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紀檢監察與行風建設的融合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黨的四中全會將“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專列一章作出重大制度安排。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專責機關,要自覺把各項工作放到堅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大局中來思考、謀劃、推進,通過創新監督促進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提質增效。近年來,江蘇省紀委監委派駐省人社廳紀檢監察組,始終秉持“監督的再監督”這一工作定位,在監督人社系統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中大力推進系統行風建設,不斷推進紀檢監察與行風建設深入融合發展。
在行風建設行動計劃中重抓主體責任
主體責任壓緊。牽牢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是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在履職監督工作中,我們先后與黨組書記溝通會商40余次,監督廳黨組落實“管行業必須管行風”要求,在打造群眾滿意的人社服務中檢驗工作成效。堅持清單明責,監督制定行風建設工作清單和監督任務清單,明確序時進度及責任邊界。注重日常履責,走訪調研全省13個設區市及廳各處室單位,與班子成員及支部書記談心談話40人次,時刻提醒行風建設責任。突出督查問責,將行風建設推進情況列為專項監督和政治巡察重點內容,結合督查情況約談15人,提醒談話2人,問責1人,倒逼主體責任落實。工作監督同步。充分發揮派駐監督的“探頭”和“哨兵”作用,將監督關口與行風建設工作同步前移,將嵌入監督與人社工作同步提升,變“旁站式”監督為“參與式”監督。按照人社部行風建設組織領導架構,在全國率先建立健全“一辦三組”工作機構,派駐紀檢監察組對行風建設開展全程“嵌入式”監督,實現行風建設工作與紀檢監察工作合心合力。對標人社部行風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8大類35項任務部署,按月調度工作進展,按季聽取情況匯報,按年組織檢查評估,將行風建設與巡視整改、脫貧攻堅等有機結合,先后向黨組發出書面監督意見10份,向黨組管理的部門發出監察建議2份,確保行風建設工作與紀檢監察工作共振合拍,切實做到同部署、同監督、同推進。風險防控先行。面對長期、復雜、嚴峻的風險和挑戰,加強對權力運行和風險防控監督須臾不可松懈。只有構建起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的風險防控體系,讓權力透明運行,才能保證事業發展的穩中有進。機構改革后,順勢督促全廳上下重新梳理排查各項業務風險點,經過3輪篩查和集中審核,確定風險點121個,制定防控措施372條,特別注重對風險點實行崗位式監督、任務式防控、檢查式強化。會同主管部門先后對全省社保基金管理、信息化建設、人事考試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情況開展專項檢查。監督建議廳黨組啟動建設全省統一的、集成各業務板塊的一體化信息平臺,采用科技手段將各項行政權力真正關進信息系統籠子,推動政策透明,辦事流程公開,辦結時限明確,從源頭上預防業務風險和廉政風險。目前,江蘇全省人社系統一體化信息平臺建設已完成流程梳理、校驗和認證工作,計劃今年實現全省統一運行。
在打造群眾滿意服務中重抓執紀監督
圍繞人社服務樹新風,當好履職“監督員”。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紀檢監察干部是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答卷人”,也是督促黨員干部書寫好時代答卷的“監督員”。圍繞“練兵比武強技能,人社服務樹新風”這一主題,把“聚焦練,更好服務群眾;敢于比,擦亮行風名片”作為深入推進行風建設的重要抓手,推動建立廳局長聯系掛鉤市縣制度,采取“全業務、一張卷,全員會、一起賽”的方式,監督全省五級人社部門4萬多名干部職工開展練兵比武,培育練就“人社服務通”的過硬本領,掀起以比促練、以練促用的熱潮。在國家人社部組織的省際邀請賽和全國賽中,分別獲得一、二等獎,全國5名“人社知識通”稱號選手江蘇占3席。從提效能入手,加強人社政策理論研究,督促服務窗口高效履職,深化“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創新“不見面審批”服務模式,推進線上線下服務并軌,90%服務事項實現“馬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圍繞干事創業敢擔當,把好權力“方向盤”。指出:“人民群眾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工作做得怎么樣,“群眾滿不滿意”是唯一的評判標準。我們以群眾滿意為目標,緊扣行風建設“任務圖”,拓寬“五大專責監督”,嵌入式開展“六大專項治理”。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有力維護良好政治生態。特別是聚焦監督主責主業,加強人社權力事項的全方位監督: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實現105項人社審批服務事項省市縣“三級六同”;聯動開展“清、減、壓”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工作,大力推進“減證便民”,取消各類證明材料97項;全面貫徹鄉村振興戰略,落實精準扶貧工作要求,推動出臺助力鄉村振興17條實施意見;推進基層平臺建設標準和服務規范,全省標準化街道、村居平臺建成率分別達100%和95%。圍繞清正廉潔作表率,系好紀律“安全帶”。清正廉潔,是融入中國共產黨人血脈之中的不變本色,也是中國共產黨人代代傳承的紅色基因。做好紀檢監察和行風建設工作,同樣需要系好紀律“安全帶”,帶頭做到清正廉潔。在監督工作中,我們緊盯就業創業、基金運行、勞動關系和人事考試等四大風險點,做實監測預警,確保平穩運行。組織觀看警示片《叩問初心》,跟進學習《紀律處分條例》和《問責條例》,健全完善審計監督制度,牢牢守住資金安全“底線”。對人事考試命題及閱卷、事業單位招聘、人才項目評審、重要項目招投標等進行全程監督,有力保障干部依法依規安全履職。同步做好春節、中秋等重要時間節點監督管理以及干部選拔任前廉政談話等工作,時刻繃緊系統上下廉潔之弦。
在鞏固建章立制成效中重抓問題整改
調研暗訪成制度。做實做細監督職責,關鍵在日常監督、長期監督上創新突破。我們堅持蹲點服務,加強對全省人社窗口服務的監督力度,常態用好監督執紀問責利器。省廳層面每年至少組織兩次暗訪,覆蓋全省五級人社服務窗口,召開全省會議如實通報情況,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300多個。主動走出機關、走進群眾開展調研,遍及全省13個設區市、42個縣(市、區),形成重點課題調研報告7個和專項課題調研報告33個,多篇工作研究文章被中央或省部級媒體刊發。督促開展黨組第五輪和第六輪政治巡察,將行風建設列入巡察重點,對12個黨支部反饋問題89條,確保巡視巡察上下聯動、有力有序。落實整改明責任。強調:“抓整改要動真碰硬、攻堅克難,上下協力、加強聯動,持續用勁、步步為營,不達目的不罷休。”我們全力做好整改落實“后半篇”文章,確保人社領域各個環節、各項工作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對照鄉村振興戰略專項巡視、國務院大督查、改革專項督查、重大政策跟蹤審計以及主題教育等發現問題清單,研究制定“1+7”共8個整改方案、32個問題清單、86條整改措施,將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具體人。每月5日定期召開整改過堂會,逐一聽取整改進度,對進展不力的督促提醒、追究問責。機制推進求長效。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明確提出:“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我們注重改革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不斷鞏固執行各項制度。建立派駐紀檢監察組與機關黨委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先后召開6次會議共商行風建設、巡視巡察、黨風廉政等具體工作。推動出臺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風險防控四項機制等制度規定,進一步規范和加強資金管理。督促制定公務接待開支具體標準,落實貫徹八項規定精神實施辦法。嚴格執行“三重一大”事項監督、“嵌入式”監督實施辦法,監督各項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有力、推進及時、有章可循。
作者:陳良靈