工程出資人代表,對國家投資形成的國有資產實施監督管理,負責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對轄區內所有農村供水工程的運營的行業管理,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受益”。
(二)加大國家有關優惠政策落實力度,降低工程建設和運行成本。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制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用地政策,確保土地供應,對建設、運行給予稅收優惠,供水用電執行居民生活或農業排灌用電價格。”建議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完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用地手續,免征土地征用的各項費稅,并辦理土地使用證,避免土地糾紛;落實公共財政對農村水廠運行維護的支持政策;對飲水安全工程運行期間的稅收實行減免政策。
(三)增加農村飲水安全計劃指標,提高補助標準。“十一五”期間,我市解決了12.63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目前還有18.53萬人需解決飲水不安全指標,按照我市“十二五”計劃,全部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實現飲水安全“村村通”工程,還需要增加計劃指標。另外,隨著物價上漲,加之剩余的農戶大多地處邊遠地區,建設難度增大,投資增加。根據2011年度的實施方案預算,人平投資達到了1050元,如果仍按原來國家及省級補助標準366元/人執行,農民負擔增加,籌資難度增大;為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順利實施,建議國家及省級提高補助標準至人平60%以上。
(四)強化管理硬軟件同步建設力度,提高運行管理水平。建議市委、市政府將飲水安全工程水質檢測儀器、安全監控設施等一并納入工程預算,隨工程建設同步到位。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基層水廠運行管理水平。
五、2012年工作打算
2011年是國家實施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戰略的至關重要的一年,也是“十二五“規劃建設的深入之年。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和困難同在。做好2012的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努力實現“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對于全面履行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務,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工作思路
搶抓國家政策機遇,緊緊圍繞項目建設和工程管理兩大重點,以全力打造“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長效益”的農村飲水安全供水網絡為目標,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團結拼搏,實干快上,把建設市農村飲水安全精品工程不斷引向深入,為實現“十二五”期間完成18.53萬人飲水安全任務,全面實現我市農村飲水安全“村村通”目標奠定基礎。
(二)目標任務
2012年,我市計劃解決農村3.5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總投資176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056萬元,省級投資232萬元,自籌472萬元。
(三)工作措施
一是科學規劃,突出重點。我市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將繼續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要求和布署,努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十二五”的重點是把“十一五”期間所建的水廠及管網進行相對集并和整合,為此,我市將科學利用優質水源和有利地勢,打破鎮級行政區域界限,改變城鄉分割體制,整合現有資源,合理布局供水工程,一次性規劃到位,避免重復建設。在實施上,嚴格執行規劃方案,按照分期分批實施,整體連片推進的思路一次建設到位。
二是嚴格“四制”,狠抓質量。2012年,我市將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市、鎮、村、村民等廣泛參與,建立程序嚴謹、操作規范、管理到位的市、鎮、村三級建設管理機制,建立“項目法人負責、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政府及受益區群眾監督”的質量保證體系;嚴格“四制”管理;積極爭取上級投入,實行資金投入多元化,探索建立以項目資金為主導,財政配套資金為輔助,民營資本為補充的“三位一體”投入機制;規范資金使用渠道,嚴格實行財政專戶、專賬管理要求,確保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在供水工程上;制水供水設備選型上要力求選用科學、先進、智能的節能產品,降低能耗,減少生產成本。
三是強化管理,狠抓落實。一是要逐步落實好管理體制,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落實管護主體,加強水源保護和水質監測,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盡快爭取成立市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機構,負責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行業管理。
四是要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制定專門的規范性文件,建立水源保護體系,劃定保護范圍,設立保護標志,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不被破壞和污染。水廠要配備專門的檢測儀器和設備,配備專業技術人員,使水質監測常態化、制度化。逐步建立起以水質為核心的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好取樣、檢測以及化驗等的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網絡。
五是強化水廠建后運行管理。2012年,市飲水辦將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協作,在安全飲水工程的產權明晰、運行管理、質量監測、水費征收等方面,不斷探索完善,形成機制,切實把農村飲水安全這項民心工程管實,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